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張一山,再不是《家有兒女》的童星,
「我叫餘罪,外號賤人餘」,一部懸疑劇《餘罪》讓他晉升演技派,褪去童星光環。
而潘粵明,一部一人分飾「四角」的《白夜追兇》,讓他重新翻紅,成為無數人喜愛的潘老師。
這兩人同時出現在一部劇中,是不是相當帶感?
《局中人》
說起諜戰劇,大家腦海裡浮現的,都是戰火紛飛的年代背景,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主角智勇雙全,在不同的環境中遊刃有餘。
像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餘則成,
讓人心心念念的諜戰劇教父柳雲龍,
甚至略帶搞笑的反套路諜戰劇,高開低走的《和平飯店》也曾贏得過一片好評。
因此在看過預告之後,大家不免對這部神仙陣容的《局中人》,期待頗高。
然而看了前幾集,即便是有潘粵明跟張一山這樣的演技派,這劇我還是誇不出口。
播出快一周,豆瓣都還沒開分。
而看評論,甚至有觀眾吐槽:
「一部劇怎麼能做到2min內成功勸退的。」
這部劇是怎麼從神仙陣容,眼看著往「神劇」方向走?
別說劇情,這語句不通的背景介紹,就足夠讓人出戲。
一大屏讓人得暫停才能看完的文字,連話都說不順,
比如汪偽政府,還能跟國民政府「分庭抗禮」?
除了一大篇讓人看得腦殼疼的文字介紹,旁白也讓人尷尬到隨時掉線。
一開場,張一山飾演的沈放出場,還沒開口,旁白倒是把他的三重身份說了個遍,生怕觀眾看不懂。
接著呢,沈放為了解救同志,直接在大街上,持槍殺了兩名汪偽政權的特務。
大街上沒人嗎?這槍聲是消音的嗎?當街行兇,是不是有點囂張過頭了?
這位被解救的同志,一臉懵逼看著沈放,就走了,走了,了……
你們好歹也是同志啊,眼神表達一下謝意也行吧,這一副「面前這個人是不是精神病」的眼神是怎麼回事?
前腳救了同志的沈放,後腳又趕來救自己領導。
先看這環境,日本軍重重包圍的一幢兩層高小樓,黑雲壓城城欲摧,氛圍非常緊張對不對?
結果日軍頭頭拿過電話,開始朝裡面的人喊話,
」我已經知道你的身份啦,快束手投降吧~「
可搞笑的是,這樓裡加上沈放,一共才三個人……
上一秒的緊張氛圍立馬就洩了。
劇組這麼有錢嗎?請這麼多群演圍樓,直接衝進去抓人不就行了,還打啥電話……
再看屋內,沈放的領導跟他交代後事,表示自己不會靠沈放的掩護逃走,因為這樣會暴露他的身份。
於是上級為了大局,決定慷慨就義。
讓男主殺上級?那顯然會破壞男主的人設。
於是上級想出了個自以為了不起的解決方案:他拿男主的槍殺了另一個人,冒充是自己的同志,然後再用炸彈炸死自己,銷毀一切。
是的,你沒看錯,解決方案是用炸彈炸掉這座房子。
那請問前面用男主的槍殺人目的是為什麼啊?都炸得灰飛煙滅了,難道還要在現場找男主的子彈?
這炸彈要是操作不好,把來不及跑到屋外的男主也給炸死了怎麼辦?
(靠這五毛特效)直接大結局?
面對上級的決定,沈放儘管內心糾結,但也只能選擇服從。
問題是張一山這擺手,並一步步後退到屋外的舉動,怎麼看怎麼像勸服綁匪失敗的調解員……
說好的革命友誼呢?
為了凸顯一下男主對上級的不舍之情,本來就退到房門外面的沈放,突然又一個健步衝了上來,似乎要挽救上級的性命。
喂喂,人拉開炸彈的前一秒怎麼沒看你阻止?塑料同志情!
而且就隔著一道門,沈放居然沒因這場爆破身受重傷,這是什麼樣高質量的防爆門,簡直值得將品牌打到公屏,讓大家放進雙十一的購物車。
想想《潛伏》裡,餘則成同翠萍重逢那一幕,兩人近在咫尺,卻只能四眼相望,僅靠兩位演員的眼神,就讓人感受到人物內心的情感波動,隨著人物一起心緒難平。
而《局中人》裡,明明是生離死別,充滿糾結的一場戲,卻讓觀眾半點都感受不到悲情和震撼,不得不說一聲:失敗!
這些明明五分鐘就可以演完的劇情,導演非得給你拖到十五分鐘,客串角色都是一串一串的大段臺詞,再加上時不時刷存在感的旁邊,簡直生怕觀眾是白痴看不懂。
對比下剛完結的《隱秘的角落》,開場兩分鐘,讓無數人頭皮發麻,這就是留白的力量。
快準狠的開場,才是懸疑劇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麼一看,大概《局中人》的導演深諳如何讓觀眾的情緒醞釀不起來。
按照劇情,前一秒還沉浸在巨大悲痛(雖然大家並沒感受到)中,下一秒沈放則開始機智地執行下一個任務。
這裡,男主為我們開啟了一種瞬間移動的技能——為竊取情報,從廁所窗戶翻出去,鏡頭一切就跳到日軍辦公室。
排除男主是超級英雄這種可能性,唯一能解釋他翻牆出去還不被人發現的原因——劇組請不起群演。
成功拿到並送出情報後,沈放卻陷入了危機。
日本人開始懷疑他的身份,還當著他的面說出來……
就連自己在情報上撒了螢光劑,要拿沈放的手套去鑑定,這一點都一五一十地告訴他。
簡直心疼龍套演員,要背這麼一大串完全不必要的臺詞(畢竟演戲不是按字數收錢)。
看到這,觀眾肯定慌了,千鈞一髮,男主要怎麼脫困?
不要緊,下一秒這個日本軍官就被人炸死了……死了……了…
你敢信?第一集就這麼結束了。
第二集開頭便是八年抗戰勝利,沈放被抓。
原來潘粵明飾演的沈林是沈放的哥哥,兄弟倆開始進行審訊問話。
沈林懷疑弟弟可能是共產黨臥底在軍統高層的臥底風鈴;
而沈放則堅持表示,自己只是軍統安排在汪偽政權的臥底,不是漢奸。
於是,正片開始。
感情鋪墊了一集,都是白瞎?
直接跳到第二集抗戰勝利,兄弟獄中相見,展開劇情完全沒障礙啊!
一想到毫不緊湊,也沒什麼節奏感的諜戰劇,居然是49集的體量,只能揮揮手拜拜。
除了劇情,兩位主演也遭到了一些吐槽。
劇照裡的潘老師,眼神堅毅,挺拔的身子,即便梳個這樣的髮型,也不減帥氣。
然而劇中的沈林,這位胖胖的大叔,你誰?
完全是賣家秀跟買家秀的照騙吧!
再說張一山,預告中這段情感爆發戲,非常圈粉,
包括這段獄中打鬥的動作戲,都讓人為他的演技提高了期待,以為劇中的沈放,會是個痞味十足的間諜形象。
結果?
看妝發,乍看還以為是演了個反派。
再看這360度的鏡頭,原本是凸顯角色的氣勢,結果因為張一山瘦削的身子,反而給人一種偷穿大人衣服的錯覺。
而張一山在劇中,為了表現人物內心的沉重,一直是這種苦大仇深的表情,眼神更是半點光芒都沒有。
這哪裡是為了家國,犧牲小我,去做臥底的英雄,分明就是家族產業破產,背上一身債務,不知道該怎麼去還,內心愁苦的偽富二代。
還有很多人詬病的一點,張一山在這部戲裡暴露了他一貫演技的一個短板——用力過猛。
在劇中,張一山為了表現人物的剛毅,總是用咬著後槽牙說話。
看著就讓人覺得牙疼……
其實國產片中諜戰劇不算少,拍好了便是口碑飆升,可以成為演員的代表作;拍差了,便可能淪為抗戰神劇,被人嘲笑。
恰好,在影院關門,電影青黃不接時,六月的國產劇倒是小小爆發了一輪,無論是被封神的《隱秘的角落》,還是青春題材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結局不算),抑或講述職場女性的《怪你過分美麗》,小成本的武俠劇《少年遊之一寸相思》,乃至甜寵劇《傳聞中的陳芊芊》,都給大家帶來了不少的驚喜。
因此,面對這樣一部拖沓而不走心的諜戰劇,被輪番吐槽,也是情理之中。
就像網友說的,如今一看諜戰劇,就是男主風衣制服外套帥氣,女主則旗袍修身風情萬種,劇情設置更是套路滿滿。
劇照看起來倒是精緻又有範兒,情節卻半點都留不住觀眾。
希望創作者們能明白,隨著越來越多的好作品出現,想要走過去的老路,恐怕是越來越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