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補水、保溼的觀念影響,很多人最初使用化妝品是從化妝水開始。柔膚水、爽膚水、收斂水等等均屬於化妝水。
化妝水中,水是最主要的組成。其次,會用到的成分有:保溼劑(甘油、丁二醇、透明質酸等)、增溶劑(各類表面活性劑等)、增稠及流變添加劑(黃原膠、卡波等)等等。
經常會聽到一些小夥伴提出這樣的疑問:「Aimee老師,含有酒精的化妝水是不是不好?長期使用對肌膚會有刺激嗎?」
千萬不要因為搖一搖化妝水,看到它起泡了,就盲目恐慌。起泡是因為爽膚水的表面活性成分與水發生的起泡反應而已。
酒精本身不容易搖出泡沫,它的表面張力低。啤酒中會有氣泡是因為溶入了二氧化碳或者別的氣體。酒精本身根本沒有氣體,不信你搖搖二鍋頭,就沒有泡沫。
所以,從泡沫的多少,無法判斷產品是否含有酒精。建議看成分表。在化妝品成分表中會寫它的學名:乙醇。
但千萬不要認錯,把「苯氧乙醇」當成「乙醇」。從名稱上看,「苯氧乙醇」和「乙醇」貌似有「親戚關係」,但真相是它倆是毫不相干的個體。苯氧乙醇屬於低度皮膚敏感的防腐劑。
說回酒精的問題。在化妝品中添加了酒精,有一定的作用。酒精有局部收斂消炎的效果,一些針對痘痘肌或者油性皮膚的爽膚水中會加入酒清。
比如說抗痘的「水楊酸」產品,添加酒精的話,這個產品才夠穩定,才能起到減少炎症並且控制細菌的作用。
還能起到「溶劑」的作用。此外,可以讓產品的膚感更好,有清涼、收斂的感覺。
不過可以放心的是,在產品中的含量一般都很低,在全成分表中看它的排位就知道,排位越靠後,濃度越低。
甚至有的產品根本聞不到酒精的味道,但並不代表沒有添加。
再者,酒精這個成分目前是允許運用在化妝品中的。
對於油性肌膚來說,可以適量使用含有酒精的化妝水。在秋冬季節,皮膚發乾時,可以更換更保溼的產品,不要高頻率使用,避免肌膚不耐受。
敏感性肌膚應避開使用含酒精的產品。其他膚質可以根據肌膚需要,低頻率使用。
還有一些成分的添加,也會出現起泡的現象,比如:甘草、大豆、人參及植物提取物等。不要盲目恐慌,以為是含了酒精。
在使用化妝水的過程中,可以使用擦拭法、點拍法、噴霧法、水療法,不建議用手一直拍打。
通過拍打後,爽膚水確實幹得很快,造成了一下就吸收的錯覺。但是幹得快不代表吸收快!
在用手拍打的過程中,爽膚水被拍成更小更細更多的水珠,一部分飛出去,在空氣中揮發了;一部分是因為通過拍打,它的總體表面積增加,所以揮發的更快。
再者,用力拍臉,外力的作用會對皮膚產生額外的刺激。對敏感肌來說,是不合適的,容易加重肌膚泛紅的情況。
擦拭法:將化妝棉蘸滿化妝水後,順著肌膚的紋理自下而上地擦拭,進行二次清潔可以避免因妝容沒有衝洗乾淨或洗面奶沒有衝洗乾淨而產生痘痘或閉合性粉刺的情況。還可以幫助後續的護膚品成分更好地吸收。
點拍法:將化妝水倒在手中,均勻輕拍至臉部,並輕輕按壓,幫助化妝水更好吸收。注意啊,是輕輕按壓,不是拍拍拍拍拍拍拍。
噴霧法:將化妝水倒在噴瓶中,然後閉上雙眼,均勻地噴灑在臉部。
水療法:將化妝水倒在面膜紙上溼敷於臉部。
有各種各樣功效的化妝水,保溼的、收斂的、美白的、祛痘的。在不同的季節,皮膚呈現出不同的狀況時,應挑選針對性的產品,且以解決當時的皮膚問題為前提來選擇產品。
在塗抹化妝水後需要繼續塗抹精華、面霜等鎖水的產品,避免化妝水會被迅速蒸發,甚至出現越擦越幹的情況。
秋冬季節,氣溫降低。人體為了保證散熱的減少,皮膚的毛細血管部分關閉,血液量減少,汗液、皮脂的分泌也隨之減少,皮膚的溼度下降,會出現乾燥、起皮、幹癢等症狀。外而久之,還會出現幹紋。所以,一定要補水!(新浪微博:Aimee資深護膚老師營養師)
相關連結:精華是不是越貴越好?用得貴,不如用得對!
先補油or先補水?這些護膚知識90%的女性不知道!
嚴重警告:請尊重版權,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抄襲行為。可以轉發本文至朋友圈或個人,不能抄襲到公眾號、美篇、有道筆記、V名片等平臺。違者將收到律師函!歡迎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