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CristataX
牛筋草(Eleusine indica),顧名思義,必然有和牛筋類似的地方,而這個類似的地方,就是其強韌的莖稈。這意味著當你走在路上,發現一株不認識的禾本科植物,想要毀屍滅跡,卻發現這株植物你根本拔不斷,當你用力一拽的時候把它整棵連根拔起的時候,不用說,你遇見的十有八九是牛筋草了。
牛筋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莖稈叢生且基部傾斜,而果序則位於莖稈的末端,分出2到7個分叉,和其他禾本科植物類似,牛筋草的種子裡也富含澱粉,可惜個子太小,不適合討論能好怎的問題。
叢生且傾斜的牛筋草,圖片來自:wiki
果序分出數個叉,圖片來自:missouriplants.com
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牛筋草的穎(就是那些花上的綠色結構)上有一條綠色的脊
其實牛筋草確實可以在饑荒的時候作為一種急救糧食,畢竟牛筋草本身生命力頑強,可以在極貧瘠的土地上生長,不過產量有點低得無法直視,要知道小麥和水稻能達到現在的產量,可是經過萬年的人工選育栽培,而從另一面說,由於牛筋草如此耐操,它們是C4植物,因此比其他植物更耐高溫,而作為一種一年生植物,它們甚至可以抗住霜凍撐到下一年,導致它們成為田間無比成功的雜草,並且野外發現許多抗各種除草劑的類群。
圖片來自:luirig.altervista.org
因此,如果你有幸在田野裡發現它們的蹤跡(十有八九會遇上),無論猜不猜得出,踩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踩啦!
圖片來自:wiki
【本文來自果殼網物種日曆,謝絕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