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好萊塢推出了不少大女主電影,《花木蘭》《黑寡婦》《神奇女俠2》等等。
這些電影不光女主角是獨立、強大的女性,連導演也是清一色的娘子軍,大有想要扛起電影行業的半邊天之勢。
她們在展現女性魅力的同時,也輸出了當代女性的獨立觀念,成為平權運動中的一股精神力量。
顯然,《哈莉·奎因:猛禽小隊》也是在這股女性電影創作浪潮中應運而生的產物。
《哈莉·奎因:猛禽小隊》
相比於隔壁漫威電影宇宙搞得風生水起,DCEU(DC擴展宇宙)這邊像是在沒什麼章法的打亂拳,效果好了就接著拍,效果差了就假裝不存在,毫無宇宙觀可言,基本就在碰運氣。
之前那部預告片比正片精彩100倍的《自殺小隊》,打著「全員惡人」的旗號,最後搞了一出洗白大會,唯一的亮點也就只有瑪格特·羅比所飾演的小丑女哈莉·奎因。
靚麗的外表,誇張的髮型,性感的動作,難以捉摸的性格,稱得上是「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也成為前兩年coser最愛的人氣角色。
借著這個角色的爆棚人氣,再加上《自殺小隊》結尾小丑女已被小丑救出,繼續拍她也就順理成章了。
不過這次《哈莉·奎因:猛禽小隊》的效果並不理想,2月初在北美上映後創下了DC電影宇宙的最低開畫成績,公映一個月全球票房剛剛接近2億美元,回本無望。
目前豆瓣評分只有6分,在整個DCEU中墊底,比《正義聯盟》《自殺小隊》還要糟糕。
影片最初的片名叫《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Birds of Prey and the Fantabulous Emancipation of One Harley Quinn),上映幾天後改成了《哈莉·奎因:猛禽小隊》(Harley Quinn: Birds of Prey)。
據說是因為首周票房不佳,所以更改片名以更突出人氣角色哈莉·奎因來刺激消費。
這種上映後還改名的操作真是難得一見,足以見得片方在整個創作方向的把握都很混亂。
原本片名突出的是一個女性群像,一開始我也是抱著這種期待的。
看完片子才明白,片名確實應該改,甚至該叫做「小丑女大電影」,猛禽小隊幾乎就是她的背景板。
影片開場便是小丑女的旁白介紹自己的成長經歷,然後她的聲音就從頭貫穿到片尾,不斷的插敘、倒敘進行信息補充和角色介紹。
大家都知道,哈莉·奎茵一向都是瘋瘋癲癲的,我們都以她的視角來看這個故事,就顯得敘事非常雜亂,其他角色都毫無亮點,全像是紙片人。
結束了與小丑戀情哈莉·奎茵先是上演了一出「失戀33天」,暴食、買醉、換髮型、養寵物,小妞電影的標準動作全走一套。
為了徹底放下這段感情,哈莉·奎茵決定去炸掉他們定情的化工廠,炸完之後,立刻就從失戀情緒裡走出來了,收放自如令人嘆服。
拿得起,放得下,不愧是整個哥譚市最靚的妞。
小丑女之前一直是以小丑附屬品的身份而存在的,她為愛痴狂,心甘情願為小丑付出一切,但同時也背靠大樹好乘涼,得到了對方的保護,是一種非常不「女權」的人設。
這次為了體現女性力量,第一步讓她和小丑徹底分手變身獨立女性,第二步讓她和其他女生聯手對抗反派黑面具。
可惜的是,她們這股力量真的不太夠。
一方面,團隊幾個人的能力不是很強,配合幾乎為零,互動也毫無火花。
幾乎算是迫於無奈臨時組隊,草臺班子唱大戲的狀態,一聲「姐妹們衝鴨」大家就朝著同個目標行動了。
年輕亞裔女孩凱恩偷了黑面具的一顆鑽石,哈莉·奎茵一開始是為了自保幫助反派捉拿凱恩,但兩個人就只是聊了幾句天哈莉·奎茵就心軟想要拯救對方了,這還是當年那個無惡不作的壞蛋嗎?
我在看《自殺小隊》的時候就不是很懂小丑女的個人技能是啥,因為其他幾位有操控火焰的、有玩回力鏢的、有射擊百發百中的,而小丑女似乎就是拳腳功夫還行,抄到啥武器就用啥。
這次她看起來厲害的不得了,一個人硬闖警局,在幾路仇家圍攻中還能脫身,拿著一根球棒就能單挑一群持槍硬漢......
根本不是她戰鬥力多強,主要就是全程開掛再配給她一群弱雞送人頭,完全沒有說服力。
而且作為一部R級電影,動作場面幾乎零血腥,小丑女的子彈全是沙包、彩色煙霧和閃光亮片,視覺上雖然繽紛華麗,但卻只會覺得是花拳繡腿,像是小孩過家家做遊戲。
其他幾個配角的塑造就更浮皮潦草了,雖然集合了各種膚色種族,但選的演員都不太有觀眾緣。
猛禽小隊的三位成員一拍腦袋就組隊了,女警和黑金絲雀起碼還有過一場戲的交代,女獵手可是和她們初次見面啊。
作為DC漫畫少有的純女性超級英雄團隊,人物前史展示如同PPT介紹,講述人還是小丑女。
三個女生在一起既沒分工,也沒策略,就是各打各的,有武器的用武器,沒武器的靠拳腳,能力和顏值都還不如「霹靂嬌娃」。
全片動作戲也就只有一個高潮,那就是黑金絲雀使出獅吼功的那一下,給人一些驚喜。
但這招用的也沒頭沒尾的,有這種大招前面怎麼不用,搞不清楚是只能限量放送還是掌握得不夠熟練。
另一方面,也因為伊萬·麥格雷戈飾演的反派黑面具實在太弱,才顯得主角也能力不足。
電影裡有交代黑面具是哥譚市教父一般的存在,非常有勢力。
但最後你發現他只會耍狠,重要的鑽石輕而易舉就被偷了,有那麼多手下卻連個小孩都抓不到,黑金絲雀就在他眼皮底下叛變也渾然不知,體力智力都平平無奇。
最後是被自己手中的人質給炸死了,從沒見過超英電影裡有這麼菜的反派boss。
同樣是女性超級英雄,神奇女俠和黑寡婦能被成功塑造,一方面是她們的個人故事線完整,性格立體鮮活,才能展現角色魅力。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她們的對手也足夠強大,使其遇強則強,從而充滿力量感。
而在《哈莉·奎因:猛禽小隊》中,導演為了佔據女性市場,放大片中的人物情感,弱化任務主線,表面上多彩閃亮,內容卻空洞羸弱。
看得出來,華裔女導演閻羽茜在片中設置了不少關於女性、少數族裔、LGBT的情節,但都顯得非常刻意,也並不為劇情服務。
片中的男性角色,小丑是甩了女友的渣男,黑面具是邪惡自大的傻X,警局上司是搶人功勞的小人,難得出現了個收留主角的老伯,最後也逃不過背信棄義的設定。
而反觀這些女生,獨立善良,勇敢無畏,團結一致,都不是半邊天了,恨不得哥譚市的一整片天都交給她們來頂。
這次是照著《死侍》的風格瘋狂開嘴炮,接下來小丑女又要出現在《自殺小隊2》裡了,導演是隔壁漫威《銀河護衛隊》的滾導,估計又是一種全新的風格。
一部變一個模樣,DC宇宙照這麼搞下去,只能讓角色們都各玩各的了。
真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本文由「電影幕後故事」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