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煤違約事件追責繼續,中誠信國際被警告並暫停業務3個月

2021-01-16 澎湃新聞

12月29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交易商協會)網站公告,依據相關自律規定,經2020年第18次自律處分會議審議,對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誠信國際)予以警告、暫停其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3個月。

公示信息顯示,中誠信國際在為債務融資工具發行人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控股或永城煤電)、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能化)提供信用評級服務過程中,存在以下違反銀行間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一是未按相關自律規則對永煤控股開展實地調查訪談,未對永煤控股管理部門及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進行現場訪談。二是對了解到的永煤控股或河南能化拖欠薪資、償債安排、關注類貸款等異常情況,未採取必要措施進行調查核驗,未能有效揭示信用風險相關信息。三是質量控制等內控機制未有效執行,合規部門監督審查不到位。

交易商協會表示,依據相關自律規定,經2020年第18次自律處分會議審議,對中誠信國際予以警告、暫停其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3個月,暫停業務期間,不得承接新的債務融資工具評級業務;責令其針對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對此中誠信國際發表回應稱,交易商協會有關「永城煤電」項目對公司的自律處分決定,該公司表示誠懇接受,已就「永城煤電」事件在第一時間啟動了自查工作,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了嚴肅問責,並深刻反思、汲取教訓,全面整改。中誠信國際將進一步增強合規意識,完善相關工作機制,規範工作流程,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確保評級工作規範有序開展。

今年11月10日,河南省國資委下屬企業永煤控股因未能按期兌付該超短融券到期應付本息,構成實質違約。11月11日至13日,由於永煤事件持續發酵,衝擊投資者信心,債券市場受到顯著衝擊。部分信用債一級市場取消發行,相關行業、相關省份的部分信用債出現暴跌,部分產品贖回壓力較大,波及利率債市場。

11月19日,交易商協會網站公告對永煤控股債務融資工具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交易商協會當時稱,在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和對多家中介機構進行約談過程中,發現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存在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等有關規定,交易商協會將對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

中誠信國際的前身為中國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創立於1992年,是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設立的第一家全國性信用評級機構,也是目前境內主要的評級機構之一。中誠信國際全資擁有中誠信證評、中誠信亞太,業務覆蓋國內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及香港市場資信評級等領域。截至目前,中誠信國際的第一大股東為北京智象信息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簡稱「北京智象」,其最大股東為中誠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佔股76.5%),持股比例達70%;第二大股東為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持股比例為30%。

12月11日,人民銀行組織召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座談會,會議由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潘功勝主持,會議認真總結了近年來信用評級行業發展情況和有關問題,交流借鑑國際評級機構業務開展的經驗,研究討論了進一步規範發展我國信用評級行業的措施。潘功勝指出,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加強債券市場評級行業監督管理,強化市場紀律,推動我國評級技術的進步、提高評級質量,提升信用等級區分度,進一步推動評級監管統一,真正發揮評級機構債券市場「看門人」的作用,促進評級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警告!永煤事件首單機構處分落地,暫停中誠信國際相關業務3個月...
    公告稱,中誠信國際因在為債務融資工具發行人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能化」)提供信用評級服務過程中,存在未按相關自律規則對永煤控股開展實地調查訪談,未能有效揭示信用風險等問題,對中誠信國際予以警告、暫停其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3個月。
  • 永煤違約後續!中誠信國際被予以警告 暫停債券相關業務3個月
    12月29日,從交易商協會官網獲悉,中誠信國際受到自律處分,因其在為永煤控股、河南能化提供信用評級服務過程中,存在違反銀行間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被予以警告、暫停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3個月。
  • 交易商協會:對中誠信國際予以警告並暫停部分業務3個月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12月29日,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2020年第18次自律處分會議審議決定)指出,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國際」)在為債務融資工具發行人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能化」)提供信用評級服務過程中,存在三大違反銀行間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
  • 中誠信債務融資相關業務整頓3個月 因永煤、河南能化評級工作違規
    市長高大立、副市長張峰,以及河南能源永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強岱民和永煤集團班子成員陪同調研或出席會議。元旦前夕,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公司(中誠信國際)與希格碼會計所雙雙受到相關處分。2020年12月29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交易商協會」)網站公告,依據相關自律規定,經2020年第18次自律處分會議審議,對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予以警告、暫停其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3個月。
  • 又一家評級機構被暫停相關業務3個月 中誠信國際自律處分結果公布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單美琪 孟俊蓮 北京報導12月29日,交易商協會發布對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國際」)的自律處分結果。,對中誠信國際予以警告、暫停其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3個月。
  • 交易商協會:暫停中誠信國際 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3個月
    暫停中誠信國際  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3個月  交易商協會:  暫停中誠信國際  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3個月  ⊙常佩琦 ○編輯 陳羽   交易商協會昨日宣布自律處分會議審議決定,暫停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誠信國際)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
  • 永煤違約衝擊波擴散 「評級」質量擔憂再起
    永煤違約衝擊波擴散 「評級」質量擔憂再起見習記者 孫翔峰永煤債券違約對於信用債市場的影響正擴散。由於違約之前的「20永煤SCP003」主體評級和債項評級都是AAA,因此如今市場對高等級債券的評級可靠性也產生擔憂,違約事件或將進一步削弱市場對於外部評級機構的信任。
  • 永煤違約衝擊波擴散!許昌市重要熱力供應商求援:沒錢買煤了!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張勤峰 有業內人士及媒體證實,受永煤違約事件影響,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平煤神馬集團)旗下河南能信熱電有限公司(能信熱電)融資渠道中斷,資金嚴重短缺,沒有資金購買煤炭。
  • 永煤違約「躺倒」,海通疑似「幫兇」
    整個事件的開端,是永煤控股的10億元短期借款還不上了。11月10日,永煤控股公告稱,因流動資金緊張,截至2020年11月10日,公司未能按期籌措足額兌付資金,「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涉及本息金額共10.32億元。
  • 央行已出手:永煤違約觸發債市大規模拋售 緣何成了「黑天鵝」?
    永煤違約觸發債市大規模拋售,緣何成了「黑天鵝」?「很多客戶來問,我們也很著急,不過現在還沒有從永煤方面獲得(兌付)方案。」11月13日下午,一位接近永煤債券承銷方的人士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當日晚間,永煤集團宣布,已將「20永煤SCP003」兌付利息3238.52萬元支付至應收固定收益產品付息兌付資金戶,債券本金正在籌措中。
  • 美豫商業洞察:永煤債券違約啟示:企業利潤才是投資信仰
    美豫集團董事長王東11月10日,總部位於河南省永城市的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永煤」)發布公告稱,公司本應於11月10日兌付的短期融資債券「20永煤SCP003」,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12月7日,永煤再發公告稱,公司本應於12月15日兌付的「20永煤SCP005」,因公司流動資金不足,同樣存在兌付的不確定性。永煤是一家業務範圍涵蓋煤炭、鐵路、化工及礦業等的大型地方國企,控股股東是河南省最大的國有企業——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豫能化」),企業總資產超過千億元,具備3A信用評級。如此規模級別的國企突然信用崩裂,令市場一片錯愕。
  • 星空獨家︱永煤債的蝴蝶效應,幾時休?
    永煤債事件後,債市信用利差擴大永煤債事件後,地域利差同樣擴大為撫平資本市場情緒,11月21日,紅牆高層出面,提出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自此之後,原本對輿論默不作聲、遮遮掩掩的永煤債當地紅牆各部門,終於有了實質性動作。目前已經重新召開債權人會議敲定部分償還方案,讓這次的風波,總算有了要消停的跡象。
  • 永城煤電債券違約引發信用債市場共振公告違約前曾無償劃轉資產
    公告顯示,違約原因是流動性緊張,截至11月10日,公司未能按期籌措足額兌付資金。這一事件在業界引發巨大反響,一度在朋友圈刷屏,爭議熱度高居不下,悲觀情緒迅速蔓延。市場反應如此強烈,永城煤電也未曾料想到?僅過3日,永城煤電在11月13日晚間再次發布公告,對該事件做出表態。
  • 永煤違約拉低兩企業信用等級,大唐集團也將面臨短債償還壓力
    作者|韋新泉 本期反做空研究中心發表的,是2020年11月第二周公布出來的評級報告摘要,一共涉及17家發債公司,發布評級報告的評級機構共有6家,分別是中證鵬元、聯合資信、中誠信、大公國際、遠東資信、東方金誠。其中,聯合資信公布3家,中誠信公布10家,其他4家機構各公布一家。
  • 永煤違約衝擊巨大明年3、4月中國信用債到期規模均超萬億——光大
    中國本地投行光大證券發布最新研報稱,永煤控股信用債違約事件的衝擊遠未消散,債券市場發行量快速下滑,與源源不斷的存量債券到期之間形成了矛盾,到期壓力最大的兩個月為明年的3月和4月,均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光大證券固收研究團隊的報告並稱,永煤違約事件影響如此之大,主要源於事件過快地弱化了市場的剛性兌付預期。該團隊建議,在面對市場波動時應堅持市場化法制化的導向,依靠市場法制規則「託底」,不宜過分依賴於政府行政指導,因為後者可能進一步強化市場的剛性兌付預期。
  • 永煤事件衝擊河南:信用市場失去信用,國企紛紛跌入凜冬
    今年,發生在河南的永煤集團債券違約事件,掀起了國企信用債市場的遮羞布。蝴蝶煽動翅膀,給太平洋帶來一場風暴。永煤事件影響的也不僅僅是一家上市公司、一個債券產品。作為一個AAA級國企信用債的產品,永煤事件掀起了對債券市場的討論,也讓金融機構重新審視河南的信用環境。
  • 永煤涉違法違規線索已移送證監會!背後有何貓膩?1家券商+3家銀行被查
    永煤涉違法違規線索已移送證監會!背後有何貓膩?1家券商+3家銀行被查 金融委、央行動作頻頻 摘要 【永煤涉違法違規線索已移送證監會!背後有何貓膩?1家券商+3家銀行被查】11月24日,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近日,交易商協會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自律調查已基本完成。
  • 3A債違約風潮:怎麼看、怎麼辦
    11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再論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及政策含義》一文指出:十年來,我國金融資產的風險正向銀行部門集中,如何令對法治和信用環境要求更高的直接融資市場(包括股市和債市),是需要解決的結構性任務。12月3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亦發表《提高直接融資比例》一文,指出債券發行註冊制要繼續完善,門檻要降低而非提高。
  • 32隻AAA級債券違約 債市評級為何頻頻「失守」
    在席捲信用債市場一個多月的違約風暴中,債市投資人口中屢屢發出這樣的感嘆。2020年以來,AAA評級債券的違約數量明顯激增。自2014年債市首例違約開始,6年間共46隻發行時主體評級為AAA的債券發生實質性違約。其中僅今年以來就有32隻,佔比近70%。
  • 交銀國際信託申請1.5億訴前保全 多家信託租賃公司深陷永煤債務危機
    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劉佳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永煤集團)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市場的神經。在與永煤集團的融資渠道中,除了債券、銀行,還有信託公司的身影。此前,交銀國際信託與豫能化頻繁合作,然而在11月10日「20永煤SCP003」違約後,持有永煤集團96%股權的豫能化也隨即陷入債務危機。對於交銀國際信託下一步是否要正式起訴豫能化,記者致電相關部門,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