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不多說直奔主題!
《驚奇隊長》這部電影的作用其實不亞於開展MCU的《鋼鐵俠》,因為《驚奇隊長》這部電影將之前整個漫威宇宙系列電影都串聯到了一起,一切的一切都通過《驚奇隊長》劇情梳理清楚。之前在漫威前三階段共出現九次的宇宙魔方再次出現在漫威宇宙,並且這一次似乎也帶來宇宙魔方的自身秘密。
眾所周知電影中驚奇隊長的能力來源於擁有宇宙魔方力量的初代光速引擎,正式由於卡羅爾一槍打爆了光速引擎,導致裡面的能力爆炸,並且都被吸入卡羅爾體內,從而就有了毀天滅地,一拳滅掉艦隊的能力。然而問題來了,卡羅爾僅僅吸收了一部分的宇宙魔方能力量而已就這麼強大,或許是因為卡羅爾輸了些克裡人的藍血。因為克裡人的藍血有起死回生強身健體的作用。這一點在《神盾局特工》中不止一次體現。
那麼相同的緋紅女巫和幻視的能力同樣來自心靈寶石為什麼這兩人能力沒有那麼強,而且幻視可以一整顆無限寶石都在頭上。另外從電影中表現能力來看,擁有六顆無限寶石的滅霸也沒有展現出這麼恐怖的戰鬥能力。難道就是因為宇宙魔方是第一個出現在電影宇宙中的神器嗎,所以有了第一主角光環?
其實不然,之所以現在有這種局面發生,其實可能是漫威編劇的老謀深算。由於漫威系列電影雖然是根據漫威漫畫為原型加以改編,但是這兩個故事是相連而又獨立的兩個電影。
在電影宇宙中,宇宙魔方是一個裝載空間寶石的容器,並且可以追溯到奧丁率領阿斯加的人徵戰冰霜巨人的年代。戰勝冰霜巨人之後,奧丁將裝有空間寶石的宇宙魔方放在挪威的一個小鎮裡,並且北歐神話從此誕生;
二戰期間紅骷髏率領九頭蛇血洗了這個挪威小鎮,並且拿走宇宙魔方,開始研究自己的黑科技武器,直到1945年紅骷髏和美國隊長在飛機上打了一架之後,惱羞成怒的紅骷髏赤手拿起宇宙魔方,然後就被傳送到沃米爾星去看守靈魂寶石。之後宇宙魔方和美國隊長一塊掉進海裡。
霍華德斯塔克後來在大西洋中撈起宇宙魔方,並且開始「天馬計劃」繼續研究宇宙魔方。還研究出一種全新的元素,由於年代科技有限,所以只能坐在筆記上,留給後人斯塔克來研究,這部分劇情在《鋼鐵俠2》中有交代。
在交給克裡人臥底馬維爾也就是地球上的那位勞森博士之後。成功的通過宇宙魔方研究光速引擎,然而勞森博士發現克裡人的陰謀決定反水幫助斯克魯人,可不料事情敗露,勞森被勇格一槍乾死,之後卡羅爾幹了什麼就不在敘述了。驚奇隊長也就正式誕生。
之後橘貓咕咕也就是噬元獸將宇宙魔方吞到肚子裡,然後又再次被吐在尼克弗瑞的辦公桌上,之後神盾局重啟了「天馬計劃」。20餘年基本上沒研究出什麼,除了科爾森打飛洛基的那把槍。正式由於神盾局開發宇宙魔方招來了洛基和他奇瑞人軍隊。復仇者聯盟首次亮相,之後洛基被捕,雷神將宇宙魔方重新待會阿斯加德,並存在奧丁的寶庫中。
《雷神3諸神黃昏》最後洛基再次拿走宇宙魔方,並且遭到滅霸的截胡,不但洛基偷襲未果還被滅霸直接掐死,宇宙魔方也被捏碎,取出空間寶石,並鑲嵌在無限手套上。
以上就是宇宙魔方在漫威宇宙中的始終概括,基本上貫穿了整個前三階段,並且基本上時間都是由宇宙魔方開啟。然而這個驚奇隊長能力強有什麼關係呢。
這得看一下其中的漏洞設定。
還記得紅骷髏和美國隊長在飛機上玩命的片段嗎,惱羞成怒的紅骷髏赤手拿起宇宙魔方,然後就升華傳送走了。而之後《復仇者聯盟1》尼克弗瑞、《復仇者聯盟3》洛基、烏木喉、滅霸都曾赤手拿起過宇宙魔方,然而卻一點事情都沒有。滅霸甚至什麼工具都沒用直接捏碎了宇宙魔方,取出空間寶石。
如果說是泰坦族群滅霸天生神力,烏木喉和洛基屬於宇宙人基本,那麼危險等級為零的地球人尼克弗瑞為什麼也沒事呢。真的是因為第一寶石光環褪去,還是易主太多能力減退了呢。
或者說,後續發展中的宇宙魔方已經不是紅骷髏時期的那塊宇宙魔方了,已經被某人掉了包?
重點來了!!!敲黑板。這中間的始作俑者正式橘貓咕咕 也就是那隻呆萌的噬元獸。噬元獸是一種及其危險的古老物種,類似於霍華德鴨和太空狗。不過噬元獸可不是一個只進不出的貔貅。噬元獸的肚子其實是一個宇宙入口,有點像哆啦A夢的四次元口袋。噬元獸的肚子裡也暗藏著另一個次元宇宙。所以《驚奇隊長》中噬元獸將宇宙魔方吞了進去之後,又吐出來的不一定就是之前吞進去的那個宇宙魔方。
漫威漫畫中,宇宙魔方不等於空間寶石,並且宇宙魔方的能力是擁有改寫現實世界的能力,而空間寶石僅僅是一個傳送門的存在,並且漫畫中宇宙魔方也不是裝載空間寶石的容器。
所以腦洞可以猜測,成就驚奇隊長能力以及九頭蛇紅骷髏拿的那塊宇宙魔方,是真正的宇宙魔方,擁有改寫現實世界能力的超神器。而自從咕咕吞下去之後,超級宇宙魔方就被傳送到另外次元宇宙中,而吐出來是就是裝載空間寶石容器的宇宙魔方,所以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後來凡人再摸宇宙魔方就沒什麼事情了。
如果電影中真的存在漫畫中設定的超級宇宙魔方的話,那麼後續《復聯4》可能會出現第二塊宇宙魔方,也就是那塊超神器。所以說咕咕這一頓操作其實真的上演一次「真橘貓換太子」的劇情。
這也為漫威未來第四階段開啟全新的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