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印江:青山新語

2020-12-23 人民網貴州頻道

一折青山一扇屏!群山環抱、層巒疊翠的貴州印江,風景獨好。

近年來,該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靠山吃山換新法、植綠護山出新招,讓果山添綠、茶山增效、林山釋能,述說著一個又一個綠色故事。

果山添綠

「吃奈李,說愛你,合水符家溝有『李』的故事!」

八月初,隨著印江融媒體中心「文軍扶貧·走進田間地頭」欄目推介,合水鎮符家溝奈李進入人們視野,清脆可口的奈李被一搶而空。

「沒想到賣得這麼快、這麼好,也堅定了大家的信心!」看著果農收穫種植奈李的第一桶金,村黨支部書記楊雲富喜出望外。

合水鎮符家溝村地處大山深處,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全村777人,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32人。近年來,村裡八成以上勞動力常年在外務工,土地無人耕種,九成撂荒。

「撂荒山地誰來種?種什麼?怎麼種?」三大考題擺在了村脫貧攻堅隊的案頭,百思不得其解。

2017年春,經過外出考察學習和村組會議討論,符家溝因地制宜,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項目,採取「村集體經濟組織+大戶」發展模式,集中連片種植近千畝奈李,荒山添上新綠,增收有了新希望。

經過三年精心管護,今年符家溝千畝奈李六成掛果。一個個香脆可口的奈李掛滿枝頭,讓人垂涎三尺。加之媒體的宣傳推介,一時符家溝奈李火了起來。

「種植奈李,既讓荒山變綠,又實現經濟收入。」楊雲富說,今年奈李採收時,進村採摘奈李的遊客絡繹不絕,10萬斤奈李收入60萬多元。

「開荒開到天,種地種到邊,春種一大坡,秋收一小籮。」是昔日昔蒲村的真實寫照。近年來,該村圍繞「山上綠色屏障、山中經果飄香、山下美麗鄉村」目標,持續實施退耕還林項目,貧瘠的荒山變成了生機盎然的綠色產業園。

如今,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成為昔蒲村的代名詞。昔蒲村黨支部書記田井付說:「目前,全村以柑橘為主的經果林3500多畝,年產值1500多萬元,人均年增收1000多元。」

符家溝荒地上種奈李綠了山、昔蒲村石旮旯種柑橘富了民,這是印江推進綠山富民工程的生動實踐。印江林業局負責人表示:「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態美。綠色是印江可持續發展的不褪底色。」

「十三五」以來,該縣以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為契機,結合低產低效林地改造、石漠化治理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發展特色林業產業,既讓大山蓋上綠被子,又讓群眾鼓起錢袋子。

目前,該縣發展竹子、茶葉、花椒、柚、桃、李、柑橘等林業產業21 萬畝,石漠化治理人工造林5.6餘萬畝、封山育林30.99萬畝,涉及全縣17個鄉鎮286個村。

茶山增效

初秋的早晨,合水鎮白元村蔡家坡村民吳朝梅如往常一樣,帶上農具、踩著露水,走進一片茶葉基地採摘茶青。吳朝梅說:「這段時間採茶,最快一天有200多元。採茶時間長收入就多,往年早就沒有收茶青了。」

兩年前,合水鎮白元村150餘畝茶園因市場、技術、資金等因素影響,茶青下樹率不高,平均每畝收入不到1000元,茶農無心管護,茶園逐年棄管。

2018年冬,印江匯浦茶業公司落戶合水鎮,接過白元村茶園管護的「綠色接力棒」,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精心管護,老茶園換發生機。

「這是以前的樣子,這是現在的茶園。今年就白元村的茶園收益每畝將近3000元,群眾採茶收入多1倍以上,應該說是一個量和質的突變。」印江匯浦茶葉公司總經理向瑜一邊翻著手機圖庫,一邊講述茶園成效,顯得信心滿滿。

白元村茶產業提質增效只是印江匯浦茶葉公司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茶葉的一個縮影。除此之外,公司覆蓋帶動合水鎮合水村、大昔村和板溪鎮勤豐村等9村發展1500畝茶園提質增效,每年支付群眾務工費和採茶費達120萬元。

走進壩上的生產車間,濃濃的茶香撲鼻而來,10餘臺機器開足馬力忙著加工秋茶。向瑜一臉笑意地說道:「今年加工沒有停站,茶葉下樹率提高20%以上。」

「提高20%?」「是呀!」面對記者的疑問,向瑜說道,公司採茶方式實行「機械採+人工採」,加之貴茶集團訂單和宏源茶業帶動,市場打通了,銷售不用愁,產量自然高。

時下,正值秋茶採摘加工的關鍵時段。走進印江纏溪鎮湄坨村、洋溪鎮蔣家壩村、新寨鎮團山村等地看到,茶葉採摘、加工一派繁忙。

據印江茶葉發展中心喬渝潔介紹,今年該縣茶葉下樹率提高了30%,主要得益於茶葉機器化程度提高、全縣茶葉加工點調優、採茶技術培訓和訂單產品的刺激。

目前,該縣已經形成龍頭企業引領、區域中心企業帶動、專業合作社參與發展的良好格局,推進產品「統一包裝」「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統一價格」「統一營銷」,實現龍頭企業100%收購中心企業茶葉初加工產品,中心企業 100%收購大戶茶青,促進茶園管護率 100%。

林山釋能

秋日下的合水鎮高寨大坡,林木繁茂,雞蟬齊鳴。

松木林下,工人們忙著整理土地上的雜草。基地技術負責人何昌明自信地說道:「去年在這樹林下試種冬蓀26畝成功了,今年我們繼續種植。」

合水鎮高寨大坡森林覆蓋率82.6%,海拔在850米至1250米之間,常年林間霧蒙蒙的小氣候環境,更適合野生菌的生長繁衍。

去年3月,經多方考察和論證後,該村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運作模式,依託高寨大坡良好的自然生態資源,仿野生栽培26畝冬蓀和林下養雞2000多羽,提高林地產出,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贏。

這幾天,纏溪鎮冷水溪村樹林裡長著密密麻麻的冬蓀蛋,豐收在望。村黨支部書記敖陽高興地說:「目前出菇好,長勢好,10月份就採收上市。」

今年初,纏溪鎮冷水溪村藉助貴州科學院技術支持和資金扶持,利用林地資源發展林下仿野生栽培冬蓀100畝,野生菌保育區900畝。目前,該村正在籌備向群眾推廣林下栽培,鼓勵和引導村民利用自家林地栽培食用菌,提高林地產出率。

與合水、纏溪不同的是,羅場鄉坪窩村在保護林地資源的同時,利用天然林地資源,建成佔地3萬多平方米的大型真人CS野戰基地,發展林下旅遊項目,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

8月1日,隨著坪窩村大型叢林真人CS基地對外開放,昔日寧靜的山林熱鬧開來,成為避暑打卡理想之地。遊客楊海波說:「既涼爽,又能體驗刺激的叢林穿越作戰,裝備和戰場模擬都很到位,夠刺激。」

印江林木繁茂,森林覆蓋率70.4%。依託豐富在森林資源發展林下生態產業是印江的一大特色。近年來,該縣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等模式,重點發展以林菌、林藥為主的林下種植,以林禽、林畜、林蜂為主的林下養殖,合理開發特色產品,發展森林景區體驗遊,讓森林釋放更多綠色實惠。

目前,該縣利用森林資源總面積達5萬畝,林下養殖1萬畝、林下產品採集加工1萬畝、森林景觀利用30萬畝;該縣林下經濟產值突破10億元,帶動1萬戶3.2萬人增收。

放眼印江大地,青山如黛依舊在,只是高了顏值、豐了內涵、富了群眾。

聆聽印江故事,青山有語時時新,一個個精彩故事還在持續上演……(文/左禹華)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相關焦點

  • 貴州印江:趕製年貨迎春節
    2020年1月7日,貴州省銅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一食品生產線上,工人晾曬紅苕粉。當地立足農業產業優勢,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運行模式,加工生產特色食品,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2020年1月7日,貴州省銅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一食品生產線上,工人晾曬紅苕粉。當地立足農業產業優勢,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運行模式,加工生產特色食品,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 印江自治縣人民醫院新院區迎來第一場學術盛宴
    12月19日,印江自治縣人民醫院新院區迎來第一場學術盛宴—貴州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科專業委員會2020年度學術論壇—印江站在此召開。此次活動有遵義專家組一行,印江自治縣人民醫院院長馮勇,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包剛,副院長黃洋,全縣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縣醫院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神經內科主任張紅衛及全院部分醫務人員300餘人參會。會上,籤署了神經內科專科聯盟合作協議及為神經內科專科聯盟揭牌。
  • 茶之路——印江股份制龍頭企業統領茶產業跑出加速度
    印江的茶路,是連綿一鄉兩街道十四鎮的「三園五帶」。印江的茶路,是股份制龍頭企業統領抱團的產業大聯盟。印江的茶路,是從摳「鹽巴錢」到抓「大票子」的經濟大轉盤。......春風扶綠翠芽香,歌聲繚繞採茶忙。2019年8月19日,中國共產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印江自治縣農村產業革命茶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19 年—2020 年)》,印江茶產業迎來裡程碑試的變革。由龍頭企業引領、21家區域中心企業參與的抱團發展模式正式形成。
  • 印江中學80周年校慶圓滿舉行
    ……」掌聲歡呼聲,一片歡樂的海洋,這是12月27日上午,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貴州省印江中學80周年校慶現場。該校全體師生載歌載舞,在體育運動場舉行了盛大的文藝匯演。他們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為學校送上了生日的祝福,體現了師生們對印江中學的深厚真摯的情感與美良好祝願,展示了印江中學80年來艱辛探索、不懈奮鬥所取得的光輝成就。
  • 推介「貴州好物」 共話幫扶深情
    現場,中央部委9位駐黔幹部輪番上陣,為「貴州好物」賣力「吆喝」。 「黔地無閒草,夜郎多靈藥。赫章獨特的高原冷涼氣候孕育了豐富的農特產品。」中央統戰部掛幫幹部、赫章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光,緊緊圍繞赫章核桃、赫章可樂豬、赫章葡萄這三大農特產品,圖文並茂地介紹了赫章扶貧產品的優良品質。
  • 印江:「青雁」展翅 帶領新市民逐夢高飛
    據印江網消息 按照市委「新市民·追夢橋」工程細化方案要求,印江自治縣充分發揮工青婦組織在黨和政府聯繫群眾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整合力量創建工青婦聯合服務品牌,做好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促進搬遷群眾實現從「搬得出」向「穩得住 能致富」轉變。
  • 貴州的5A級景區,你去過幾個?
    在貴州必吃的美食,你都知道嗎? NO.1古稱白水河瀑布,亦名「黃葛墅」瀑布或「黃桷樹」瀑布,因本地廣泛分布著「黃葛榕」而得。位於中國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為黃果樹瀑布群中規模最大的一級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勢浩大著稱。
  • 「我的扶貧故事」盡職盡責為群眾辦好實事|印江自治縣纏溪鎮土坪村...
    我叫劉倩,現任職貴州省印江自治縣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2017年,我成為了印江自治縣纏溪鎮土坪村的一名幫扶幹部。土坪村位於纏溪鎮東南面,距集鎮14千米,平均海拔850米,距印江縣城42千米。全村共有8個村民組,屬二類貧困村。該村集體經濟薄弱,基礎設施落後,村民多半依靠傳統的種養殖業維持生計。
  • 2020年環梵淨山公路自行車賽在印江舉行
    賽事組委會供圖人民網印江11月22日電(王秀芳) 11月21日,2020年環梵淨山公路自行車賽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舉行。來自全國18個省(市)的1000餘名運動員齊聚一堂,共赴「環梵「十年之約。賽道以印江自治縣文昌公園為起點、木黃鎮會師廣場為終點,其中公路組全長80公裡、山地組全長40公裡,沿賽道一路騎行,可盡覽梵淨山西線獨特的山水風光及印江多姿多彩的土家族民俗文化。經過40公裡的激烈角逐,來自長沙順時針車隊的陳凱和IGSPORT中國車隊的高豔嬌分別榮獲男子山地精英組與女子山地大眾組的冠軍。
  • 印江一男子用假車票傳播疫病防治...
    1月28日,銅仁市印江自治縣楊柳鎮在開展新型冠狀性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排查過程中,接到群眾舉報,楊柳鎮中心村九嶺崗組雷某在微信上發布一張自己從武漢站至銅仁南站G231「高鐵票」,並配文字「我在想,回家會不會被隔離」和兩個笑哭的表情後發布在微信朋友圈。
  • 印江板溪鎮稻耳輪作防洪堤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據印江網消息 眼下,正是防洪排澇項目施工的「黃金時段」。連日來,印江自治縣板溪鎮搶抓有利天氣,快速推進稻耳輪作產業基地的防洪堤工程建設,確保工程如期完工。(印江融媒體中心 蔣智江)
  • 「一碼貴州」正式發布 吃住行問題「一網打盡」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彭典 徐昆 陳鵬)「剛剛關注『一碼貴州』小程序,進去逛了一圈,發現裡面產品種類豐富,從吃的到住的、玩的應有盡有,以後會經常使用。」參會者王小海介紹說。7月29日,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國行貴州站暨貴州省大數據融合產銷對接活動在銅仁市舉行。
  • 「戰疫|天眼前線」印江纏溪鎮:「迷彩隊」「疫」情一線展風採
    正在省道303線湄坨村交通卡點值班的印江自治縣纏溪鎮安監站站長代洋,親切地告訴過往村民不要外出,需要的物資可由卡點處代買。「纏溪鎮的湄坨村與江口縣德旺鎮相連,屬縣交界處,在這裡設點防控,責任十分重大。」
  • 亮歌喉 頌祖國 貴州印江中小學舉辦「我和我的祖國」大型合唱比賽
    本網訊:12月13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中小學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圍繞「祖國好、家鄉美、頌黨恩」為歌唱內容的全縣中小學生大型合唱比賽在該縣博物館隆重舉行,該縣17個鄉鎮(街道)和縣直學校選送的78個文藝節目將次第展演,為觀眾送上一道精彩的視聽盛宴。
  • 印江:「1+1」對口幫扶沿河助推鄰邊鄉鎮「聯動發展」
    在如何快速落實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一盤棋」的戰略目標,連日來,印江自治縣以優勢互補、合作交流、攜手共進、資源共享為目標,充分利用該縣現有的食用菌、生態茶、辣椒產業發展資源優勢,通過「1+1」對口幫扶模式,幫助沿河縣全面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產業現代化水平,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 貴州通報15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汙染、重金屬超標等問題
    7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   7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分別為標稱貴州湄潭茗鄉泉水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茗鄉泉飲用天然泉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標稱湄潭縣永興鎮福臨門山泉水廠生產的名鎮古泉飲用天然泉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標稱貴州印江大石登山泉天然純淨水有限公司生產的大石登山泉飲用天然泉水
  • 來貴州銅仁吧,原來也可以這樣玩,好有意思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位於貴州省東北部的江口、印江、松桃三縣交界處,海拔2572米,是貴州第一山,梵淨山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因其巨大而雄渾,通天如雲,早在明初就被尊為「名嶽之宗」。梵淨山被認為是世界上同緯度地區保護最好的原始森林,10-14億年前的古地層,充滿了2600多種生物,其中有許多7000-2000萬年前的第三紀和第四紀古動植物,是人類不可多得的生態王國,群山和詹妮弗美麗非凡;珙桐在風中開花飛翔;大葉紫薇高大神奇,以世界獨生子貴州金絲猴為代表的珍稀動物不計其數,去梵淨山的交通不是很方便,只有公交車可以到達,銅仁鳳凰機場離市區不遠
  • 貴州發布62條體育旅遊精品線路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應騰)貴州體育旅遊精品線路「上新」了,國慶假期在家門口就能「浪起來」!9月28日,貴州省體育局、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62條「2020年貴州省體育旅遊精品線路」,涵蓋8大主題的體旅線路,等你來打卡!
  • 福利| 招募多彩貴州文旅消費券體驗官!免費!速約!
    旅遊景區內特許經營項目印江縣西環橋頭騰龍酒店銅仁市普瑞斯汀國際度假酒店酒店貴州省銅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龍津街道辦事處長坡村銅仁市梵淨山行驛雲舍度假別苑酒店印江自治縣紫薇鎮亞盤林度假村銅仁市烏江大酒店酒店上海路與井岡山路交匯處銅仁市印江自治縣茗憩茶莊精品及優品民宿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紫薇鎮大園址村蘇家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