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把中國傳統育兒中使用的物件做個排名,開襠褲一定可以排的上名次。開襠褲這項古老的發明,不僅伴隨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長,甚至已經演化出了獨特的文化內涵。
但隨著紙尿褲的廣泛使用,很多家庭已經不再給孩子穿開襠褲了。然而作為紙尿褲的發源地,開襠褲竟然在外國流行開來,這到底是由於什麼樣的原因呢?
又愛又恨開襠褲
簡單地講,開襠褲就是一種在襠部故意留下缺口的一種兒童服飾。開襠褲既有明顯的好處,也有很大的缺點,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讓人「又愛又恨」。
開襠褲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小孩子剛開始還不能主動上廁所,大小便很多時候都是無意識的,這時候開襠褲既能方便地讓家長帶小孩子上廁所,又避免了普通褲子帶來的衛生和清潔問題,簡直是一舉兩得。
但開襠褲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這種設計會讓孩子的敏感部位暴露在外,既不衛生,又不安全,如果遇到什麼磕碰,可能會釀成終生慘劇。並且現在家長越來越注重保護孩子的隱私,而開襠褲的隱私性實在太差了。綜上所述,開襠褲慢慢被家長們拋棄了。
紙尿褲的出現,算是送了開襠褲最後一程。集衛生、方便、安全、隱私等諸多優點的紙尿褲一經在國內上市,就受到了家長的青睞。加之現在紙尿褲的價格比過去降低了不少,「貴」不再是家長不用紙尿褲的理由。於是開襠褲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開襠褲在國外火了?其實沒那麼誇張
最近有人說,開襠褲在國外火起來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件事情用學術一點的話來講,叫「潮流總是循環往復的」,用一句流行語來總結,就是「土到極致便是潮」。我們是受國外影響,由開襠褲轉向了紙尿褲,而長期使用紙尿褲的外國人,開始逐漸喜歡上了開襠褲。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循環。
首先,開襠褲比紙尿褲更低碳環保。就算紙尿褲的製作工藝再環保,在全球巨額的消耗量面前,也會造成巨大的環境問題。關注時事的朋友們可能有所了解,現在環保運動在國外開展得如火如荼,受此影響,有些家庭不再使用紙尿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其次,開襠褲更符合國外某些教育理念。相比於國內在孩子還小時的盡心盡力,國外更傾向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散養」。開襠褲這種設計,可以很方便地讓孩子自己上廁所,而不用家長過分操心,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由上可知,確實有部分國外在使用開襠褲。但使用的範圍和頻率,我看還遠沒有到「火了」這種地步。只能說,類似「開襠褲」的設計得到了部分家長的認同,並且自己願意在育兒過程中進行嘗試。用「試水」這個詞來形容,可能更為恰當。
開襠褲VS紙尿褲,作為家長要注意哪些問題?
其實無論是開襠褲還是紙尿褲,家長選擇或不選擇它們的理由都很明確,那就是以孩子為中心,哪個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家長們就用哪個。以人為本,不受外界其他因素影響,這是中國傳統育兒的精髓之處,並隨著歷史發展延續到了現在。
開襠褲,只是家長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一個小問題。通過對「開襠褲在國外火了」這個話題的介紹,我希望能讓大家了解,育兒一定要以孩子為根本,流行的不一定合適,而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在國外火不火不重要,國內是否淘汰也不重要,能讓孩子健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家長們,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