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CDC能夠分給地方的公衛緊急事件準備金數量有限,只能儘量通過「防患於未然」來減少應急資金消耗;醫療部門和地方衛生機構原本就面臨醫護人員嚴重不足的問題,治療常規流感和預防常見疾病對它們已經是比較沉重的財政負擔,全國性的突發疫情則必須額外撥款才能解決。
如今川普企圖在新的財政預算中大幅削減公共衛生機構的撥款,CDC和NIH等機構的防疫資金都將被影響;而針對額外撥款則面臨議會黨爭的障礙,兩黨議員目前在撥款的數量、是否分批等問題上爭論不休。在沒有財源的情況下遇上突發事件,CDC只能頂著網友的嘲諷繼續給出「不建議佩戴口罩」的建議。
疫情「政治化」
迄今為止,美國從行政官員到總統再到議會,政客表現均難以服眾。CDC本身在檢測上語焉不詳;其上級機構HHS派出撤僑的人員被曝出缺乏防護和訓練;國土安全部長對HHS方面的疫情數據、海關檢疫口與衛生部門的合作「一問三不知」;而新近被任命總領防疫工作的彭斯曾在印第安納州長任期內對疫情反應遲緩,導致該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愛滋病爆發,是一位有前科的無能政客。
面對國內恐慌情緒,川普和經濟顧問庫德羅等人強調美國疫情可以控制,卻與CDC的示警消息相互矛盾,客觀上降低了政府公信力,也未能制止股市頹勢;無怪乎美方急於封鎖「吹哨人」,彭斯接受防疫工作後急於要求專家統一口徑。
而在議會撥款上,美兩黨再一次反對對方的預算方案,雙方在撥款規模、是否分批等問題上爭執不休;民主黨認為川普的預算低估疫情,共和黨人則指責舒莫參議員的數字是「拍腦袋」。這些情況已經影響了美國社會對於政府防疫能力的信心,其直觀表現是近期美國股市暴跌。
疫情衝擊下,道瓊指數狂跌不止
在新冠疫情引起美國人廣泛關注之前,川普的國內政治形勢總體向好。民主黨發起的「彈劾門」不出意料地被共和黨參議員否決;該黨在初選方面也沒有湧現出真正挑戰川普的人選,大富豪布隆伯格更是參加辯論即遭到圍攻,初選前景十分黯淡。
此外川普在去年年底與中國休戰,「停戰條款」明顯對美方有利,這些因素無疑給本來勢頭不錯的美國經濟增加了信心,甚至產生了美國能夠從中國疫情中漁利的錯覺。商務部長羅斯公然聲稱中國疫情有利於工作回流,該言論就連福克斯新聞網的保守派媒體人都覺得不合時宜。
而在真正的防疫工作上,川普政府則進展緩慢,語焉不詳,聲稱「沒有人比我更懂xxx」的美國總統似乎根本不重視1.5%的國際新冠病毒死亡率。原本可以進行情緒疏導、提前防治的美國突然出現大規模恐慌,很大程度上是其執政班子咎由自取。
川普的對手們從幾個方面對其展開圍攻:第一,川普執政班子對疫情的應對工作遭到批評,議會的民主黨批評共和黨,兩黨議員圍攻CDC,其他的美國行政官員也遭到波及。美國至今尚未進行大規模檢測,對實際疫情的未知加劇了社會恐慌。
第二,川普當選以來就試圖對醫療領域進行改革,削減歐巴馬時期制訂的公共衛生計劃,自2018年來大幅削減了對CDC等機構的撥款;這些政策如今為反對者提供了新的武器,民主黨人聲稱正是川普破壞了CDC的預警能力。目前隨著美國社會出現恐慌情緒,在近期的民主黨初選辯論中,沃倫等人已經開始拿疫情抨擊川普;而沃倫、桑德斯等人主張國家全民醫保制度,隨著巨額醫療負擔和天價藥費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美國選民對這類左翼醫療制度的支持率也逐年上升。
第三,美國股市近期的「熊市」也會影響選民對川普經濟政績的信心,即使美股近日的跌落在將來幾個月中不斷回升,美國的企業債危機也日益迫近(參見翟東升教授對此的詳細論述),經濟學家對下一輪經濟危機的警報從來沒有解除。目前川普政府聲稱美國形勢「可控」,但由於目前美方關於疫情的信息披露並不全面,美國疫情仍然存在爆發的可能,畢竟現在離美國流感季的結束尚有時日。雖然美國人對每年的流感可能習以為常,社會恐慌帶來的經濟下行將對川普的政治生涯造成嚴重打擊。
在國內積極防疫的同時,我們也應密切注意美國方面的政治變化。對於中國而言,目前需要警惕美國利用種族主義言論將矛盾外引。
美國是很早就開始把新冠病毒政治化的國家,從某主流媒體的「東亞病夫」論到現役官員的「機會」論,無不充斥著將一場自然災害當做政治武器的味道。直到現在,大量西方媒體仍然在重複「病毒來自中國」的敘事,部分港臺媒體甚至堅持使用「武漢病毒」這一說法。
由於川普團隊在國際領域也屢有出格之舉,我們在國內疫情穩定之後也應考慮及時支援鄰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特別是伊朗等自身醫療條件較差,又隨時可能被美國外交政策衝擊的國家,維護穩定的外部環境。
注釋:
[1] CDC, Swine Influenza A (H1N1) Infection in Two Children --- Southern California, March--April 2009.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https://www.cdc.gov/mmwR/preview/mmwrhtml/mm5815a5.htm
[2] 美國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可參考:薛瀾,朱琴.危機管理的國際借鑑:以美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體系為例[J].中國行政管理,2003(08):51-56.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