來源:金十數據
在過去十年裡,比特幣竟然是表現最好的資產。
上周末,比特幣再創歷史新高。但來到周一,比特幣市場出現了暴跌一幕。歐盤時段,比特幣下破22000美元關口,一下午蒸發了近2000美元。
這波暴跌只是暫時性的嗎?
小摩最新研報也談到了對比特幣前景的看法,根據該行的觀點,比特幣的上漲似乎遠未結束,理由在於四個字:債務激增。
正如摩根大通量化金融分析師Panigirtzoglou所寫,比特幣波動劇烈,其原因在於,現在有太多的機構「動量」投資者,「這些動量交易者們的任何平倉行為都會造成持續的價格下行」。
Panigirtzoglou在最新的《現金流量和流動性報告》中回顧了2020年投資格局的變化,總結了在新冠疫情和以及各國的應對政策的影響下,不同資產類別和投資者的總體增長情況。
Panigirtozglou在其年度回顧中表示,2020年全球債務總額增長最為顯著,在2020年第一季度就已增加了約14萬億美元,預計2020年債務總額將增長21萬億美元,債券發行量將持續走高。
在債務總額中,債券增加約13萬億美元。為緩和對疫情居民收入的影響,政府赤字大幅增加,同時公司債券發行量達到紀錄水平。其餘部分包括銀行貸款、短期票據(如匯票)、新興市場本地債務和其他不可出售債務也在規模擴大。
在債務總額不斷被推高的情況下,為了維護貨幣體系,央行不得不大量發行貨幣,在短短半年時間裡使得資產貶值了40%。
在這一環境下,投資者有兩個選擇:一是選擇傳統資產。但如下圖所示,各類資產近十年表現比較分化:
另一個投資方法就是選擇新型投資產品,例如比特幣。將比特幣表現考慮在內之後會發現,在過去十年裡,比特幣竟然是表現最好的資產。
當然,不少人依然糾結於比特幣和黃金之間的選擇。小摩指出,「黃金和比特幣等另類『貨幣』是此次疫情的主要受益者。」
然而,從年化收益率來看,比特幣的表現還是略勝一籌:
「相對而言,黃金和比特幣(用於投資)的收益率分別增長了27%和227%。」
如圖表所示,債券和股票規模已經達到歷史新高——債券總額增長13.1萬億美元、股票增長11萬億美元,然而比特幣市場尚未飽和,其市值僅增長了0.3萬億美元,但價格已經出現了驚人的增長。
小摩直言:
「沒有什麼能阻止比特幣瘋漲了。理由很簡單,全球金融資產的市值略低於300萬億美元,而現金流量有42萬億美元;就連黃金的市值也有12萬億美元,大約是今天比特幣市值的27倍,而比特幣市值在歷史最高水平也只錄得4430億美元。」
根據小摩測算,如果比特幣的價值要與黃金等值,那麼比特幣的價格必須從目前的每枚24000美元漲到65萬美元。
以目前機構增持的速度,這個目標還是有可能達到的。根據外媒報導,一個星期前,萬通互惠人壽保險公司(MassMutual)為其普通投資基金購買了價值1億美元的比特幣,這表明對比特幣的接受程度正從家族理財辦公室和富裕投資者蔓延到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
在萬通互惠宣布這一消息之後,本周出現了一輪投機性比特幣買盤。小摩認為,這可能暗示在比特幣投資中機構投機者將先於實際貨幣機構投資者一步走在前面。投機投資者的首選工具——比特幣期貨也確實在上周四創下了成交量新高……
未平倉合約數量也大幅增加。自12月11日以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比特幣期貨未平倉合約增長了45%。
這些都表明比特幣期貨頭寸正在大量增加。
不只是機構和家族理財辦公室紛紛湧入加密貨幣市場,動量交易員也一樣。小摩表示:
「毫無疑問,動量交易員,如cta和量化加密貨幣基金的入場,都可能會放大比特幣的漲幅。」
同時,小摩也承認了近期比特幣價格逆轉的短期風險,該行警告稱:
「在高頻基礎上監測的流動軌跡仍然非常重要,因為灰色比特幣信託基金的流動軌跡出現任何明顯放緩的跡象,都將增加比特幣調整的風險,不排除比特幣出現類似於2019年下半年出現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