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好奇心實驗室 ,作者L
好奇心實驗室
著名攝影師Platon曾為霍金拍攝人像照片,拍攝結束後採訪霍金:「您如何看待這個世界?」,霍金坐在輪椅上,面前的顯示屏上隨著光標的移動,打出一個詞「Wow」
貓狗有指甲,鋒利的銳爪攻擊敵人的時候非常方便,在行走時還能夠提供抓地力。馬也有指甲,也就是馬蹄。這使得釘馬蹄的時候它不會疼。豬蹄也能幫助豬跑步。
而人類的指甲顯然不能用到實戰中,根本不鋒利不說,還很容易劈掉。十指連心,那感覺委實酸爽。
那麼人的指甲到底能幹嘛?
指甲真的是有用的!
嬰兒就長指甲了,每周平均長0.7mm,並隨著成長加速,成年後,指甲生長周速可達1到1.4mm。
而且經常用手的人,因為會刺激到指甲,所以指甲會長得更快。
人類的指甲其實就是獸族的獸爪,跟貓爪狗爪一個性質。不過人家那是鉤爪,人類的這是扁爪。
獸族祖先也有指甲
扁爪是真的有用的!
指甲的第一大作用是保護
指尖比較脆弱,而且靈長目動物用得比較多,所以提供保護避免受傷很重要。指甲就相當於為指尖套上的小鋼盔。
哈?指甲自己受傷還不夠多嗎?談什麼保護指尖?腳指頭隨便被公交車的門擠一下,指甲就受傷變黑,有時候還會斷了。
沒錯,其實這就是指甲提供的保護。指甲斷了還可以再生長,受傷變黑其實就是為指尖提供的保護的內容。
鋼化玻璃膜是為了保護手機屏幕而存在的,不能2000塊錢的屏碎了,20塊錢的膜還好好的不是?
從這個角度講,人類的指甲實在很良心。不管是腳趾撞到櫃腳還是手被門縫擠了,第一個受傷的總是它。
指甲的第二大作用是便於用力
人類的指骨沒有長到頭,不然就天天骨折了。
而沒有長到頭的話,前面的指甲肚就並沒有什麼用了,就像無骨頭的肉塊。這時候,指甲就像一層外骨骼一樣,繼續為指尖提供支撐。
因此人類的指尖可以發力,就像有骨頭支撐那樣發力。人類的手變得更精準更有力,除了抓握外,還可以把指尖拈住用力。
比如在鍵盤上敲字的時候,我們以為是指肚在用力,其實仔細感受你會發現是指甲在敲。彈琴同理。
指甲後天開發出來的功能
指甲的第三個作用就是輔助吃飯之類,這些功能屬於後天開發出來的。
比如猴子吃橘子。指甲就像小刀一樣起到「摳」的作用。
吃肉的時候也是,可以用指甲把肉撕下來扔嘴裡。
指甲不過是繼承自猴子獸族祖先的一項裝備,也可能像人類的闌尾一樣沒用。猴子將其進化,掌握了指尖抓握這一重要能力,從而可以在樹上更自在地生活。
除了指尖抓握外,它們發現指甲用來撓痒痒、抓耳朵、摳鼻屎也是分外方便。從此再也不用像別的動物一樣,身上癢了只有把後背放到樹上摩擦。它們自己就能撓了。
而人類開易拉罐最需要指甲。如果指甲剪了還需要求助於人。
說完了指甲的功能,估計你有另一個疑問:猴子也有指甲,那它怎麼修剪指甲啊?難道自己啃嗎?
野生猴子就是自己啃的。就像人類小孩莫名其妙就愛上了啃指甲,而需要矯正才能改掉這一毛病。
啃指甲是天生的,不啃指甲改用指甲刀才是人為的。
那麼——
古人怎麼剪指甲呢?
就像我們的爺爺奶奶一樣,古代人用剪刀剪。
貴族也有自己專門的梳剪盒,下面這個是中國元末的。
不過中國古代是以留長指甲為美的,這代表著一個人不必從事體力勞動。費正清就說:「舊中國時代的長指甲,是自古以來人們所發明的用以表明其清閒身份的一種最廉價的招牌。」
那麼剪刀沒發明出來的時候,古人怎麼剪指甲呢?
剪刀沒發明出來,也就是鐵製品普及之前,即中國春秋戰國之前的時代,那時候的國人還可以用青銅剪刀剪指甲。
那,青銅器也沒發明出來的時代呢?石器時代的人怎麼剪指甲?
石器時代沒有文字記錄,關於當時人的生活細節,我們只能從出土工具推算。
雖然名字叫「石器時代」,但當時的人,主要的工具其實是木頭造的,全員木匠的他們,生活水平其實也可以。只不過木製品很難保存到今天,所以現代人會誤以為那時候的人類,主要工具是石頭和骨頭。
但不論多高超的木匠也造不出剪子。當時人類最鋒利的材料黑曜石的物理屬性,也很難勝任修剪指甲這項工作。
而他們和現代人並無不同,也有指甲不斷生長需要剪掉的需要。
理論上,他們可以用石頭來修剪指甲。不過,指甲脫落之後很難長時間保存,在石器時代的墓葬遺址中,考古學家基本上沒發現過洞穴人留下的指甲。
所以,我們目前還沒有證據能證明他們當時是怎麼做的。
熱門閱讀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原標題:《古人怎麼修剪指甲?》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