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最古老的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

2020-12-15 中國生物技術網

2500萬年前新物種Mukupirna nambensis的復原圖,同一地點還發掘到硬尾鴨和火烈鳥。

圖片來源:Peter Schouten

科學家發現的一種古代有袋類動物新種,代表了迄今為止已知發掘的最古老的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之一,其解剖特徵有助於人們進一步理解現代袋熊的演化及其典型的掘洞行為。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科學報告》。

英國曼徹斯特索爾福德大學的Robin Beck等人描述了在南澳大利亞艾爾湖盆地發掘的一塊頭骨和部分骨架。該化石可追溯至漸新世晚期(約2600萬~2500萬年前),屬於袋熊亞目的一個新種。

袋熊亞目曾是多樣性最豐富的有袋類動物演化組之一,目前只剩袋熊科中的三個物種和考拉存活。作者將此次新發現的物種命名為「Mukupirna nambensis」,源自艾爾湖和弗羅姆湖周邊地區所講的迪埃裡語和馬利揚加帕語中的「muku」(骨頭)和「pirna」(大);其體重估計為143~171千克,約為現存袋熊物種的5倍。

根據骨骼鑑定出來的一些解剖特徵指向了掘洞行為,比如常見於掘洞動物的前臂的適應。但是,先前發掘的可追溯至較晚時期的化石證據表明,Mukupirna對於掘洞行為的適應不如其年代較晚的近親。這一點以及Mukupirna的體型說明Mukupirna可能不具備現代袋熊所具備的真正的掘洞能力,但是可能通過刮挖的方式,獲取地表下面的食物,如植物根莖。

現存袋熊物種的另一種典型適應是可以持續生長的專門的臼齒,但是Mukupirna也沒有,這表明在袋熊的演化過程中,用於挖掘的骨骼解剖學適應早於牙齒變化。

論文連結:

DOI: 10.1038/s41598-020-66425-8

作者:馮麗妃 來源: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意外發現澳大利亞有袋動物可在黑暗中發光
    ▼ 被海洋包圍的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物種資源最奇特的地方之一。本文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有袋動物可在黑暗中發光這件事。十月份的時候,一支美國科學家團隊在《哺乳動物》(Mammalia)期刊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指出了鴨嘴獸(Ornithorhynchus anatinus)的生物螢光特性。
  • 科學家發現古代有袋類動物新種 揭示袋熊掘洞行為演化
    (Peter Schouten 繪圖)中新網北京6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自然科研旗下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科研人員在南澳大利亞發現並報告了一種古代有袋類動物的新種,它代表迄今為止已知發掘的最古老的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之一,其解剖特徵有助於學界進一步理解現代袋熊的演化及其典型的掘洞行為。
  • 科學家發掘出中國發現的最古老的雕像
    弗朗切斯科·德·埃裡科和呂克·多楊一個小鳥雕刻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古老的東亞三維藝術。這是一個科學內部故事。一個從垃圾堆中找到的古代鳥雕像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雕像中國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揭示了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創造3D藝術的。科學家們在1600年的遺址上發掘出了這個微型雕刻荊靈在中國,以前的發掘發現了11層不同年代的地層,從12萬年前到青銅時代。他們在1958年挖井工人移走第五層大部分後留下的垃圾堆中發現了這件藝術品。
  • 澳洲有袋類的又一個小可愛——袋鼬
    就是這個傢伙一查才知道,又是一個有袋目家的,話說為什麼澳洲有這麼多的有袋類動物呢?忍不住去查了一下,結果驚呆了澳洲有袋總目 Australidelphia下面有多少「袋」類動物呢?看來我要給澳洲有袋類的動物單獨開一個專題了,這可以八上好幾年了!不過,今天還是先來認識下這個很少有人知道的袋鼬吧!
  • 科學家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世界最古老動物精子,距今1億年
    一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這些精子1億年前被永久保存在緬甸琥珀中的介形蟲體內。其大小可達介形蟲整個體長的三分之一,被稱為「巨型精子」。研究發現,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這讓已知最古老的動物精子記錄提前了至少5000萬年。研究成果於9月16日在線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部分人員參與了這項研究。
  • 澳大利亞的動物都有什麼地方特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特狀況?
    那隻蝙蝠是灰頭狐蝠Pteropus poliocephalus,也是澳大利亞比較常見的一種大型食果蝠。袋鼠和考拉都是有袋類動物,這一點想必大家都知道,也不是什麼秘密。有袋類動物是澳洲的特產,在分類學上屬於哺乳綱、獸亞綱、後獸下綱。後獸下綱的雌性動物擁有育兒袋,可以統稱為有袋類動物。現生的有袋類動物中絕大部分都是澳洲的特產,只有極少數分布在美洲地區。
  • 袋鼠為什麼會在澳大利亞泛濫?有什麼動物可以制約袋鼠?
    那麼,是什麼造成了澳大利亞袋鼠如今的局面呢?有什麼動物可以制約袋鼠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是什麼造成了澳大利亞袋鼠的泛濫?袋鼠是澳洲獨有的哺乳動物,在澳大利亞有三種被稱為「國寶」的動物,第一是樹袋熊,第二是鴨嘴獸,第三就是袋鼠了。作為有袋類的代表動物,袋鼠在澳大利亞的地位僅僅是從貨幣、國徽上就能看出。
  • 澳大利亞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隕石坑,它甚至可能改變了地球的氣候
    最近發現澳大利亞內陸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隕石坑,據科學家們的研究,這是20多億年前與一個巨大物體相碰撞所造成的結果;據科學家們的推測,這甚至可能改變了地球的氣候。澳大利亞的這一個隕石坑是由一塊太空巖石撞向地球而被「雕刻」出來的,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2.3億年前,使這個「撞擊疤痕」成為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撞擊隕石坑。地質活動抹去了地球上大部分的古地殼,使得科學家們對地球早期歷史知之甚少。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海生四足類動物同步遊泳證據—新聞—科學網
    中國豆齒龍遊泳復原圖 繪圖 張宗達 近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市經濟開發區么鋪鎮發現了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的足跡,其中一些足跡為科學家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海生四足類同步遊泳的證據。 該研究中的化石樣本揭示了海生動物肢體同步運動、划行或撐行的運動方式——即對稱的左、右肢同時運動。研究發現的新足跡類群安順足跡和雙槳跡比雲南羅平縣關嶺組獅子山段產出的雙槳跡時代更早,代表了中三疊世(安尼期,約2.4億年前)出現的同步遊動樣式,其中安順足跡是迄今最早的關於楯齒龍或龍龜類動物遊泳或「撐行」運動的遺蹟化石記錄。
  • 袋狼-體型最大的有袋類食肉動物
    袋狼 是近代體型最大的有袋類食肉動物,因其身上斑紋似虎,又名塔斯馬尼亞虎,曾廣泛分布於紐幾內亞熱帶雨林、澳大利亞草原等地
  • 最古老海生四足類動物如何遊泳?科學家發現2.4億年前足跡
    9月17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市經濟開發區么鋪鎮發現了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的足跡,其中一些足跡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距今約2.4億年前)的海生四足類動物同步遊泳的證據。最古老的「水中奔跑者」安順足跡照片與行跡示意圖2017年夏,應貴州省博物館邀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遺蹟學專家與德國同行對么鋪足跡點進行了多次考察,並進行了三維攝影,分布圖繪製與細緻測量。
  • 科學家發現宇宙最古老的恆星
    你知道人類已知年齡最大的恆星有多大了嗎?一顆編號為HD140283的恆星,它的年齡達到了驚人的144.6億年,是已知最古老的恆星,因此它也獲得了一個名字「瑪土撒拉星」瑪土撒拉星是聖經中最長壽的人,而在目前主流的宇宙模型中,國外科學家推測,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8億年,那這顆瑪土撒拉星怎麼可能比宇宙還要古老呢?
  • 4.25億年前的生物被發現,腿多到數不清,它或是最古老陸地動物
    4.25億年前的生物被發現,腿多到數不清,它或是最古老陸地動物眾所周知,最早的地球上陸地上並沒有動物,甚至連植物也沒有,最早的地球生命出現在海洋之中,此後伴隨著演化,才逐漸從海洋走向陸地,一直演化到今天的模樣。
  • 古老的海生四足類動物同步遊泳!中外科學家在貴州發現證據
    9月17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市經濟開發區么鋪鎮發現了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的足跡,其中一些足跡為人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海生四足類同步遊泳的證據。遺蹟學家曾在雲南省關嶺組松子坎段中發現過大量的陸生主龍類足跡,如伯氏手獸足跡等。然而,本次研究所發現的,來自么鋪足跡點的22條行跡和200多個孤立的足跡以及一些不確定的痕跡明顯不同於前述足跡,而是屬於罕見的海生爬行類在水底留下的足跡。其中有12條行跡和一些孤立的腳印被歸為了羅平雙槳跡。
  • 澳大利亞山火後,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況正在被人工智慧技術改善
    通過由人工智慧技術支持的野生動物洞察平臺Wildlife Insights,全國各地的研究人員可以上傳和分享傳感器相機照片,以便更清晰地了解澳大利亞野生動物在過去一年中遭受毀滅性森林大火後的應對情況。為什麼這件事如此重要? 對許多澳大利亞人來說,去年夏天那場火災的恐怖仍然歷歷在目。多達1900萬公頃的土地被燒毀,其中1260萬公頃主要是森林和灌木叢。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綠藻:已有10億年歷史
    參考消息網2月26日報導美媒稱,在中國發現的有10億年歷史的綠藻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綠藻。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2月24日報導,由於發現了一種新的古代海藻,科學家或許距離確定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何時開始形成又近了一步。
  • 科學家發現長達45米的世界最長動物
    來源:環球科學圖片來源:monterey bay aquarium世界上身體最長的動物是什麼?你可能會想到體長三十多米的海洋巨無霸——藍鯨,但最近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的管水母長度達到驚人的45米,其也被稱為世界上最長的動物。
  • 全球最恐怖、最罕見的動物!膽小慎入!
    這種生物生活在澳大利亞平靜、冰冷的海水中,於1982年被列為澳大利亞的受保護動物。下圖中這隻海龍很有可能是本文中最漂亮女士了。【海豬】上面這個俗稱海豬,實際上是軟體動物的一種。相比起前面的傢伙來講,它倒是可愛多了。
  • 長逾700公裡的超級閃電,比地球還老的最古老物質……盤點2020十大...
    長45米的管狀水母就許多方面而言,2020年似乎是最為漫長的一年,但也是科學家發現可能「迄今最長動物」的一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在西澳大利亞附近深海裡發現了一隻45.7米長的管水母。藝術家重現了白堊紀介形類甲殼類動物雄性(右)和雌性(左)交配的情景2020年9月,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與來自德國和英國的科學家攜手,在一枚距今約一億年的緬甸琥珀中發現了39隻被稱為介形蟲的水生微型甲殼類動物
  • 叔說動物:袋鼬
    輕量級分享,無長篇大論澳洲有袋總目-多門齒類-袋鼬目-袋鼬科分成了2個亞科4個族:袋鼬亞科,包括了袋鼬族和袋鼩族;狹足袋鼩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