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成都數字版權交易博覽會開幕
除了內容開發還要維護權利
觀眾在數字版權交易博覽會現場參觀。
在數字版權產業融合與發展論壇上,業界人士、專家學者對數字版權產業鏈各個環節進行了探討。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荀超李雨心)耳機中放的音樂、手機裡不停滑動的小視頻、iPad中追得正起勁的網劇……說起數字版權,也許不少人會覺得專業且陌生。但其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與數字版權息息相關。近年來,隨著全球數位化進程的推進以及數位技術向各個領域的不斷延伸,我國數字文化、藝術、科技領域的發展也異常迅猛,並逐步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那麼,如何保護、開發數字版權,成為業界人士熱議的話題。
11月27日,2020成都數字版權交易博覽會在成都開幕。現場,版權、網絡視聽、音樂等數字版權產業的專家學者、行業領軍人物匯聚於此,對數字版權產業相關各個領域和產業鏈各個環節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其中,阿里文娛版塊法務總監李巍亮相會展現場,從精品版權布局、版權生態保護、版權商業開發這三方面說到了自己的思考。
李巍講到,光有內容是不夠的,真正的IP資產是需要去開發的。「此次參展,就帶來《這!就是街舞》的毛巾、筋膜槍等一系列的產品開發。」李巍表示,這些都是內容變現非常需要的路徑,把好的內容價值進一步擴大化,不僅要好看,更是可以給創作者帶來價值。
此外,李巍講到本次參展還帶來了一整套的版權管理系統和版權管理體系。「好的內容不懂得怎麼去維權,其內容的價值是在貶損的。所以要善於去維護權利,要保持內容的價值或者增值。現在網際網路+那麼發達,侵權行為經常發生。如果能夠通過在線搜索,像雷達系統一樣發現網際網路上的侵權行為,然後去制止,對於IP資產和品牌的維護是非常有價值的。」
與此同時,阿里文娛版塊高級法務專家王冀也談到了這一點,表示在短視頻崛起的當下,行業裡現在出現了一種「灰色」業態,就是有網友將一些有版權的節目、電視劇、電影拆成短視頻,並上傳到短視頻平臺上。「現在很多平臺對於創作者的激勵、補貼非常高。只要拆條的視頻播放量高,上傳者能拿到收益。我們現在也將工作的重心,逐漸放在內容治理上去。但這方面的管理難度非常大,因為有利益驅動。」
現場,王冀特別提到了優酷智慧財產權投訴平臺,該平臺可以向版權權利人提供一站式線上投訴服務,同時通過集成阿里達摩院的版權指紋技術,為國內外版權方主動提供版權過濾服務。「自優酷智慧財產權投訴平臺上線以來,已累計服務版權權利人達3.3萬。」
觀點碰撞
找準市場痛點挖掘消費需求
隨著全球數位化進程的推進和數位技術向各個領域的不斷延伸,以及「數字中國」國家戰略的提出,我國數字文化、藝術、科技領域的發展也異常迅猛,並逐步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那麼,數字版權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數字版權的研究與推廣又有著怎樣的需求和現實意義?
11月27日下午,2020成都數字版權交易博覽會「數字版權產業融合與發展論壇」上,版權管理部門、司法機關、專家學者、國內外版權組織及機構、行業領軍人物等,對數字版權產業相關各個領域和產業鏈各個環節進行研究和探討,突出創新思想的交流、交鋒,創造推動產業發展的真知灼見。
數字版權產業作為近年來的新興業態,是數字信息技術產業和傳統版權產業高度融合的產物,具有其自身的產業價值和產業鏈。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就是網際網路+版權。越來越多的網絡視頻、數位音樂、文創企業通過版權資源的整合、保護、運營來獲得版權收益,優質的版權越來越獲得企業的青睞,數字版權資源的價值日益突顯,數字版權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性資源。
此次數交會「數字版權產業融合與發展論壇」,就集聚行業智慧,直面發展難題,找準市場痛點,挖掘消費需求,為數字版權產業的理論研究、政策機制和實踐發展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荀超
(文章來源: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