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天,已是冬去春歸——上海醫療隊支援武漢影像紀實

2020-12-13 騰訊網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的攝影記者董天曄和賴鑫琳追隨著這群上海人,通過靜止的畫面記錄他們,通過他們去理解這個時代。之後,這些圖片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製成畫冊出版。點擊下方圖片即可閱讀。

平凡之路,勇者歸來!

除夕夜,出發!

1月24日23:06,虹橋機場停機坪。上海援鄂醫療隊成員走下擺渡車,準備登機。這晚天氣寒冷,是農曆大年三十。

打預防針

2月11日10:41,醫療隊酒店駐地。中山醫院醫療隊隊員互相注射胸腺肽,提高免疫力。

練習

1月25日20:31,醫療隊酒店駐地。青浦分隊的戰友們一起認真學習防護服穿法。那時物資緊缺,拿出一套防護服練習是奢侈的。

首入病房

1月26日16:39,金銀潭醫院北三病房。上海援鄂醫療隊的護士們第一次進入病房當班。雖略顯緊張,仍義無反顧。

壓痕

1月29日16:37,金銀潭醫院北三病房。護士李冬梅連續工作8小時後摘下口罩,臉上有護目鏡留下的深深壓痕。

隔離窗

1月29日10:25,金銀潭醫院北三病房。護士從隔離窗中取藥物。隔離病房內外傳遞物品都通過這扇隔離窗,且同一時間只能單側開窗。

霧氣的挑戰

2月12日8:59,金銀潭醫院綜合樓一樓病房。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領隊李曉靜幫患者打點滴,大量霧氣模糊了她的目鏡。

水霧

2月18日15:43,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一名護士的護目鏡上起了水霧。

戰友

2月27日10:23,武漢同濟醫院光谷園區。來自該院和華山醫院的醫生,相互在防護服上寫名字,準備給病人插管。.

插管

2月27日11:14,武漢同濟醫院光谷園區。插管衝鋒隊員在呼吸困難的患者氣管內插入塑料導管,外接呼吸機,從而幫助患者呼吸。他們是離病毒最近的人。

方艙來了

2月4日18:26,東西湖方艙醫院。巨大的建築預製件在武漢客廳展覽館中吊起。兩天後,這裡正式開放,收治第一批病患。

行軍帳中

2月6日20:41,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首批進入的各地醫護人員在上海援鄂醫療隊搭建的帳篷裡,安心沉著地穿上防護。

交接

2月9日15:01上海中山醫院的醫生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醫生交接病人信息。

奔跑

2月17日17:30,武漢雷神山醫院。三名醫護人員為了救治一名垂危的病患,穿著笨重的防護服在夕陽下努力奔跑。

一起走

3月1日19:23,武昌方艙醫院。兩位醫護人員陪護一名腿腳不方便的患者。

120急救

2月16日18:50,120急救車。來自上海120急救中心的駕駛員再次出發,運送患者。每一次轉運都伴隨著巨大風險。

雷神山

2月17日21:08,武漢雷神山醫院,一名建設者站在巨型吊機前休息。此時雷神山醫院邊建設邊收治病患。當日,上海中醫國家隊正式入駐。

目送

2月24日20:13,武漢金銀潭醫院正門。來自上海浦南醫院的大夫趙雲峰遠遠目送親手治癒的危重病患走出醫院的大門。

入黨

3月7日15:40,醫療隊酒店駐地。上海援鄂醫療隊的17名隊員火速入黨。

送酸奶

3月4日17:39,雷神山醫院病房。兩名護士為病患分發酸奶。在這裡,醫護人員和患者餐飲標準一致,除了正餐,還會有一些調劑口味的點心。

感謝

3月1日11:40,武漢同濟醫院。一名康復患者向瑞金醫院的胡偉國副院長鞠躬致謝。

最後一夜

3月9日22:13武昌方艙醫院

這裡將於次日休艙。最後一夜,醫護人員和患者都放鬆了不少。

最後一班崗

3月8日17:29,東西湖方艙醫院。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的醫療隊員正在站最後一班崗。這一天,這家方艙醫院正式休艙。

送別

3月10日14:57,武昌方艙醫院。這天是休艙的日子,醫護人員和患者擁抱話別。

武漢加油

2月22日9:11,武漢同濟醫院重症病房。玻璃窗上貼了一張護士畫的畫,為武漢打氣。

走進你的心

3月16日10:05,來自市一的臨床心理學專家程文紅在雷神山查房。在這裡,她負責照顧四個大病區的患友。她建立了微信互助群,每次查房都要耐心和病人聊天,一次查房就要花去四個小時時間。

晨光中的倦意

3月12日8:00,經過了一個通宵的大夜班,上海醫療隊的賀銀燕醫生在乘坐的回酒店班車上睡著了。

收工,消毒

2月20日20:00,支援武漢的上海120急救車司機侯敏傑完成一天工作後,同事對他進行全身消毒。

「最原始」數據傳輸

2月15日10:00,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護士用最原始的方式把患者數據從隔離病房內傳出來。

踏上歸途

3月17日15:30,東西湖方艙醫院門口的廣場上,華山醫院的旗幟高高飄揚,他們即將踏上歸途。

別了,方艙醫院

3月16日20:21,東西湖方艙醫院門口的廣場,東方醫院的醫療隊員們開始收起野戰醫院帳篷,準備返程。

120來到火神山

2月27日16:00,火神山醫院內,工作人員對120急救車進行反覆消毒。

呼吸機來了

3月2日11:03,武漢同濟醫院,一名男護士推一臺呼吸機進入隔離區。

3月19日17:10,兩名醫療隊員坐在棧道欣賞東湖美景。

3月3日14:57,一名護士在金銀潭醫院的北三病房裡認真地記錄病人的用藥情況。

2月4日16:52,東西湖方艙醫院正式開建,一個預製建築模塊被高高吊起,它將成為方艙醫院的洗漱間。

2月4日18:02,東西湖方艙醫院,短短一天時間,硬體設施幾乎完全就位。

2月17日18:42,雷神山醫院正式開院已經三天,醫院依然是一片緊張忙碌的建設景象,不斷有新的病房加蓋出來。

1月24日21:46,第一批上海援鄂醫療隊隊員們在簡單的出徵儀式後踏上前往武漢的徵途。

1月29日10:38,金銀潭醫院北三病房,在院感老師的指導下,護士們緊張地一起學習、處理醫療廢物垃圾。

2月17日15:17,來自上海中醫國家隊的隊員們正式入駐雷神山醫院,第一件事是搬運好所有的物資。

2月17日17:30,兩名護士即將進入病房上班。在他們的頭頂上,「平改坡」的工程還在緊張進行。

3月12日12:09,雷神山C1的ICU病房,來自上海市六院的醫生黃冠東正在為一名重症患者做B超。

3月19日15:13,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因一張看夕陽的照片走紅網絡的8旬老爺爺,說起中山醫院的醫護人員就感激落淚。

2月17日11:10,瑞金醫院院感醫生石大可對即將進病區的醫護人員穿著的防護服進行最後的檢察。

3月17日15:32,東西湖方艙醫院門口的廣場上,即將踏上歸途的東方醫院的領隊雷撼眼含熱淚。

3月17日15:33,東西湖方艙醫院門口的廣場上,東西湖區區長李麗眼含熱淚,送別並肩奮戰了一個月的上海戰友。

3月18日15:13,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準備返滬的醫療隊員和繼續留守的戰友依依惜別,不禁流下熱淚。

點擊播放 GIF 0.0M

相關焦點

  • 上海書展提前看 |「上海醫療隊在武漢影像紀實」列榜首,曹可凡邀...
    上海書展開幕在即,上海人民出版社攜手6家成員單位推出新品佳作約2500種。由滬上主要媒體文化記者票選出的「媒體臻選·上海人民出版社20本好書」今天(7日)下午出爐。解放日報編的《去時暖江城 歸時江城暖——影像紀實│上海醫療隊在武漢》位列榜首。
  • 東北小夥劉彧軒獻聲抗疫紀錄片《冬去春歸》
    這首致敬最美逆行者的歌曲也成為紀錄片《冬去春歸》的官方主題曲。《冬去春歸》是由優酷出品、演員徐帆獻聲的抗擊疫情紀錄片。全片共三集,以醫療、科研、後勤、生活四個角度為切入點,每集由相同角度下三個不同地方的故事組成。
  • 上海華山醫院組建三批醫療隊,隨時準備支援武漢
    上海華山醫院組建三批醫療隊,隨時準備支援武漢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20-01-23 20:54 來源:澎湃新聞
  • 九江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在武漢「疫」線奮戰30天 滿月了,他們想對...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張倩)1月26日晚,九江市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共11人從九江出發前往南昌,與省內其他設區市醫療隊組成江西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138名隊員馳援武漢,支援武漢市第五醫院。時至今日,這支醫療隊已駐守武漢市第五醫院整整一個月,生命活水醫療集團感控處主治醫師柯有韜有感而發,寫下了一篇特殊的日記。滿月手札彈指一揮間,一個月的時間就這麼過去了,又仿佛過去了很久很久。這一個月裡,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讓自己熱淚盈眶,填塞滿自己的記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團結一心,共克時艱。
  • 冬去春來,感謝有你!上海三大主流大報聯袂致敬復旦白衣戰士
    冬去春來,感謝有你!6日他們奏凱而歸冬去春來感謝有你昨天《文匯報》三個整版發布復旦援鄂醫療隊英雄榜祝賀戰士們凱旋向英雄們致敬今天和昨天《解放日報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浦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復旦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籌)復旦大學附屬青浦區中心醫院(籌)復旦大學附屬徐匯醫院(籌)此次援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還有14位白衣戰士作為福建醫療隊成員
  • 「滿月」|吉大一院首批醫療隊在武漢的30天
    大年初二到2月24日,吉林大學第一院首批援武漢醫療隊執行任務「滿月」。吉大一院首批援武漢醫療隊由8名醫生和26名護士組成,自1月26日出發馳援武漢,已連續工作30天。他們作為吉林省首批援武漢醫療隊及首批進駐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支援醫療隊,負責該院區第一個改造完成的隔離病區,專門收治重症及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截至目前,已救治85名患者,痊癒出院39人。
  • 上海,我們回來了!就在剛剛,華山醫院、東方醫院援鄂醫療隊員平安抵滬
    華山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放射科醫生高鵬說,到了武漢以後,即便是彼此不認識的人,大家都相互幫助,共同戰鬥。回到上海後,他最想做的事是想早點結束隔離,早點回家以及早點回到工作單位去。隊員們抵達上海「回到上海,我最想做的事情是陪家人吃一頓團圓飯。年三十我就在醫院申請了請戰書,支援前線,還沒顧得上和他們一起吃團圓飯。」
  • 上海醫療隊除夕夜前往武漢
    新華社上海1月24日電題:點名!出徵!上海醫療隊除夕夜前往武漢新華社記者仇逸、袁全24日晚上,首批上海醫療隊136人在上海虹橋機場集結,搭乘飛機前往武漢。點名!出徵!1月24日下午5點左右,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統一安排部署調撥4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留給這些醫護人員整理行囊、與家人告別的時間只有不足3個小時。「臨行前,家人做好了年夜飯,我簡單坐下吃了兩口,行李已經收拾好,我看到我父母坐在那裡眼圈紅了,還是忍不住哭了出來。」
  • 海軍第二批參加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全部抵達武漢
    南部戰區海軍組織援鄂醫療隊出徵儀式。李維 攝  人民網武漢2月17日電 (黃子娟 吳浩宇 孫國強)今天14時54分,隨著從山東省青島市始發的G278次高鐵停靠在武漢站,海軍第971醫院抽組的55名醫護人員準時抵達。至此,海軍第二批335名參加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全部抵達武漢。   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准,軍隊增派2600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 2000份國際飯店蝴蝶酥疾馳武漢上海醫療隊!
    一款傳統的西式甜點,卻有地道的上海味道,在很多上海人的記憶裡揮之不去。
  • 1636人一個都不少 重慶支援湖北醫療隊全部返渝
    去前線是一種成長 「我已經和家人約好,明年一起去武漢看櫻花。」重慶第三批醫療隊隊員、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護士龔靜是隊裡最小的,尚未滿23歲。這次去武漢,她收穫了很多。 2月5日零點,重慶第三批醫療隊迎來在武漢的第一個夜班,同事告訴她,不用進入汙染區,在清潔區做輔助工作即可。 「我要和大家一起去!」
  • 為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打call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參評「昌平榜樣」年度評審工作,點讚投票!具有抗擊「非典」經驗的郭軍醫師被任命為領隊兼臨時黨支部書記,帶領全隊3名醫師與8名護士,加入到北京市屬醫院援鄂醫療隊,馳援武漢前線,對口支援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定點醫院——武漢協和醫院西區。3名醫師奮戰在最先開始收治確診患者的十二樓西病區,整支病區團隊65天中共診治116名患者,完成氣管插管有創機械通氣救治患者3例。重症、危重症佔比96%,治癒出院82名,佔收治病人70%。
  • 京東中美醫院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平安歸來!
    自3月20日我院劉玉紅副主任帶領的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歸來後,我院援助武漢第二批醫療隊劉曉妮、楊星圓滿完成救治任務,已於3月31日中午抵達廊坊,之後隊員們將在廊坊進行14天的隔離休養。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2月19日醫院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千裡馳援緊急投入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
  • 最後一支援鄂醫療隊踏歸程:離別時刻話牽掛
    (抗擊新冠肺炎)最後一支援鄂醫療隊踏歸程:離別時刻話牽掛  中新社武漢4月15日電 題:最後一支援鄂醫療隊踏歸程:離別時刻話牽掛  中新社記者 梁婷 郭曉瑩  4月15日,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踏上返京路途。這是最後一批撤離的地方援鄂醫療隊。
  • 武漢孩子們送的手繪「禮服」 安徽省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逆行英雄...
    「武漢的孩子們,你們好!我們是安徽省支援湖北第二批醫療隊,你們的衣服我們收到了,穿上了,愛上了,謝謝你們……明年我們一起看櫻花!」3月21日,是安徽省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回到家鄉的第三天,這一天陽光正好,他們穿上了珍藏在箱子裡許久的手繪「禮服」,拍攝了一段送給武漢孩子們的溫馨視頻。與子同袍:「這是我們收到最漂亮的一件衣服!」離開武漢的前一天,志願者給安徽省支援湖北第二批醫療隊送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由武漢不同學校的孩子們手繪的衣服。
  • 武漢司機驅車800多公裡給上海醫療隊送毛絨玩具
    中國日報4月17日電(記者 鄒碩 劉坤)3月31日,離武漢解封還有九天,第三批上海援鄂醫療隊歸滬隔離第九天,一位來自武漢的中年男子驅車九個多小時給「閉關」的醫療隊員送來了毛絨玩具。這位大家口中的「睡衣大哥」名叫鄭君,是武漢一家汽車租賃公司的老闆,醫療隊在武漢的日子裡,他承擔了接送醫護人員上下夜班的工作。夜裡有好幾撥隊員要往返駐地和醫院,他總穿著標誌性的加絨睡衣,熱情地招呼大家。
  • | 樹蘭醫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2月9日出發
    受國務院指派,杭州市衛健委號召,樹蘭(杭州)醫院第二批支援武漢抗擊疫情醫療隊2月9日集結出發。這次派出的團隊來自呼吸科、感染科、重症醫學科的五名醫生、十名護士共15人,由呼吸與危重症科楊莉主任帶隊。「如組織有需要!我就上!」
  • 馳援武漢、綏芬河後,這支醫療隊急赴吉林市,有8名隊員已101天沒回家
    醫療隊到達吉林市楚天都市報5月14日訊(記者劉孝斌)由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承建的遼寧省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2月4日從遼寧瀋陽出發馳援武漢,4月1日返回瀋陽。4月13日,救援隊再次出發,支援黑龍江綏芬河。今日,這支英雄的隊伍再次馳援新冠肺炎抗疫一線,到達吉林市傳染病醫院,有8名隊員已經101天沒有回過家。
  • 對話逆行者 | 哈醫大一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重症組:「別怕 我們在」
    1月27日,大年初三的緊急召喚,哈醫大一院支援湖北第一批醫療隊一行45人背著沉甸甸的包出發了。
  • 堅守武漢,當好抗疫「壓艙石」 ——來自商丘援鄂醫療隊一線的報導
    3月23日上午,包括李蘭娟院士在內的21支醫療隊的代表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護人員一起,共同栽下了一片「逆行天使林」。活動中,河南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韓傳恩帶領隊員種下「隨豫而安」樹。醫療隊提供荊楚春已至,戰「疫」勝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