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於Snapchat是值得紀念的一年!
根據FT上周的報導,Snapchat日均視頻訪問為60億次,這一數字在今年五月份時還只是20億。
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網絡Facebook在這一數據上的成績是80億。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可以通過app、手機網頁和桌上型電腦訪問Facebook,而Snapchat則只可以通過app進行訪問。
儘管上述數據測量的量度各異,但過去的六個月中Snapchat視頻訪問量的增長是異常顯著的。
以下是七個為什麼Snapchat越來越難被忽視的理由:
1.Snapchat的用戶基數增長迅速
Snapchat仍然是一個私人公司,所以難以得知其準確的用戶數字。Business Insider一月份表示Snapchat的月均活躍用戶應當是2億,然而Snapchat的CEO Evan Spiegel在五月份的會議上披露,Snapchat日均活躍用戶已接近1億。
儘管這些數字和它的對手微信(2015年第二季度月均活躍用戶為6億)和Twitter(2015年9月月均活躍用戶為3.2億)比較起來並不算多,但是Snapchat的優勢仍然十分明顯。
Global Web Index認定Snapchat為2014年成長最為迅速的社交app。他們的研究了30個主流媒體市場,結果顯示2014年的一到四季度Snapchat的用戶數增長了57%。遠遠超過了Instagram,Pinterest和Facebook Messenger。
2.超高的活躍度
在1億的Snapchat用戶中,65%的用戶會上傳照片。與這種高度活躍度相對應的是,去年Twiiter總計9.47億帳戶中只有1.26億帳戶在過去的一個月中發表過一條推特。
同時應當注意到,The Media Briefing發表的觀點認為主要的社交網絡在把遊客變為活躍用戶方面的表現十分消極,然而這對Snapchat來說似乎並不是問題。
日均60億次的視頻瀏覽,根據日均一億活躍用戶的假定,平均每個用戶一天瀏覽次數為60次。這個數字實在太過驚人。這也是為什麼在英國,Vodafone75%的社交信息數據都流向了Snapchat。
3.00後喜歡Snapchat!
Snapchat的網站表示它是了解13到34歲人群最好的方法,它們自己的數據可以證明社交網絡已經變得多麼年輕化。
在美國,60%的社交網絡用戶年齡在13到24歲之間,26%的用戶在25到34之間。這意味著只有14%的Snapchat用戶年齡在35歲以上。同時必須強調的是, 13歲到34歲的美國智慧型手機用戶中超過60%人是Snapchat的用戶。
Snapchat在00後中無可匹敵的受歡迎程度也超過了包括Vine和Tumblr在內的其他社交網絡。這些社交網絡過去也曾和這些年輕的用戶緊密聯繫。
4.時間的緊迫感
毫無疑問, Snapchat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是它的「閱後即焚」功能,不論是用戶還是品牌的內容都會在24小時之後消失。這催生了一種緊迫感並且深度契合了「唯恐落後」的時代主題。這種時代主題也是許多社交媒體體驗中的本質部分。
上個月Snapchat的Discover頻道為新的007電影幽靈党進行了一次活動推廣。期間Snapchat提供了特別的幕後花絮:24小時限時的演員信息和照片。同時還有與影片同日發布的幽靈黨地理濾鏡和藝術相框,使得用戶可以將幽靈黨的素材合成到自己的照片和視頻中。
這些功能都採用了限時使用的方式,造成了一種時間上的緊迫感,推動用戶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更多的使用和互動。
5.充分挖掘了垂直瀏覽的趨勢
正如2015 年Mary Meeker的網絡趨勢報告中描述的那樣,在過去的五年中,由於手機成為了主流的媒體設備,垂直瀏覽產生了大幅度的增長。
Snapchat從一開始就以垂直為第一導向,這充分展示了他們對消費者現實的深刻理解。對有些用戶來說,在手機上瀏覽非垂直設計的內容就像在16比9的寬屏電視上觀看4比3的老舊電視節目一樣糟糕。
在美國,垂直瀏覽目前佔據了29%的屏幕時間,這一數字在2010年僅僅為5%。這種消費的轉移已經開始對內容的生產產生了連鎖反應。
Daily Mail的CEO John Steinberg表示,「儘管垂直視頻已經存在了8年,但內容生產者在為專門為手機生產內容方面動作一直十分遲緩。直到Snapchat告訴我們,垂直視頻廣告比傳統水平廣告的瀏覽量多9倍。」
Snapchat在其網站上反覆重複這一個令人矚目的統計數字,強調其能為廣告主們所帶來的潛在商機。
6.協調吻合 「第二屏幕」
今年在電視上觀看MTV年度電視音樂大獎的觀眾數達到了9800萬,有1200萬人通過Snapchat參與到了這場表演當中。
僅在美國,Nielsen的記錄顯示用戶共發送了2140萬推特與此同表演共收到了6760萬個印記。推特的數量同比去年增長了64%,表明Snapchat的發展並沒有損害其他屏幕,例如Twitter和其他社交媒體的用戶行為。
隨著電視已經成為一些人群的「第二屏幕」,Snapchat的即時短內容可以和其他已經形成的「第二屏幕」習慣良好共存。
7.「Snapchat比Facebook更讓你愉悅」
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標題靈感來源於一項的學術研究,這項研究探索的是「Snapchat上短暫的社會互動」。
由密西根大學研究者們所著的這項報告,引用了154名大學生的經歷,發現「Snapchat上的互動更讓人愉快;而且與其他通信技術相比,它與更多的積極情緒聯繫在一起。」
然而他們也稱,受訪者表示Snapchat不是一個討論重要議題的平臺,而更像是一個「跟親友分享平凡生活和平常活動」的頻道。
它對新聞或品牌內涵有什麼意義目前還不清楚,但它為這種平臺在哪使用、為何發展和用戶偏愛的互動語氣等問題提供了一些深刻見解。
這項研究的首席作者,傳播學博士Joseph Bayer表示,「既然Facebook已經成為人們分享畢業、生日和生孩子等重大時刻的地方,Snapchat看來要為用戶提供一個分享小瞬間的空間。」。
原文載於themediabriefing.com 由百度新聞實驗室(baidunewslab)獨家編譯
編譯:韓雨辰 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