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割禮(FGM)嗎?
顧名思義,「割禮」 即切割身體的一部分,女性割禮具體指的是生殖器切割。在某些地區,人們認為女性雙腿間的東西最邪惡,它讓男人墮落,它是淫蕩並且不潔的,而且女人不應該有性慾。
這種始於埃及法老時代的古老陋習,至今仍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存在著。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2020年的英國,竟然仍有女性沒能逃過被施以割禮的噩運……
▽
NHS的一項數據顯示,僅在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的一年時間內,在英國境內接受割禮的女性就新增了6,590名之多(其中包括此前接受過割禮、但首次被確認的病例)。其中有205人是出生在英國的公民,有145例割禮手術是在英國本土由全科醫生和其他工作人員非法進行的……
英國對割禮一直持嚴厲打擊的態度,在30多年前就明確將 「出於非醫療原因故意改變或傷害女性生殖器」 定為違法行為,在2003年還重新修訂加強了該法,禁止英國女孩出境去其他國家接受割禮手術。
儘管有法律約束,割禮陋習還是屢禁不止。僅從五年前NHS開始收集割禮數據以來,能夠確定接受過割禮的女性就有約24,420名。
為割禮勇敢發聲的受害女性 來源:the telegraph而且,雖然英國已經明確了割禮的違法性,割禮受害者維權卻仍然艱難。英國唯一一起成功的割禮訴訟案是在2019年2月,通過 「女巫」 為3歲女兒做割禮的烏幹達婦女因殘害兒童和散布兒童不雅圖像被判處11年+2年的有期徒刑。除此之外,就再沒有其他成功案例了。
在法制和醫療體系高度完善的英國尚且如此,其他落後地區的女性又將遭受多麼可怕的對待?
目前已知有27個國家境內存在著割禮習俗,在北非、撒哈拉以南、中東等地區比較集中。這些地區的人們認為割禮是純潔、端莊與美麗的象徵,可以幫助女性保持對丈夫的忠貞。如果不做割禮,就會遭到整個社會的排斥。
用具和被割禮的印度女孩 來源:your story在1997年,世衛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聯合發表了一份聲明,明確了 「割禮」 的定義:「出於任何非治療性的原因,部分切除/全部切除女性外生殖器、或其他傷害女性生殖器官的行為,皆被歸類於『女性殘割』(即割禮)」
而割禮的形式根據地區和文化的不同有很大差別,所以WHO對此也作出了細分:
I型割禮:部分或完全切除陰蒂頭與陰蒂包皮。親歷者的一段論述中提及:「陰蒂頭被以拇指和食指捏著拉出來,並以尖銳的物品切下。」
II型割禮:部分或全部切除小陰唇,有時也切除大陰唇或陰蒂頭。
III型割禮:鎖陰手術,指將外陰部(多為大小陰唇,有時也包括陰蒂)切除並將兩側傷口互相縫合,這是割禮中最殘酷血腥的一種。在縫合之後,傷口中還會插入樹枝等物防止完全閉合,最終會留下一個2–3 mm的開口用來排尿和經血。這個過程甚至不是一生一次的,在新婚、分娩造成陰部打開後,如果離婚或喪偶,都要重新做一次,甚至如果鎖得不夠小,女方長輩會要求繼續補做一次……
IV型割禮:刺入、刺穿、切割、刮除和燒灼等對女性外生殖器有害的的非醫療性行為。在英國發現的割禮病例中,大約85%都是屬於此類中的穿刺。
在肯亞,一枚刀片被用來為四個女孩做了割禮 來源:BBC這已經不僅僅是 「性別不平等」 或 「性控制」、「性壓迫」 的程度了。即使不考慮術後種種後遺症,這種恐怖的手術本身已經對女性的身體造成了極大的痛苦,而且由於大多發生在落後地區,衛生醫療條件都很差,很多地方的割禮是在沒有麻醉和消毒的情況下,用鐵片、剪刀、玻璃甚至是指甲進行的,每一年都有無數女孩死於割禮造成的失血過多或感染……
那些年輕稚嫩的生命,就這樣永遠凋零在愚昧的土地上。
吹響反抗割禮的號角的,是一位從非洲走出來的割禮受害者。
華莉絲·迪裡(Waris Dirie)是一位索馬利亞時裝模特、作家、婦女權利活動家,同時也是一名倡導反對女性割禮的鬥士。
華莉絲5歲時遭受割禮,13歲時被家人以5頭駱駝的價碼賣給60老翁做妻子。
她不堪受辱,獨身一人逃離家鄉,穿過沙漠來到摩加迪沙的親戚家,又以無薪女傭的身份跟隨駐英大使叔叔到達倫敦。索馬利亞內戰爆發後,叔叔一家要離開倫敦,華莉絲當機立斷逃出使館,流落在倫敦街頭。
堅韌聰慧的華莉絲知道自己不能一輩子過這樣的生活。她白天在快餐店當清潔工賺錢餬口,晚上在夜校學習英語,不斷地提升自己。
18歲那年,華莉絲終於等到了第一個機會。她被英國攝影師多諾萬發掘,在1987年和當時尚未出名的娜奧米·坎貝爾(Naomi Campbell)合作拍攝平面照片,這兩位 「黑珍珠」 日後都成為了世界頂級名模。
Waris Dirie拍攝的雜誌圖片 來源:thesource事業如日中天,華莉絲卻沒有忘記自己真正要做的事。
1997年,華莉絲公開談及自己幼時的遭遇,割禮的殘酷和愚昧讓舉世為之震驚。這一年,華莉絲受邀成為聯合國廢除割禮行動特使。
1998年,她把一切都寫進了自傳裡。這本名為《沙漠之花》的書很快在全球暢銷千萬冊,後來還被改編成同名電影,於2009年在英國上映。
在華莉絲和許多人權組織的不懈努力下,許多國家開始立法廢除針對女性的割禮,聯合國也將每年的2月6日定為 「全球反女性割禮日」。Waris Dirie參加反割禮活動 來源:Hunger TV2008年,聯合國與兒基會共同啟動了 「加速廢除女性割禮聯合項目」,希望使所有面臨風險的女性都能夠更加健康地生活。已有來自15個國家的近萬個社區、800多萬人參與了相關社區教育,來自非洲的1775個社區已正式承諾停止或廢除女性割禮的習俗。
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聯合國婦女署、人口基金和兒童基金甚至表示,有信心用一代人的時間徹底消除這一陋習。
此前,聯合國等組織一直大力推進非洲等地區的慈善學校建設,希望能讓適齡的孩子們通過進入學校學習躲避割禮的命運。
但隨著新冠到來,世界各國被迫封鎖,學校也紛紛停課。全球有16億兒童因新冠封鎖而停課,其中僅非洲中部和東部的就超過1.2億。根據估算,全球可能有數百萬兒童因為受到新冠的影響永遠回不到教室了。
長時間的停課,加上疫情導致的經濟困境,會讓本就掙扎在貧困線上的非洲父母們想盡辦法把女孩嫁出去,換取財物。
而正如前文所說,「割禮」 在這些地區屬於每個女孩婚前必須經歷的過程。在如今的很多非洲傳統部落,人們依然把不做割禮的女性視為妓女,認為她換不到值錢的聘禮,所以很多當地父母還是會秘密地為待嫁的女兒安排割禮。
因新冠被施行割禮的女孩 來源:news decoder除了割禮帶來的身體和精神傷害,過早結婚也會對這些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研究表明未成年少女比成年女性更容易遭受丈夫的性暴力,而早婚問題原本是可以通過推行中學教育來解決的,現在也只能被迫中斷。
據《衛報》報導,在疫情之初的幾個月,非洲割禮案例數量快速增加,不計其數的少女被殘忍地割掉了外生殖器。
如果疫情的影響這樣繼續下去,很可能導致全世界努力推動的性別平權倒退幾十年,聯合國在非洲地區廢除割禮的努力將功虧一簣...
今年英國NHS的割禮數據傳遞出一個信息:野蠻陋習與文明社會之間的距離,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遙遠。再發達的國家也有光照不到的角落,「不要讓我們的同胞在黑暗中悽慘地死去」,這應該成為全體女性、全人類共同的訴求。
唯有不斷地發聲、不斷幫助更多的 「華莉絲」 逃出那個可怕的生活圈,終結割禮的力量才能越來越大。希望終有一天,這種酷刑能夠徹底消失。
不是每一種文化都值得尊敬,也不是每一種風俗都值得保留。
願暴行和死亡不再重演,讓真正的 「沙漠之花」 自由地在生長在她的故鄉。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胖達情報局》,版權屬於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