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小小的繩子看似微不足道,卻承載無數夢想,改變了一群孩子的命運——1月15日,以廣州花都七星小學跳繩隊為真實原型的電影《點點星光》在全國院線上映。這部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由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出品攝製的電影就在2020年11月喜提第33屆中國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
點亮微光:
七星小學跳繩隊每個人都了不起
《點點星光》公映後,廣州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陳爽接受媒體採訪,談及對影片的讓她觸動最大的地方時這麼說:「一個普通的體育老師,一根跳繩,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就培養出33個世界冠軍,打破11項世界紀錄。七星小學跳繩隊每個人都了不起!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她表示,學生跳出了廣州速度,老師教出廣州溫度,影片拍出了廣州高度。《點點星光》是一部體現時代氣象、反映人民心聲、展現廣州城市精神的教育精品力作。影片真實反映出廣州教育堅持立德樹人、推進素質教育、培育時代新人的成效,是廣大教師堅定文化自信、創新教育形式的一個縮影,也是廣州青少年學生追求夢想、努力奮鬥的真實寫照,反映出新時代廣州青少年面對困難和挫折不輕言放棄的精神風貌。觀看這部電影,就是接受了一次生動的奮鬥拼搏的人生教育。
燃起星光:
需要更多像賴宣治這樣的好老師
《點點星光》原型七星小學是一所普通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主角之一體育老師兼跳繩隊教練的賴宣治就是那個用一根跳繩改變一群孩子命運的人。他從一個不會跳繩的老師,到獨創出「半蹲式」跳法和「剎車線」跳繩這兩個讓七星小學跳繩團隊徵戰四方的「法寶」,培養出20多個世界冠軍,光靠勇氣和決心自然是不夠的,所有優秀的背後,都是「全力以赴」。我們需要更多像賴宣治這樣的好老師,為學校體育燃起點點星光。
一直以來,廣州從配齊、提質、整合三方面入手,積極統籌城鄉學校體育師資發展,大力加強農村地區學校體育美育師資隊伍建設,逐步解決市域學校體育發展不均衡不充分問題,推進全市學校體育美育均衡發展——
靈活性補員。通過採取購買服務方式選派師資,解決體育藝術專項師資不足的不足問題。2019年,市教育局創新機制,採取購買服務方式選派體育美育教師,解決農村體育師資結構性缺編問題,扶持農村學校體育發展。
多渠道增員。指導和督促各區通過多渠道配足配齊學校專業體育藝術師資力量。鼓勵開展「區管校聘」模式,盤活轄區內的教師編制,著力解決師資結構性缺編問題。
個性化提升。整合統籌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培訓項目,對教師進行培訓,優化體育教師存量。重點圍繞上好體育課、帶好運動隊,分層次、個性化開展體育教師專項培訓,不斷提升體育教師能力水平。近三年,組織開展市級教師專業培訓100多期,累計培訓近8000人次。
聚攏星火:
需要更多像七星小學這樣的好學校
培養孩子的特長,又讓有特長的孩子們聚攏在一起,如漫天星辰匯入燦爛銀河。
七星小學,通過以繩育德、以繩啟智、以繩健體、以繩育美的理念,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辦學之路。在這,跳繩不只是一項運動,也通過言傳身教,而成為一種教育文化為學生多元化發展創造廣闊空間。我們正是需要更多像七星小學這樣的好學校,為學校體育聚攏一團星火。
《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的核心內容是推動「教會」「勤練」「常賽」的體育和健康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明確提出加強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建設。近年來,廣州科學布局中小學校體育特色項目,確保在均衡發展基礎上,重點打造和發展廣州優勢項目,大力創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和各類體育、傳統項目特色學校,創建全國和省級體育傳統特色學校。保障特色項目學校在資金、場地、課程、活動和場地需求等方面的需求,積極舉辦和承辦各類等級的學校體育賽事活動,做到「教會、勤練、常賽」,不斷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水平,營造濃鬱的中小學體育文化氛圍。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一大批與廣州城市定位相匹配的體育特色項目凸顯出來,湧現出七星小學、東薈花園小學等一大批跳繩特色學校,不斷攀登跳繩高峰,為廣州爭取榮譽,成為廣州亮麗名片。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勇奪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高中男子組總決賽冠軍,旅遊商務職業學校奪得「省長杯」足球賽中職男子組別冠軍獎盃,執信中學的羽毛球、玉巖中學的籃球、西關外國語學校的排球、沙面小學的遊泳、番禺中學的田徑、鐵一中學的健美操等特色項目在國家級、省級比賽中斬獲多項大獎……湧現出全國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共240所,其中足球項目165所、籃球項目36所、網球項目22所、排球項目3所、冰雪項目12所、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2所。特色學校總數和絕大多數傳統項目均列全省首位,校園足球特色校創建工作更在全國領先。
陳爽表示,從這些學校的成功經驗可見,學校體育不囿於一種方式,不限於一種方法,只要善於從自身特點出發、多為學生考慮,每所學校都可以找到適合自身的教學模式。讓更多孩子在運動中學會拼搏、錘鍊意志、張揚個性、健全人格,正是我們對學校體育的期盼所在。
打開星空:
需要全社會重視構建關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好平臺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社會對於教育的需求、期盼發生了轉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在培養學生體育愛好、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抓好這項工作需要真正形成社會有共識、學校有動力、家長有意願、孩子有興趣的良好局面。更需要全社會一起高度重視青少年工作,一起構建真情關懷青少年和兒童健康成長的好平臺,為全市中小學學校體育打開一片燦爛星空。
打開星空的好平臺,需要動員社會各方力量重視體育教育評價體系改革。從學校體育辦學條件、教學效果,到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健全人格、錘鍊意志,這些方面實現的程度要成為地方對教育、學校、校長評價的重要依據。學生的體育課、體育鍛鍊參與情況、參加體育競賽情況、競賽成績、運動技能要成為學生升學的重要依據。通過改革評價體系,調動老師、學生、校長、乃至全社會對學校體育、對青少年健康成長重要性的認識,形成合力。
打開星空的好平臺,需要構建學校體育「常賽」體系,搭建交流平臺。《奧林匹克宣言》強調讓競技運動在青少年中流行,培養和造就身心和諧的青少年。我們現在需要把這樣的理念,把體育特別是體育的技能和競賽活動對一個人成長中的基礎性、不可替代、而且其他任何教育教學環節又無法實現的功能充分展示出來。去年,廣州組織全市學校田徑、遊泳、足球、三棋、羽毛球等12項系列賽事,開展「羊城學校體育節」等系列活動。推進校園足球深度融合發展。2019年遴選38所學校、1個區申報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滿天星」訓練營,創建市級校園足球基地學校42所、推廣學校135所。組織中小學生足球聯賽、高中冠軍杯足球賽和教師足球教學技能交流提升活動,組隊參加「省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廣州市入圍全國校園足球優秀改革區最終15強。
打開星空的好平臺,需要完善優秀體育學生的培養和儲備機制。在普及中小學校體育的基礎上,廣州市教育局圍繞國家有關規劃部署、省級及以上大型賽事活動的項目設置,構建覆蓋各類體育藝術項目、涵蓋各學段學校的廣州市學校體育重點基地布局。並將體育骨幹學生培養與培育重點基地結合起來,通過引入高校和專業團體專家資源參與學校體育發展,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探索完善小學、初中和高中相銜接的優秀體育學生培養和儲備機制,著力打造與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國家重要中心城市相匹配、具有廣州特色的學校體育工作品牌。
打開星空的好平臺,還需要強有力的好隊友。家長就是孩子們健康成長最給力的小夥伴,在學校體育發展、推廣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是開展學校體育的重要支撐。七星小學的成功也是家校合作的成功。據介紹,廣州各學校通過各種方式讓家長參與到學校體育活動、訓練和比賽中來,在參與過程中讓家長了解到學校體育對孩子的好處,培養家長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充分交流彼此信息,營造良好家校互動運動氛圍。通過家校共育,布置家庭體育作業,落實每天校外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培養了學生體育興趣和運動習慣,營造全社會關心、重視和支持學生體質健康提升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其中,番禺區鼓勵社區、學校、家庭共同舉辦「親子運動會」,廣泛開展校外體育鍛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良率逐年上升。
未來,廣州教育將探索建立「家庭-學校-社區」多元聯動機制,倡導家長每學年組織或參與學校的體育活動,陪伴孩子參與社區組織的體育活動,學校舉辦聯合家庭和社區共同參與的大型體育健康促進活動。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劉曉星 通訊員 穗教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