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滿人間花正豔
——廊坊市各地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見聞
4月1日,廊坊文化藝術中心內,五彩斑斕的鬱金香吸引市民前來觀賞。記者董旭旭攝
春回大地,春滿人間。隨著疫情防控態勢持續平穩向好,廊坊市被按下「暫停鍵」的諸多服務行業陸續營業,群眾生活逐漸恢復。連日來,記者走訪市區大街小巷發現,街頭巷尾人氣見漲。沿街商鋪、酒店已陸續開門迎客,超市裡前來購物的市民絡繹不絕,道路交通秩序井然,人們紛紛戴上口罩走出家門感受春天的到來。
●盡享春暖花開 疫情防控不怠
陽光明媚,春暖花開。4月2日的廊坊文化藝術中心內,不少遊客扶老攜幼,戴著口罩踏青賞花,拍照留念,定格這滿園春色。
公園一角,幾個小朋友手拿風箏線,仰頭望天,一個花蝴蝶和一個老鷹正並排齊飛。「孩子們在家都待不住了,總想著出來放風箏。跑一跑鬧一鬧,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孩子開心,我們大人也覺得舒服。」坐在一旁的家長王媛女士,近幾天上完網課之後,總要帶著孩子到公園走一走。
春風解語,粉黛添芽。沿河而建的御龍河公園、綠草茵茵的瑞豐公園、花蕾含苞待放的丹鳳公園……處處春意正濃,田野春耕湧春意,工廠轟鳴動脈搏。
大城縣虎昊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香味撲鼻的甜瓜被陸續裝進禮品箱,送往各大農貿市場與超市;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的生產線加緊生產,浮法玻璃日融量達到1300噸,產品充分供應市場;總投資1247.4億元的103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還需兩手硬。3月29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組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疫情防控措施的公告,保持疫情防控措施不放鬆,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暢通人流物流,加快服務業復工復市,恢復公共服務等。
●重拾人間煙火 服務行業全面復甦
間隔距離排隊、量體溫進店、地墊鞋底消毒……4月1日上午10時,市民張新英準時來到市區廣陽道上的一家理髮店,他的「專屬理髮師」孫老師已準備好為他服務。
「現在店裡只接受剪髮服務,燙髮染髮服務還沒有恢復。」孫老師介紹,店裡實行預約剪髮,錯峰安排顧客到店剪髮,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而且每天只有一位理髮師在店為顧客提供服務。
距離有了,感情不變。在市區解放道的一家飯店包間,4位顧客間隔而坐,公盤公筷擺放有序。參與飯局的李強說:「朋友好久不聚,再聚已是習慣大變。推杯換盞、唾沫橫飛少了,疫情使人們更講衛生,注意保護,但朋友的感情未變。」
出於安全考慮,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推行「餐桌革命」,分餐和公筷越來越受歡迎。「當前我們為包廂、大堂的客人同時配備了公筷、公勺,安全是第一位的。」廊坊鴻順樓餐飲有限公司總經理金佔松表示,對客人而言,使用公筷、公勺更加衛生。對餐飲企業而言,只需要多洗幾雙筷子、幾個勺子,操作起來並不會增加多少壓力。
超市裡購物的市民多了起來,健身房內動感的音樂又響起了來,服裝店內挑選衣服的顧客排起了隊……人們已邁出步伐,盡享生活美好的瞬間。
●網上祭掃寄哀思 別樣清明一樣情
梨花風起正清明。緬懷先人並不在於形式,清明節更貴在心意、重在文明。今年的清明節,廊坊市暫停群體性祭掃,倡導用網上祭掃的方式表達情感。
清明節期間廊坊市將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以「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為主題,緬懷先烈、弘揚英烈精神,向英雄烈士致敬。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各地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將不組織、不接待聚集性祭掃紀念活動,依託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戶網站和中華英烈網開設的網上祭掃專欄,並通過開設網上紀念堂、VR展示、視頻遠程祭掃等多種形式,健全廊坊市烈士陵園網絡祭掃功能。同時利用新媒體技術,網上直播宣傳清明祭掃活動。全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對有本地和異地祭掃意願的烈士遺屬進行摸底,「一對一」做好勸解工作;對部分退役軍人組織對犧牲戰友的祭掃,及時掌握相關信息,做好政策解讀工作。指導烈士陵園主動聯繫每一位烈士家屬,告知可代為祭掃烈士,同時加強管控,強化人員登記,不接待未執行本地區疫情防控隔離制度的外來人員,落實清潔消殺措施,配足防疫人員和用品。
3月25日至4月10日,廊坊市組織全市中小學生積極參與廊坊文明網「傳承紅色基因·清明祭英烈」專題活動,在網上向先烈進行獻花祭奠。(記者楊雅淇)
來源:廊坊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