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醫藥文化,我們從娃娃抓起
金羊網 作者:張華 2021-01-08
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中醫藥文化,幫助青少年建立養成健康行為和生活習慣。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金小洣
圖/醫院提供
為持續傳播中醫藥健康文化理念,促進中星小學廣大師生能更好地「了解中醫,學習中醫,認同中醫",近日,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開展了第三次「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志願服務行動,派出30多名醫護志願者為中星小學2000多名學生開展中醫藥健康體檢、中醫藥文化大講堂、中醫藥文化體驗營、小中醫體驗營等特色志願服務。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
中醫藥文化的傳承應從娃娃抓起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對於增進廣大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認同,增強青少年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感,堅定文化自信,提升青少年綜合素養,實現中醫藥事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記者了解,2020年10月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與中星小學結對共建,雙方就推進「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縱深發展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就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中醫藥文化,幫助青少年建立養成健康行為和生活習慣、推動中醫藥健康文化的傳播達成了重要共識。
學生們對中醫中藥頗感興趣
中醫藥文化的傳承應從娃娃抓起,要開展形式多樣、深受中小學生歡迎的課堂內外中醫藥體驗活動,激發學生對中醫的興趣和熱愛,樹立傳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的志向和理想。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先後在中星小學舉辦了以中醫體質辨識、中醫護理特色療法體驗為主的「中醫送健康」活動和以弘揚岐黃文化、普及「肌骨同治」健康理論的健康講座。
中醫藥文化大講堂:關愛兒童脊柱健康
在12月31日,活動當天,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名中醫、省第二中醫院針康五區範德輝主任為中星小學師生帶來了一場《兒童脊柱保健》的健康講座。範主任以脊柱的生長形態和身心健康緊密相連為引子,提出青少年要注意培養良好坐姿,謹防脊柱側彎,並現場為學生代表檢查脊柱的生長發育情況。
範德輝教授在學校講座
近年來,由於學習壓力和缺乏運動、睡眠,青少年脊柱側彎發病人數迅速上漲。據統計,目前我國脊柱側彎發病人數已經超過300萬人,並以每年30萬的速度遞增,其中超過半數為青少年。對此,範德輝主任表示,應加強推廣脊柱健康知識宣傳教育,重視中醫對預防脊柱側彎發揮的積極作用,呼籲更多人關心下一代成長,關注中小學生預防脊柱側彎問題。
在健康開展健康講座的同時,省二中醫院眼科還派出多名醫護志願者,為全校2000多名學生進行眼視力檢查。檢查過程中,志願者們為學生檢查眼睛視力健康,講解了保護眼睛小知識,讓學生們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注意糾正不良讀寫姿勢和用眼習慣。
中醫藥體驗活動:學急救、辨穴位、識中藥
中醫藥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實踐經驗,正是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一劑「良方」。中星小學的孩子們閃爍著渴望求知的眼神,積極參與到各種中醫藥文化體驗活動中。
醫生們仔細教孩子們如何處理常規外傷
「這是叫風池穴,經常按摩這個穴位,有治療和減輕頭痛、眼睛疲勞、失眠等症狀的作用。」志願者們正在為小朋友們講解著人體各個穴位的神奇功效。
「砂仁像桃子核一樣的,有溫暖脾胃的作用,可以治吃太多肚子脹;菊花用來泡茶,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就是可以讓自己的小眼睛更加舒服……」志願者們溫柔耐心地為孩子們講解中醫藥的形狀、特性和用法,並在一旁設置了「考查區」,檢驗孩子們的學習成果。
小中醫宣講營:小中醫萌發大夢想
為了讓小朋友更加近距離感知中醫藥的魅力,營造良好的中醫藥文化學習氛圍,我院醫務志願者與中星小學的孩子們共同扮演醫務人員角色,教導小學生們如何實現自救、保健、外傷包紮、中醫保健知識等。
「小中醫」們在宣講營中高興地和身邊的小朋友分享所學到的知識,認真地當好「醫生」的角色,為其他學生們親身示範和講解。
活動形式得到了全體師生們的熱烈歡迎,大家一致認為此次小中醫宣講營,用切身體驗的方式,生動有趣地宣傳了中醫藥文化,普及了中醫藥知識,讓孩子們萌發對探索中醫藥文化的旺盛好奇心,感受了中醫藥文化薰陶,對於提升青少年健康素養,幫助其養成健康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具有重要意義。
「小中醫」認真宣講自己學到的中醫知識
據悉,省二中醫院將持續推進「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擴大項目開展範圍,以「小手拉動大手」帶動家庭學習中醫,推動形成『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的濃厚氛圍。
編輯: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