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奪了混世魔王的大刀作為自己的兵器,但是無奈這個武器實在是不合心意,在花果山手下的提議下來到了龍宮,拿到了如意金箍棒。這個金箍棒兩頭是金箍,中間部分是玄鐵,有一萬三千五百斤重,大能撐天,小能入耳。這麼好的寶貝孫悟空是如何得到的的呢?先隨小編看看《西遊記》中孫悟空得到如意金箍棒的經過。
西遊記第三回中,孫悟空來到龍宮,對龍王說,久聞龍宮寶貝甚多,今日特來尋找一件趁手的兵器。龍王不好意思當面反駁就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先命人拿一把大刀上來,孫悟空直言不諱使刀。龍王又拿來一把叉,悟空又嫌棄太輕不接受。龍王又讓人抬出來畫杆方天戟,重達七千二百斤,悟空見了,還是嫌棄太輕了。老龍王一看非常害怕,趕緊道,上仙,我們這裡委實沒有更重的寶貝啦。
這時後面走來一名手下,稟告道,我們龍宮還有一件寶貝,就是「天河定底神珍鐵」,這本是太上老君的東西,後來被大禹借去做了定江海深淺的定子,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孫悟空聽了眼前一亮,趕緊讓人帶路,要去看這樣寶貝。一見之下,非常喜歡,金箍棒在孫悟空手中,才真正發揮出自己的功力,上抵三十三層天,下達十八層地獄,縮小以後變成繡花針還能放到耳朵裡,真是千裡馬遇到了伯樂,這件神器終於找到了它命定的主人。
孫悟空的金箍棒在《西遊記》中有何獨特的含義呢?筆者認為,
第一,金箍棒是孫悟空身份形象的象徵,就像羅剎女的芭蕉扇、銀角大王的七星劍、玉兔的搗藥杵等等,每個人的兵器都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在裡面,非常具有代表性,他們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在人物的塑造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所以可以說沒有金箍棒也就不能稱之為孫悟空。
第二,金箍棒是自由的象徵。自從孫悟空得到金箍棒後,這件兵器就伴隨他上至天庭爭奪權力,下至地府搶奪生命權,橫掃妖魔,保護唐僧取經。可以說是他追求自由、除暴安良、自由自在地按內心生活的最好的見證。
第三,金箍棒也是孫悟空能力的象徵。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的金箍棒,不是沒人能認識到它是一件至寶,但是因為太重,無人能用,而且只要靠近就會受傷,所以才會導致明珠蒙塵,一直沒有它的用武之地。直到孫悟空的出現,才真正發揮出它巨大的威力。
金箍棒和孫悟空的結合讓悟空獲得了更大的力量,正是基於這樣強大的力量,孫悟空才有了與玉帝討價還價的資本。他先由太白金星舉薦做了弼馬溫,後來嫌棄官小,回到了花果山,後來想做齊天大聖,玉帝沒有辦法只好妥協,封他做了齊天大聖。擁有至上權力的玉帝為何對孫悟空屢次妥協呢?就是因為孫悟空的法力威力巨大。所以有了力量才有發言權,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西遊記》一出,讓金箍棒成為身份、自由、能力的象徵,它也表達了人們對專制的不滿、對權力的追求、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它是一個多重文化的標識,具有很大的解讀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