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人說,殯儀館只讓家屬帶走一半骨灰?真正答案是這樣的

2021-01-11 明白二大哥

人生不過短暫幾十年的時間,所以我們做人一定要學會珍惜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現象。人固有一死,但是在臨死的時候,我能夠走的安詳體面,對於死者家屬來說也沒有太大的遺憾和傷心了。

親人過世之後呢,家屬都會將他們的遺體送到殯儀館去進行火葬。然後工作人員的就會將死者的骨灰裝起來,一起歸還給家屬。這樣其實是給家人一個懷念和回憶的寄託。

但是有人說,在賓館死者火化以後,家屬們就只能帶走一半的骨灰,那這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在一般情況下,殯儀館都不會只給一半的骨灰的。因為人的骨灰對於死者家屬以外的人來講,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太大價值。至於說殯儀館將死者的骨灰做肥料,那更是不可能的了,這樣也是對死者的大不敬。

有人會這麼樣說只給一半的骨灰,也是因為骨灰的重量比較輕,只有三千克到五千克。死者親屬看到小小的骨灰盒,然後再想想平時的一個大活人,心中的落差感自然就很大。這時候又想著強烈的悲傷情緒,才會以為自己到手的骨灰只有一半。因此說殯儀館讓死者家屬拿走一半的骨灰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殯儀館火化遺體後,只準家屬帶走一半骨灰?
    為我們最終都要將他送到殯儀館火化的,火化完了之後,那個人就變成了骨灰。然後殯儀館的人再將骨灰送還給家屬。不歸卻一直有一個說法,說是殯儀館的人只讓家屬帶走一半的骨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現在當有人去世的時候一般都會把他們送到殯儀館進行火化,在生前的的時候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也有不一樣的模樣,有的漂亮,有的消瘦,有的美麗,有的富有,有的肥胖,他們的人生經歷也是各不相同。但是等到去世之後,都是差不多的經歷,被火化之後裝進盒子裡面。
  • 從科學角度出發,骨灰是什麼成分?骨灰做的鑽石,你敢戴嗎?
    那火化後,人體會變成什麼呢?先來了解一下,火化的全過程。如何火化?和過去直接在柴火上燒不同,現代是數字系統控制的火化爐。在火葬開始前,殯儀館會和家屬進行確認,徵得家屬同意並籤署相關文件。殯儀館會要求家屬去除遺體中的珠寶首飾、金屬設備,以及一些會影響焚化的物件。若遺體體內有心臟起搏器等危險的醫療設備,是必須要事先取出,否則會有爆炸的風險。
  • 教授骨灰裝鞋盒事件後續:殯儀館司儀發布與死者相關視頻,令人憂慮!
    墓穴貴到數萬元到幾十萬,骨灰盒貴到數千元甚至上萬元,而且有人攀比……這種現象被網友調侃為真是活得起死不起啊……有網友說,終於弄明白了,某教授去世了,其兒子認為殯儀館售賣的骨灰盒是天價宰客,於是一氣之下拿紙盒子裝骨灰……此前,某大學一教授去世火化後,其骨灰被兒子用鞋盒裝了帶回家。哈爾濱殯儀館一普通司儀發布視頻,怒對教授的兒子沒文化。
  • 骨灰裡有什麼?裡面的物質是否會變質?科學的解釋來了!
    而現代火葬後軀體會變成一壇骨灰,這對家屬也是一種交代。據了解,殯儀館裡的火化爐在柴油等可燃物的加持下可以營造出高達800攝氏度甚至更高的溫度。在這樣的高溫下,人體的所有有機物質都燃燒起來,最後化成水蒸氣或者其他氣體通過排氣系統排出去,剩下的就是燃燒反應後剩下的無機物以及無法燃燒的金屬物質。
  • 帶你的親人回家吧:哈爾濱5個殯儀館近3萬骨灰盒無人認領!
    因此生老病死是無人能避免的,理智看待死亡是每一個人都該學會的,在《尋夢環遊記》中有句臺詞是「最恐怖的事不是死亡,而是死亡後被人忘記」,有時候會覺得這只是為了影視效果,但是現實中真的會有人逝世後被家人遺忘。在哈爾濱,市內的5個殯儀館有無人認領和長期欠繳存費的骨灰盒高達27500多個,在骨灰盒中所佔比例將近15%。
  • 火葬場的員工透露,有一種屍體無人敢燒,即使家屬懇求也不可以
    古代義莊是來者不拒,任何人都可以停留屍體,而火葬場則不一樣,它並非所有人的屍體都可以火化,即便是家屬求情也不可以。 那麼,是什麼樣的屍體被擋在火葬場之外呢?為什麼不能火化這類屍體呢?
  • 老人敬老院去世9年 家屬竟毫不知情 骨灰都沒了喪葬費去向成謎
    在敬老院,至少生活有保障,有人洗衣服,老人也很多,能一起聊天解悶。近日在網上曝光一起敬老院的黑幕,老人一直住在敬老院,去世9年後,親屬才知道。當親屬找過去,骨灰都沒了,而老人喪葬費去向也成了迷。周女士說,姑父和姑媽是近親,沒有子嗣,一直生活在上海。兩位老人老了之後,姑媽來了蘇州。她和姑媽一直住在蘇州,姑父又不願意到蘇州居住,就住進了奉賢區鄔橋敬老院。
  • ——八寶山殯儀館舉辦代祭追思活動
    本報記者 安 娜  為最大程度滿足群眾在清明時節對親人的追思,4月3日,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在老山骨灰堂舉辦了一場以「疫行清明·雲祭相思」為主題的「雲」代祭追思活動,通過現場直播、網上觀看、語音旁白、全息投影等方式,突破時間、空間、地域限制追憶逝者,進一步彰顯首都清明祭掃服務的人性化,通過專業的服務傳遞溫暖
  • 火葬場真會把人燒成骨灰嗎?原來大家都被騙了,看看真實情況
    你是我永遠的愛 舉報   火葬場是提供火葬遺體的地方,一般來說是比較偏僻的地方,火葬場也和殯儀館一樣
  • 火葬場發生一起烏龍事件,工作人員裝錯骨灰
    由於這樣的工作狀態,很容易給他人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近日,在臺灣屏東市立殯儀館就因為員工的疏忽,發生了一起烏龍事件,據當地媒體報導,當天有兩名死者都是單名,火葬場員工因為馬虎未仔細確認死者身份,從而將兩名死者的骨灰弄錯。直到家屬將骨灰罈拿回去之後,工作人員才發現。並打電話通知了家屬。事發後,家屬氣憤表示「我一路一直喊媽媽,結果這骨灰不是自己的媽媽」。
  • 從化殯儀館首推網絡拜祭服務
    大洋網訊 昨日,在廣州市從化區殯儀館和華夏陵園,少了往年清明節祭掃的人流。11時,從化區殯儀館約20名工作人員舉行了清明集中祭掃儀式。今年清明節,從化區全面暫停了現場祭掃活動,區民政局為了方便市民寄託哀思,推出了多項便民服務方式——網絡拜祭、集體敬獻鮮花、代客祭掃、給先人寄信,讓市民足不出戶也能完成為親人祭掃的心願。
  • 浙江溫州:殯儀館骨灰盒強買強賣,否則死人都不給你燒,太霸道了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該為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對死者家屬稱:一定要我們單位買的骨灰盒才會給你燒,你如果不買(骨灰盒)也要買,你自己帶的(骨灰盒)我不給你燒,如果嫌貴,沒關係,有200(元錢)一個的,反正一定要我們單位的骨灰盒才給你燒。從這種強硬的口氣來看,不僅是強買強賣的行為,更無恥的竟然還有討價還價,聲稱除了貴的還有便宜的。
  • 想不到殯儀館居然這樣火化遺體
    到殯儀館送親屬遺體火化,整個火化過程含送屍、進爐、點火焚燒、出骨灰、骨灰冷卻、骨灰裝盒等。具體是在爐外爐炕面上先放一張燃燒毯(避免燃燒後骨灰與爐面接觸),將遺體放上,由親屬整理遺體告別,進屍車將遺體和炕面同時送入火化爐內焚化,焚化結束後出灰車連同炕面和完整的骨灰一同移出火化機,冷卻後親屬按照各自的需要檢取骨灰,裝入骨灰盒。
  • 74歲老人感染新冠去世,骨灰送到家中1個月後,家屬收到死者電話
    三月末,厄瓜多醫院宣布一位名叫馬魯裡的74歲婦女,不幸感染去世,並且已將骨灰送至其家屬手中。然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家屬在一個月後竟接到這位「死者」的電話,並發現她奇蹟般的「復活」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是一場因院方疏忽,而引發的「鬧劇」。據悉,3月27日,這位老人因呼吸困難和發燒,被送至醫院後便昏迷不醒,當天晚上,其家屬便被告知老人已經病逝。
  • 走進臺灣臺北殯儀館(2020)
    殯葬行業內參:透過視頻,我們可以看到臺北市立殯儀館內的遺體冷藏區,不僅環境明亮整潔、外觀美觀,並且區分男女區域,提供滿足不同逝者身材尺寸的冰櫃;遺體更衣化妝整容過程,區分男、女殮房;火化遺體時多為「帶棺火化」;火化後遺體骨灰,會進行「再處理」;且臺灣殯葬同行也背負著「
  • 火葬場工作人員透露,有一種屍體無人敢燒,就算家屬要求也不行
    火葬場的員工也曾介紹,有一種人在去世後,即使家屬同意也無法將其火化,這又是為何?火葬制度的發展在古代,人們很早就認為人去世後就是身體和靈魂分開,並不是真正的死去。靈魂不滅的思想導致人們對死者產生了敬畏之心,因此不敢隨意的處理死者的遺體,為了讓靈魂得到安息,他們就舉辦相關的儀式,用不同的形式將死者安葬。
  • 腦筋急轉彎:為什麼有人說:情人眼裡出西施?你知道答案嗎?
    腦筋急轉彎:為什麼有人說:情人眼裡出西施?你知道答案嗎?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幾道腦筋急轉彎,敢來挑戰嗎?看看誰最聰明!現在正式開始答題(一共有10道題,每題10分,共100分)——答案在最後哦1、什麼事情,只能用一隻手去做?
  • 陳萬水火化骨灰回家 宋楚瑜露面暴瘦11公斤(圖)
    陳萬水火化骨灰回家 宋楚瑜露面暴瘦11公斤(圖)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妻子陳萬水病逝,遺體昨天在臺北市立第二殯儀館火化,神情哀戚的宋楚瑜(左)偕同女兒宋鎮邁(中)與兒子宋鎮遠(右)
  • 75歲老人護理院去世,在殯儀館,家屬發現老人頭部有摔傷
    而就在今年12月6號的早晨6點,劉女士突然接到了護理院的電話,然後護理院告訴劉女士說,劉女士的父親已經不在了。當時我就趕緊問護理院是怎麼回事,護理院只說是病了,然後去世了,因為當時我正在外地,所以我就趕緊坐上高鐵,抓緊往回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