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 長啥樣?
我國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 長啥樣?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我國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總臺央視記者 帥俊全:這裡就是我國探月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的月球樣品實驗室,在這裡的牆上寫著12個字非常醒目,安全解封、科學處理,妥善存儲。應該說這12個字既是標語,同時也是我們科研團隊處理月球樣品的一個標準。
-
月球「土特產」1731克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
「開箱」!月球「土特產」1731克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2020-12-20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要 聞12月19日,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工作人員將裝有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的箱子搬進交接儀式現場。當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
-
月球樣品實驗室首亮相!這12個字保證樣品研究穩穩的
未來幾天,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在環月軌道上飛行,擇機返回地球,嫦娥五號科學載荷採集到的月球表面數據、以及未來月壤回到地面後,都會集中到位於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探月工程地面應用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 那麼,地面應用系統目前接收到了哪些科學數據、有哪些新的發現,未來用於存儲和研究月壤的月球樣本實驗室是什麼樣的?一起來看。
-
月球「土特產」1731克
「土特產」1731克 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嫦娥回家,土特產怎麼處理?
歷經約23天、11個飛行階段後,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誌著我國已具備地月往返的能力,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 嫦娥五號帶回的「土特產」如何處理 帶著月球「土特產」,嫦娥五號奔走38萬公裡後凱旋。中國成為第三個從月球採樣回來的國家,這也是時隔44年後,人類再次把月球樣品帶回地球。
-
嫦娥回家,土特產怎麼處理
本文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帶著月球「土特產」,遠遊的「孩子」回了家。歷經約23天、11個飛行階段後,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誌著我國已具備地月往返的能力,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
-
月球「土特產」正式落戶國家天文臺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正式落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月球樣品實驗室。轉運隊將月球樣品送入會場。中國科學院供圖後續,國家天文臺將認真做好月球樣品的存儲、製備和處理,組織開展系統性分析研究工作,不斷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
-
「土特產」將在這裡處理!
月球樣品順利抵達地球,這批月球樣品將如何存儲、管理和研究? 位於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月球樣品實驗室承擔著一項重要使命,就是月球樣品的存儲、管理和研究。安全解封、科學處理,妥善存儲,這12個字是科研團隊處理月球樣品的一個標準。
-
1731克月球「土特產」交接
昨天上午,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1731克嫦娥五號採集並帶回的月球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月球「土特產」1731克!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陳芳、胡喆)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中科院接收月球「土特產」後,如何處理?現場視頻揭秘!
今天,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到達天文臺後,科研人員如何處理這些珍貴的樣品呢?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提供了一段現場視頻。
-
帶回月球「土特產」···
帶回月球「土特產」··· 2020-12-17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月球「土特產」在這裡解封存儲
這是月球樣品實驗室的顯微觀察操作臺但是對於地面應用系統的科學家來說,月球樣品的科學研究工作可以說才剛剛開始。那麼,月球樣品將如何存儲、管理和研究呢?記者探訪了位於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月球樣品實驗室,進行了更深入的了解。 月球樣品實驗室主要由地外樣品存儲室、地外樣品製備室、地外樣品處理與物性分析室等實驗室組成,來自月球的樣品將在這裡存儲、解封以及處理分析。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帶著月球「土特產」,遠遊的「孩子」回了家。歷經約23天、11個飛行階段後,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誌著我國已具備地月往返的能力,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
-
月球"土特產"「打包」完成!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
-
好想看看月壤長啥樣!
12月19日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 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月球「土特產」將實現最大價值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特產」催熱概念股
除在航空史上實現裡程碑式的進步外,帶回月球「土特產」的嫦娥五號也將進一步揭開太空奧秘。12月17日凌晨,出徵三周有餘的嫦娥五號「胖五」完成了我國首次月球採樣之旅。在最後一棒,嫦娥五號返回器通過「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方案兩次進入大氣層,成功穿越了大氣層,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
-
嫦娥五號帶回來的「土特產」有啥用?怎麼研究?
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寶貴的月壤樣本將揭開哪些謎題?
-
「土特產」正式交接,「土」研究開始
「土特產」正式交接,「土」研究開始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上午,國家航天局在北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
-
月球「土特產」打包完成,請注意查收
◎ 葉雨恬 段遜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 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