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品圈的流行文化從來都是多元呈現的——「快樂肥宅水」是情緒引擎,但「零糖、零卡、零脂」正慢慢成為主旋律。
糖能上癮,年輕人愛吃甜食還不想發胖,又熱愛嘗試新鮮事物。代糖作為新的替代方案,在甜味和健康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加上企業的營銷推廣,無糖食品飲料一炮而紅。
糖
令人又愛又恨的食品「極樂點」
從現代科學角度而言,如可樂這樣的「快樂肥宅水」的秘密其實主要在於「糖」。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霍華德·莫斯科維茨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驗證出了糖對於食品的重要性——當糖分達到某個點時,人對於食品的喜好達到最佳值,不多不少正好,這個最佳值被稱為「極樂點」。
而澳大利亞科學家羅伯特·麥克布萊德對「極樂點」作出了更具體詮釋:「所有的食品和飲料都有一個最佳濃度,而最佳濃度可以帶給我們最大的感官享受,這個水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極樂點』。極樂點是一種非常強大的人體現象,可以影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吃得更多。」
「樂極生悲」的是,作為食品飲料的添加糖,大部分都是單糖或雙糖形態的「游離糖」,它們進入人體體內,幾乎不需要任何消化過程就可以被人體快速吸收。如果攝入過多游離糖,還會造成代謝異常的健康隱患,引起肥胖、糖尿病等。基於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游離糖的攝入量應控制在25g內,最好不超過50g。但現實卻往往與理想背道而馳。一瓶500毫升的可樂的含糖量大約53克,80克的鹹味義大利麵醬料的含糖量大約10克,中餐炒菜會用白糖來提鮮、調汁、上色,麵食會在發酵時添加糖來提升口味,滷味對糖的依賴更不用多說,更不用提各種零食外賣了。自從人類使用蔗糖,就好像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甜味帶來的誘惑讓人慾罷不能,直至付出了健康的代價。高糖高熱量但又讓人慾罷不能的加工食品,終究給消費者帶來了普遍的肥胖問題。在美國人之後,中國人也加入這一行列。2016年,中國的肥胖人數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據2016年《柳葉刀》周刊的數據,中國的肥胖人口接近9000萬,其中男性4320萬、女性4640萬。「一旦從食品中減去少許鹽、糖或脂肪,加工食品的口感便徹底崩壞。每當食品公司想讓食品更健康,銷量和股價就會下跌,而不那麼健康卻好吃的競品就會更受歡迎。」美國食品行業媒體人麥可·莫斯如此感嘆道。
隨著食品科技工業的發展進步,健康與美味並非只能「對立」,為好心情買單,也許還可以換個方式。代糖成為當前最好的選擇。所謂「代糖」,不是食品裡不加糖,而是以代糖代替,使食品同樣有甜味,食品的包裝上通常標示著「無糖」,讓您既可以享受美食又能「甜得很健康」。
無糖概念一火,各企業就立刻跟進。喜茶推出喜小茶,奈雪的茶也在原有口味的基礎上新增了代糖選項,農夫山泉有TOT,伊利有伊然氣泡水,健力寶有微泡水,康之味有鹽典椰子水,Kellyone推出的「生氣啵啵」蘇打氣泡水同樣主打「0糖0卡」,連青島啤酒都新增了氣泡水品牌「輕零」。圖片來源:微博@KELLYONE_OFFICIAL
目前的無糖產品主要用人工代糖和天然代糖兩類:阿斯巴甜與赤蘚糖醇分別為兩類的代表,此外還有三氯蔗糖、安賽蜜、木糖醇、白葉菊糖苷、羅漢果糖苷等等。阿斯巴甜此前曾因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其推出的零糖產品中使用而受到關注,而赤蘚糖醇則因元氣森林而知名。可口可樂旗下的可口可樂纖維+、雪碧纖維+,百事可樂旗下的百事可樂無糖產品,以及一款名為「afri無糖可樂汽水」的產品,主要採用的是阿斯巴甜作為代糖。元氣森林旗下的無糖產品、健力寶纖維+橙蜜味運動飲料、怪獸Monster無糖能量飲料等採用的是赤蘚糖醇。此外,維他奶在2019年4月推出的豆奶產品「青親地球」,則採用了提取自天然甜葉菊的甜葉菊糖苷。值得一提的是,據果殼網報導,不同種類的代糖,因其製作提煉的方式不一,對人體的影響也一直存在著爭議。
需要提醒的是,所有的代糖在允許使用之前,都要經過嚴格的安全性評價,認為是安全後才會允許使用。所以,只要是批准使用的甜味劑,合理使用都是安全的,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最重要的是,這些不參與人體吸收的代糖,能有效遏制人體攝入過多糖分而導致的身體損傷。同時,來自資本市場層面的信息也對「代糖」板塊利好不斷。據《新京報》報導,在資本市場,以代糖製造為主要業務的企業股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保齡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保齡寶」)作為代糖製造商中的明星企業,今年以來股價高漲超過130%。其他代糖生產商如豐原藥業,晨光生物等股價也全線飄紅。據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保齡寶實現營業收入約10.17億元,同比增長17.2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4339.34萬元,同比增長78.21%。值得注意的是,從2020年7月9日至2020年7月29日,保齡寶用15個交易日的時間做到了股價翻倍。據東方證券研報顯示,無論是可口可樂低糖/無糖產品全球銷量持續兩位數增長,還是國內無糖碳酸飲料銷售額比重三年翻倍,減糖消費已成為確定性趨勢,而疫情加速了這一生活方式的覺醒。氣泡水的風口是全面減糖飲食趨勢加速的縮影,推動甜味劑需求加快增長。
一位行業觀察人士指出,代糖已成大勢,行業迎高速增長。近些年大眾對於健康要求的提升使得無糖及低糖的食品飲料廣受歡迎。隨著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徵收糖稅,全球含糖食品及飲料行業變革將加速。從各個代糖概念股業績暴漲的趨勢來看,背後是對其的賽道和成長性認同的回歸。雖然一場無糖市場的爭奪戰已經打響,但與傳統含糖飲料相比,代糖飲料仍然不夠「完美」。
營銷專家路勝貞就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有的人工類代糖,其口感上雖然有甜味,但味道仍然不如蔗糖,代糖行業雖一直有條不紊前進,效果卻不好。「可以看到如保齡寶、金禾實業等股價暴漲,但資本市場只能反映一時的情況,不代表趨勢。」另外,代糖對人體的影響仍然在科學界尚有爭議。「雖然代糖攝入少,熱量可以忽略不計,但會讓你對甜食產生依賴,提高食慾,吃得更多。另外,還沒有研究證明代糖攝入後對胰島素沒有影響。」有業內人士指出。此外,也有觀點認為,代糖會欺騙人的新陳代謝系統,誘發身體分泌胰島素,儲存更多脂肪。
而從市場層面而言,目前代糖產品也並未形成「規模化」的市場效應。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現在市面上的代糖有很多品種,質量參差不齊,每個人都存在個體差異,攝入代糖之後的反應也會不同,代糖還沒進入規範化階段。另一方面,有業內人士在接受《深燃財經》採訪時指出,元氣森林能走紅,「無糖概念」只是原因之一。「元氣森林在產品研發上有一些獨到之處,但它所做的創新有限,他們是在一個巨頭看得到、看得懂、打得了的市場搶食。無糖飲品可能是一種需求,但不一定是個好生意,至少目前還不能證明這樣的市場需求屬於元氣森林。」「無糖還是低糖,說白了沒有太多的技術門檻,只是添加與不添加某種配料而已,它不會成為一個技術壁壘或企業的護城河。」朱丹蓬對深燃表示,並不看好這樣的生意。換言之,隨著各大品牌開始布局無糖飲料市場,未來市場格局如何走勢還言之尚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