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是我國古代就非常流行的活動,也被歷朝歷代所重視。古人眼中的世界是天圓地方,太陽等星體在天球上面運行。今天來聊聊三垣、七曜、四象、二十八宿是什麼。
所謂三垣指的是紫微恆、太微恆、天市恆。紫微垣是三垣居中,靠近北極的一大群星星,是三垣中的紫禁城,皇帝所在。太微垣在靠近南邊的大群星星,相當於三垣中的政治機構。天市垣則靠近東邊的大群星星,織女一就包括其中。
圖片來源網絡
所謂的七曜是指金木水火土加日月,剛好對應一周七天。
圖片來源網絡
金星又稱太白、啟明、長庚等等,能見讀很高。木星又稱歲星。水星又稱辰星。火星又稱熒惑。土星又稱鎮星。
天上的星星不但是變動的,也是繁多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古人在仔細觀察後把了太陽運行路線(也稱黃道帶)上的28個星宿當作是參考系。
這28個星宿,又分割為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每個方向上星宿的形狀像動物,古人抽象出了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這四種神獸又稱四象。
東方蒼龍七宿,為角亢氐房心尾箕。
南方朱雀七宿,為井鬼柳星張翼軫。
西方白虎七宿,為奎婁胃昴畢觜參。
北方玄武七宿,為鬥牛女虛危室壁。
當然,在我看來也比較難記。但是星星中語言被各大詩句使用。比如,宋代蘇軾的《前赤壁賦》:「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唐代杜甫的《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無數的詩句包含人們對星空的無盡遐想。每一顆的星星就像一個人一樣有著漫長的故事。了解一些星宿學知識,也方便我們讀懂古人的浪漫。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