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洗頭」對人際交往產生了不容忽視的意義,甚至還有了「不洗頭之交」的說法,即能不洗頭相見的,都是至交。可見,對很多人來說,洗頭的確是個麻煩事。全自動洗頭機橫空出世,絕對堪稱神器!那麼問題來了,全自動洗頭機到底靠不靠譜呢,還是從專利的角度看看吧。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神器橫空出世,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便利。但當筆者第一次看到自動洗頭機時,還是不禁為發明者的想像力點讚,想必發明自動洗頭機的人,也經常會為自己洗頭煩惱吧。
其實,這樣的神器,不僅懶人喜愛,對於生活不便人士、或醫院、養老院等機構來說,的確是大有裨益。發現神器當然要到某寶看一看,筆者搜索到了十幾件全自動洗頭機產品,價格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其實早在2004年,酷愛「黑科技」的日本企業就率先研發銷售自動洗頭機啦,松下等多個家電巨頭企業亦看好自動洗頭機巨大的市場前景,於2009年著手研發,並計劃未來投入到人口漸高齡化的中國、韓國市場。
於是,出於職業習慣,筆者檢索了相關專利。基於現有數據檢索發現,松下在中國共申請了36141篇專利,但並未對自動洗頭機產品和核心技術進行專利保護,而且其產品從功能到外形,都與一項個人申請的專利號為CN201420777118.0公布的自動洗頭機類似,這勢必給松下日後的市場拓展帶來巨大的侵權風險。
通過檢索發現,從2006年開始,中國就開始有全自動洗頭機的專利申請,截至2015年7月20號,公開的全自動洗頭機相關專利60餘篇,主要申請人為個人和高校。而相對專利保護意識較強的日本企業,卻並未在中國進行專利申請。
這對中國企業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隨著老齡化社會的逼近,生活中的自動設備必然更加普及,自動洗頭機說不定未來就是每個家庭的常用品。因此,筆者建議中國企業不能只埋頭研發做產品,更要抬頭看路,通過專利組合、布局來達到獲取市場的目的。
接著,我們一起來看看這60餘篇專利,預測下未來全自動洗衣機的功能和特點吧。
洗頭機會自動完成清洗、塗抹洗髮水、衝洗等一系列工作,絕對讓你不費一點力氣。使用者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調控水溫、水量、洗髮液用量、搓洗按摩力度、各步驟時間等。
申請號CN201420777118.0(申請人:董函)公布的洗頭機(圖1),通過紅外測距傳感器,對使用者頭型進行掃描,以此來調整水管噴頭位置,使其更貼合頭型,使用更覺舒適。
申請號CN201220002872.8(申請人:陳剛)公布的全自動變頻洗頭機(圖2),則可根據使用者頭髮的長短來自動調節洗髮水量和洗頭時間。
申請號CN201420081361.9(申請人:董函)等30篇專利集成了按摩功能,只需仰臥,就可以享受到清洗頭髮和按摩頭部的服務(圖3);
申請號CN201320559325.4 (申請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7篇專利則集成了暖風吹乾功能,連吹風機都省了,更方便快捷(圖4);
申請號CN201420433071.6(申請人:楊正軍)專利不僅可以同時洗頭、焗油,還可以溼蒸理療,專為美發、美容行業量身打造(圖5);
申請號CN201220302354.8(申請人:王勝利)專利更是腦洞大開,竟然還集成了蒸腳和蒸背功能(圖6)。
不過也有人看後表示擔憂,萬一機器突發故障,會不會洗洗頭就把頭洗沒了,這確實是個問題,如何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許是目前的研發難點和熱點。
不管怎麼說,全自動洗頭機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雖然目前還處於研發測試階段,並未形成行業標準,一些關鍵技術還亟需解決。無論市場還是專利,均未形成幾家獨大的情形,這正是進行專利布局的好時機,建議中國企業要有「權利先於研發」、「產品未動、權利先行」的專利保護意識,用專利佔領市場,打造一個專屬領地,實現專利和產品的雙重收益。
註:封面、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吹IP"說東說西,寫你能看懂的智慧財產權。我們歡迎更多優秀的文章,我們的郵箱是:iptree@iptalent.com,或進入"我要吹牛"/社區,進行評論。
如果你是IP達人→回復"專業"
如果你是時尚潮人→回復"時尚"
如果你喜歡逛街→回復"街拍"
如果你閒得無聊→回復"口水戰"
如果你想成為老闆→回復"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