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很多野花野草,它們看似普通無奇,除了部分能被當作家禽的食料外,其他多數似乎都被村裡人視為雜草、害草而「一文不值」。
難道這些野草就真的毫無用處?其實不然,世間萬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只不過那些隱藏在背後、等待被發現的價值,需要人們去探索發現,然而,很多時候卻被埋沒了。
土木賊,就是這樣一種不被村裡人關注的野草,它們只能靜靜地等待著生死輪迴,已不知過了多少年。這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呈直立生長,其外形形似竹子,一節一節生長。這種野草的適應性比較強,其分布相當廣泛,基本在我國南北各地都有生長。
但如果它要是出現在農田裡、田埂上,那麼,為保護農作物正常生長,其結局往往是被莊稼戶視為雜草而鋤掉。然而,就是這樣的雜草卻含有很高的價值,只不過了解的人並不多。
土木賊,有的地方又稱其「節節草」,據《本草綱目》記載,「食根曰蟊,食節曰賊」,因此才有「土木賊」的說法。
雖然這種野草的名字不雅,但卻是民間郎中眼中隨處可獲的免費寶貝,它是一種不錯的中藥材。
根據《中華本草》記載,「土木賊,具有散風熱、清熱利尿、祛痰止咳等作用,可用於風熱目赤,咳嗽、筋骨痛」。
土木賊,在夏秋兩季均可採收。將採割回來的土木賊洗乾淨後,去掉雜質然後陰乾,然後收藏備用。有經驗的老輩人,常用這種乾貨泡茶喝,這樣的茶水不僅味道甘甜,還有止咳的作用。
需要說明,以上僅為三農知識科普,若非了解請不要擅自使用。
各位朋友,你見過這種野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