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安利股份,股票代碼:3002180)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通過美國威富(VF)集團嚴格的供應商審核,在產品性能指標、產品開發能力、企業規模、社會責任、人權保護、環境保護等方面通過評價、考核,成為美國威富(VF)集團供應商(供應商代碼為ANLI),主要向其旗下系列國際品牌產品提供鞋用、箱包手袋用生態功能性合成革複合材料。
據披露,美國威富(VF)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鞋業及成衣公司之一,於1969年在紐交所上市。該公司擁有一系列的國際品牌產品,包括休閒鞋、戶外運動鞋、工作鞋、牛仔休閒服飾、內衣、工裝服飾、針織品、童裝、背包及泳裝等。美國威富(VF)集團大部分品牌在全球150多個國家的銷售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2019年銷售額為138億美元,其中鞋類年產量超1.6億雙。
安利股份表示,公司此次成為美國威富(VF)集團供應商,是國際品牌客戶對公司實力的認可,表明公司在產品工藝技術、質量、環境、管理等方面在國際時尚品牌領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公司市場品牌形象,有利於提升公司自主創新能力與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產品市場份額和品牌知名度,對進一步開拓國際品牌市場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公司與美國威富(VF)集團具體合作訂單規模,取決於威富(VF)集團旗下系列品牌鞋、箱包手袋等產品的市場需求情況、公司產品研發和生產情況、產品的替代性、原材料供應、威富(VF)集團對供應商的選擇、雙方未來合作情況等多種因素,對經營業績的影響尚存在複雜性和較多不確定性。
擁有專利權超過400項
安利股份主營業務為中高檔聚氨酯合成革複合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主要產品為生態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及複合材料,廣泛應用於男女鞋、時裝鞋、工作鞋、勞保鞋、童鞋、運動休閒鞋、沙發家具、辦公椅、按摩椅、手袋、票夾、腰帶、證件、文具、球及體育用品、包裝、電子配件、室內及工程裝飾、汽車內飾等市場中高端領域。
近幾年來,國家及地方政府部門陸續出臺和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計劃、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行動計劃、合成革行業整治實施方案、合成革與人造革行業環境準入條件等環境保護措施。隨著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行業整體工藝裝備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行業資源逐步向優勢企業轉移,這將會給規模大、綜合實力強的合成革企業在競爭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安利股份具有年產聚氨酯合成革8150萬米的生產經營能力,是目前國內專業研發生產生態功能性聚氨酯合成 革規模最大的企業。公司聚氨酯合成革出口量、出口創匯額、出口發達國家數量均居國內同行業前列;公司建立完善的技術創新機制,是目前全國同行業擁有專利權最多、主持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最多的企業。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擁有專利權409項,其中發明專利權81項,實用新型專利權 216項,外觀設計專利權112項;主持制定或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40餘項,是目前國內同行業擁有專利最多的企業,也是目前全國同行業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最多的企業。
經過二十多年市場深耕積澱,安利股份佔據鞋類、沙發家具類、球類、工程及包裝類全球中高端市場,國內外中高端客戶合作增多,客戶資源眾多,客戶知名度、美譽度、信任度良好。另外,公司布局俄羅斯及越南,順應全球產業發展態勢,貼近市場和客戶,市場反應更為敏捷,為未來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促進全球戰略規劃目標的實現。
三季度預計實現扭虧為盈
近期,安利股份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盈利1400萬元—21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2.61%至-58.92%。其中,在第三季度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盈利3004.99萬元— 3704.99 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96%至12.25%。
關於業績變動的原因,安利股份指出,報告期內面對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經濟運行風險和下行壓力加大等挑戰,公司奮力拼搏,聚焦主業,狠練內功,加強管理,努力化解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積極開發產品、開拓市場。公司水性、無溶劑和 TPU 新工藝新技術發展良好,電子產品、體育裝備、汽車內飾和工程裝飾新市場新動能增長態勢良好。
受疫情影響,全球聚氨酯合成革行業下遊需求下滑,公司主營革產品銷量較上年同期下降約 16.2%。但三季度當季,公司主營革產品銷量、收入同比上年三季度分別增長約 12.6%、16.2%,環比本年二季度分別增長約 94.2%,88.6%。三季度, 公司滿負荷生產,單月產量、銷量屢創歷史新高。同時,主營產品附加值提高,平均單價和毛利率提高。
報告期內,計入當期損益的補助收益約 1164.24 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680.47 萬元。公司積極轉型升級,加大產品創新和市場開拓力度,加大優質品牌客戶開發與合作,產品技術含量提高,市場和客戶結構升級,國內外品牌客戶和大客戶增多,高附加值產品銷售比例擴大,系列的變革和創新帶來良好的效應。至報告期末,公司扭虧為盈,經營形勢和態勢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