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集美們,我是晚姐。
這兩天的瓜實在是太多了,一個接一個。
如果不是「代孕」這件事太嚴重,轉移了大家的注意力,估計半藏森林這次洗白復出不會這麼容易。
怪不得有人說:「說起來半藏森林又不違法,復出怎麼了?」
呵呵,那半藏森林真該多謝鄭爽吸引火力。
一個自認小三的人,竟然越來越紅,而被出軌的原配還要遭受網友嘲諷。
這實在是太魔幻了。
即便這件事熱度已經不在,但背後的不正之風依舊值得我們深思。
1月15號的時候,半藏森林在微博發布了一組自己cos春麗的圖片。
隨後在自己的小號也發了一組,並且配文為:「幾張企鵝爸爸沒選的圖....」
而在評論區也有粉絲問起,是不是要跟鵝廠合作?
她說,dei。
一個承認自己是第三者的人,怎麼還會接到騰訊的廣告?
與此同時,被出軌的原配阿沁發了一條的微博。
一下子激怒了半藏森林的粉絲,開始私信追著她罵。
說她「噁心,活該被綠」,甚至用粗言鄙語攻擊她....
等到事情發酵到不可控的地步時,半藏森林出來回應了。
在大號澄清,自己並沒接廣告,只是自己拍的cos。
說合作的是你,說沒有合作的也是你。
這一進一退的操作,遛得全網團團轉。
而這還不夠,她隨後還發了一條長微博,聊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整體看下來,措辭謹慎,水平極高,估計沒少費心思琢磨。
但總結起來的意思就是:
我錯了,你們也罵過了,我得到應得的懲罰了。
現在我要出來賺錢了,你們還追著我罵,那就是你們錯了。
可笑的是,這樣的洗白竟然還真有人信。
道歉了,曾經造成的傷害就可以當做沒有發生過嗎?甚至還要出來耀武揚威?
評論區的聲音,不乏支持者。
從阿沁被罵,到評論區的聲援,我發現一個現象:
曾經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公眾人物,哪怕是被罵,也能賺取利益。
甚至在幾年之後,當大家淡忘之時,還能重新活在聚光燈下,而且活的比犯錯之前更加舒服了。
這種情況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曾因吸毒入獄的男藝人柯震東,就有過先例。
沉浸了6年的他,終於按捺不住躁動的心。
在社交平臺上發布:我好想拍戲...
而底下也是一堆粉絲給他的加油聲。
這一面倒的聲音,差點讓人誤以為他是無辜的。
更魔幻的是,在2020年的下半年,他竟然真的在熒幕復出了。
一部由柯震東為男主角的電影《不倒俠》,定檔在2020年7月15日,如期上映。
《不倒俠》,聽著名字就感覺是很正能量的劇情。
沒錯,這部片子,柯震東是飾演一位勇敢的英雄。
一個給大眾帶來負面印象的人,去扮演英雄。
我只能說:這是真能演啊!
而在這「抵制柯震東復出」輿論後,網絡上也出現大批的網友幫他洗白:
有人把犯罪看作是短處,重回娛樂圈叫改過自新。
有人把封殺一段時間,當作是犯罪的懲罰。
有人更是直接站在道德最高點,批判別人的行為。
最離譜的是,當一位警察紅著眼眶說出:「如果吸毒明星可以付出,那我們犧牲的緝毒警可以復活嗎?」
評論居然還會有人說出這句毫無底線的話:
「緝毒警察在工作過程中遇害,是他們本該承受的責任,與明星能否復出。」
面對這樣無底線的洗白,晚姐氣的都想罵髒話。
緝毒,是警察冒著生命危險,想要提高涉毒這條底線。
而明星越過這條底線,到他們這,就僅僅還只是犯錯而已?
不得不說,每個三觀不正的聲援背後,都是對犯錯者最大的歌頌,對受害者最致命的侮辱。
可能像半藏森林、柯震東他們有著明星加成,難免會有一些粉絲會無腦支持他們。
然後現實可怕的是,放在普通人這,依然會存在這些三觀不正的聲音。
像之前那件上海殺妻藏屍案。
犯罪嫌疑人朱曉東婚後出軌,與多名女性發生關係,然後在一次與妻子的爭吵中,他用雙手緊緊扼住妻子的喉嚨導致其窒息性死亡。
殺害妻子之後,他還把她的屍體藏在冷冰冰的冰櫃之中。
單單從文字看來,都會對朱曉東這殘忍的行為咬牙恨齒。
然而,在庭審視頻曝光的時候,卻出現了無法理解的一幕。
這個明明是兇狠至極,毫無人性的殺人犯,結果評論區的留言,全是誇他長得「帥」。
甚至還有人說:「長得帥太危險,誘惑他的女人多,控制不住自己。」
沒想到,明明一個殺人犯的審訊視頻,看完本應該是充滿憤懣的情緒,怎麼大家卻是感到可惜呢?
如果說半藏森林、柯震東的評論都是粉絲的無腦維護,只是為了洗白偶像。
那朱曉東只是一個普通人,這該怎麼解釋呢?
只能說,現在這個社會,三觀不正的人,確實是大有存在的。
晚姐常常在想,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為什麼現在的人,三觀已經慢慢傾斜了呢?
可能是源於現在網絡的發達吧。
現代人真的太容易就被媒體和網絡操控的煽動,形成了廣泛而片面的價值觀。
像之前因偷電瓶車入獄的周某。
因入獄前的一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他走紅在各大貼吧和b站的視頻裡。
還成為人們口中親切的「領袖」一竊·格瓦拉。
甚至在他出獄的時候,網友們都在期待他,還有幾家網紅公司開著豪車,在監獄外等待周某出獄。
很難想像,本來只是一個犯罪的偷車賊,居然受到了如此特別的對待。
我不是說他沒有改過自新的意思,而是想表達,他這個例子,我們應該關注的點是做錯了事情要知錯能改。
而不是著重關注他某些特徵,淡化之前所犯下的錯。
這種風氣挺可怕的。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這樣走偏的價值觀,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它會一步步蠶食著人們對三觀的標尺。
尤其是青少年。
我其實挺同意阿沁說的那句話的:不知道到了我們下一代的三觀會是怎麼樣?
真怕到時候世風日下,歪觀當道。
這盛世,真不是我們所願。
作者簡介:晚姐。晚睡的你,在這裡學會成長。來源:每晚睡前故事(ID: gushi230),轉載請聯繫每晚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