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68家幸福院讓農村老人幸福度晚年

2020-12-22 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1日訊 利津縣大力實施「農村幸福院建設工程」,為農村老年人打造環境溫馨、設施完善的幸福樂園,著力破解農村留守、困難老年人的養老難題。

日前,記者在利津街道棗園村採訪時看到,村裡新投用的幸福餐廳裡歌舞翩躚、熱鬧非凡,老人們在開飯前正津津有味地欣賞著志願者們表演的文藝節目。

棗園村有60歲以上老人100多人,由於子女大都在外上班、打工或做生意,老人們的一日三餐和生活照料成為許多家庭面臨的難題。針對這一情況,棗園村兩委在建設老年公寓作為老人們集中居住的幸福院後,又上馬了「幸福餐廳」,不但每天都制定健康食譜,推出營養套餐,還組織黨員幹部、文藝愛好者成立志願服務隊,陪老人聊天、為老人表演節目,讓老人們的日子天天像過年。

說起現在的生活,老人們感慨萬千、讚不絕口。宋義英老人動情地說:「做夢也沒想到能過上今天這樣的好日子,這都是因為咱們的黨領導得好,咱們的國家發展得好,村幹部對老人們關心地好!」

為破解農村留守、困難老年人的養老難題,利津縣大力實施「農村幸福院建設工程」,目前已建成68家農村幸福院,為農村老人打造起了環境溫馨、設施完善、經費保障的幸福樂園。各級和相關部門還創新藉助社區志願組織、社區志願者、社工力量,帶動幸福院運營,全縣8家志願服務組織與各幸福院結成隊子,免費為老人們提供理髮、照相、量血壓、文體娛樂等志願服務項目,建立起縣鄉、幸福院和志願者團隊聯動機制,有效解決了薄弱村農村幸福院運營難題,湧現出了堐西村、河套李村、楊董村、西馮村等20多家運營典型,帶動了更多村建設農村幸福院,農村幸福院正在成為農村老人頤養天年的鄉村樂園。

相關焦點

  • 69秒丨東營利津:68家幸福院讓農村老人幸福度晚年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7日訊12月6日,記者在利津街道棗園村看到,村裡新投用的幸福餐廳裡歌舞翩躚,絲竹悠揚,老人們在開飯前,正津津有味的觀賞村裡的文藝愛好者、敬老志願者們專門送來的溫馨節目。棗園村有60歲以上老人100多人,由於兒女大都在外上班、打工或做生意,他們的一日三餐、必須的照料也較難實現。為破解這一難題,棗園村兩委在建成兩棟老年公寓作為老人集中居住的幸福院後,又全力上馬了「幸福餐廳」,不但每天都制定健康的食譜,推出營養套餐,還引導黨員幹部、文藝愛好者組成志願陪伴隊,定期不定期陪伴老人們吃飯、聊天,獻上好看的節目,熱熱鬧鬧,如同過年。
  • 住進一室一廳一廚一衛 蘭陵農村老人的"幸福"新房
    新型農村幸福院的建立,則為這個問題給出了一份針對性答案。據蘭陵縣民政局黨組成員、慈善事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朱培國介紹,蘭陵縣作為臨沂市最早一批農村新型幸福院試點地區,2019年,在全縣選取4個鄉鎮建設200套幸福院周轉房進行前期試點。向城鎮作為蘭陵縣試點鄉鎮之一,承載了超過一半的試點建設任務,在六個村莊建設了104套新型農村幸福院住房。
  • 大型電視劇《幸福院》開機—老人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那麼這些老人年輕的時候辛苦一輩子,為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以及兒女奮鬥,而到了他們年老的時候,又應該怎樣去安穩的度過他們的晚年生活呢?這不僅是每一個家庭需要考慮到的問題,而且也是整個國家要面臨的問題。不要認為老年人退休之後就應該遛遛鳥,看看孩子,其實他們最想看到的是兒女家庭的平穩以及自己還能夠為家庭、為社會做出一些有用的事情。
  • 寶豐縣張八橋鎮——建起幸福院 老人幸福添
    「來到幸福院,同齡人也多,說說話、下下棋,中午還有飯吃。有時還能討論下咋幫村上發展得更好,讓我們這些老年人也發揮點作用。」9月21日,在寶豐縣張八橋鎮姚店鋪村新時代幸福院,現年65歲的貧困戶韓國立深有感觸地說。
  • 土城子互助幸福院的美好晚年|《康莊大道》
    近年來,北京市朝陽區將醫養結合的經驗引入康保,互助幸福院和鎮中心衛生院相繼改擴建,昔日的貧困老年人脫掉了貧困的帽子「老有所養」,還探索出了一條村民互助養老的新路。在張家口市康保縣最南端,夕陽下的土城子鎮朝陽互助幸福院裡,正在上演一場精彩的地方戲二人臺。近百名老人圍坐在小廣場臨時搭建的舞臺前,看得津津有味。李曉輝:老人們喜歡這個都外邊聽戲了。
  • 國家能源集團助力脫貧:老人「幸福院」其樂融融
    國家能源集團在定點幫扶吳堡縣脫貧攻堅過程中,統籌著眼長遠與著手當前,在鞏固精準脫貧成果的同時,積極推動「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讓吳堡縣寇家塬鎮紅灣村農村互助「幸福院」裡的老人們生活得格外滋潤。
  • 更大更美了 老人之「家」
    29年來,開發區農村福利院從無到有,不斷地發展壯大。院民的供養標準從最初的每人每月70元逐步遞增到現在的900元,身體失能老人還每月享受護理補貼,由專人照顧。目前,福利院共有院民26人。該農村福利院始建於1991年,位於原民樂鄉一個廢棄廠房。
  • 老人病死家中無人知,臉被老鼠啃!子女無力照顧農村老人怎麼辦?
    分享農村趣事,交流農業知識,做幸福農民!歡迎關注家鄉守村人隨著春天的到來,大地復甦,冰雪開始融化,由疫情所形成的烏雲,在人們頭頂也逐漸的散去。本來一切都象徵著美好,但是在農村,有一位空巢老人,卻並沒有迎來新的希望。
  • 老人晚年的悲哀:為孫子犧牲自己晚年幸福的老人,可悲可嘆
    當女兒們面對無法解決的生活難題時,他們就會反過來繼續啃老,讓老人的晚年會更加悲涼。01.養大了兒子還得養孫子,老人的日子不好過在許多老人心裡,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特別是當孫子輩裡只有一個男孫時,老人更是會格外疼愛。
  • 測你晚年的幸福度
    測你晚年的幸福度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謝謝~ A:年輕時候的你一直都是很負責任的你做人做事都比較的踏實,晚年的你會有一些忙碌,但是你的內心會覺得很幸福。
  • 政協頭條丨壽光:「兩頓飯」讓農村老人幸福滿滿!
    據了解,截至2019年底,壽光市共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24.9萬人,佔比22.5%,其中農村老年人口佔70%以上。為滿足老年人不同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全市開展農村老人助餐試點25個,有23個村由市養老集團和城投集團託管,他們選取壽光市臺頭鎮村集體較好的南兵村、三座樓村、小坨村,建設了「幸福餐廳」,探索適合農村居家養老的新路子。
  • 3個老人自述:晚年不接受這樣的養老方式,寧願自己一個人過
    他們都說要給我照顧晚年,也就商量了要輪流照顧我,但這種輪流的養老方式,我是真的沒有辦法接受。 輪流養老雖然說看起來是沒有被自己的兒子拋棄,但其實這完全就是對老人的一種折騰。我不說其他的,就單單在這個兒子家住一個月,又要跑到另外一個兒子家住一個月,這樣搬來搬去的,真的是讓人住得不安心。
  • 68歲老太太戳心話:在兒女家各住一個月,才發現晚年靠得住的是誰
    在兒女家各住1個月,才發現靠得住的是誰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總是辛辛苦苦的賺錢拉拔孩子成長。等到父母晚年沒有工作的時候,孩子們也應該承擔起照顧他們生活的責任。68歲的劉大姐,生有一兒一女,都住在城裡,而劉大姐則是一人獨自生活在農村老家。
  • 東阿縣56個幸福院看上高清有線電視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遲晨 通訊員 張瑞 崔騰 東阿報導  為更好地滿足幸福院老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大程度地豐富他們的業餘文化生活,日前,東阿縣慈善總會開展「為全縣農村幸福院安裝有線電視」活動,從慈善捐款中列支專款為全縣9個鄉鎮56個村的幸福院通上高清信號並送上數位電視,豐富了農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 民生保障攻堅突破在行動 | 乳山市開辦託老食堂 讓老人晚年有個...
    民生保障攻堅突破在行動 | 乳山市開辦託老食堂 讓老人晚年有個「好滋味」 2020-12-25 2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利津水煎包的起源是個謎
    也就是說利津水煎包在這277年中的某一時間段經歷了從無到有到繁榮。  《利津縣誌》是這樣記載的:早在清代光緒年間,利津縣城和各大鄉鎮就有很多水煎包的專業戶。光緒年間也就是1875年至1908年,共計34年。結合《利津縣誌》記載,我們得出在1875至1908年這個時間段,利津水煎包在利津大地盛行。
  • 老人勸誡:步入老年,握住「四把鑰匙」,幸福晚年的鎖更容易打開
    但期望終歸是一種寄託,晚年生活過得好不好,最後還得看自己,有位老人曾經勸誡大家:當人步入老年時,要握住「四把鑰匙」,幸福萬年的鎖才更容易打開。房子鑰匙—哪好都不如自己家舒服,房子要歸在自己名下萬家燈火閃爍著溫暖的燈光,只要有一家能為我照亮,縱有漫長路途又有何妨?落葉歸根是中國人的心願,在很多人心中,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就像是人生的使命,生命從一個地方開始,也應該有個歸宿,這樣才能是一個完整的輪迴。
  • 農村老人只能「自生自滅」嗎?
    據說,這不是個案,而是一群老人的鏡像。看慣一家老幼樂樂呵呵過年的場面,這樣的晚景,實在讓人感到透骨的悽涼。農村的老人,當精力、體力逐漸從身體內耗散,又靠什麼延續剩下來的漫長歲月?難道,已然成為「累贅」的他們,只能自生自滅?
  • 農村老人要為生活勞碌,而城裡老人如此悠閒自在,你有什麼看法?
    由於目前社會上存在很多的差別,導致農村老人和城市老人,在日常生活方面存在兩種絕然不同的狀態。現在農村老人六七十歲,還要種田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維持生活;而城市老人則悠閒自得的,享受天倫之樂,安度晚年。這兩種老人在晚年生活狀態上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中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寧陝:讓農村貧困老人不再孤單
    在我省農村,公辦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戶,這些五保戶入住後,所有費用全部免除。不過,在安康市寧陝縣,卻有這樣一群老人,他們不是五保戶,但卻住在公辦的敬老院裡,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些老人雖然都有法定贍養人,但法定贍養人的生活並不富裕,贍養老人有一定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