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埃及前總理沙拉夫: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5日電 題:專訪埃及前總理沙拉夫: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新網記者 劉旭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全球經濟面臨巨大考驗。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惠及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未來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幫助世界在疫情後重回正軌。

 「一帶一路」倡議惠及全球

「首先,我想強調『一帶一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倡議。」沙拉夫認為,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恰逢其時。「當時世界正面臨孤立主義、單邊主義、壟斷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巨大挑戰,世界需要一個發展方向,『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可謂恰逢其時。」

在沙拉夫看來,「一帶一路」倡議最重要的影響是建立起一種全球合作機制,倡導在公平治理模式下的多邊主義,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化原則。在這種機制之下,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其中,這項倡議也轉化為了切實的合作成果。截至目前,中國已經與130多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籤署超過200個「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同開展了至少2000個合作項目,貨物貿易總額超過7.8萬億美元。

埃中合作前景廣闊

談及埃及和中國之間的合作,沙拉夫表示,從歷史上看,埃及和中國一樣,都是文明古國,而且自古就通過古絲綢之路與中國聯結,在東西方交往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地理上看,埃及有著多重身份,它是非洲國家、是阿拉伯國家、是發展中國家、是地中海國家,也是伊斯蘭國家,它的每一個身份都蘊含著與中國的合作可能性。「再加上有蘇伊士運河走廊作為東西方的紐帶,我們相信,無論在哪個維度,埃及都能夠為中國提供幫助,同時埃及也將從與中國的合作中受益。」

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埃中兩國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合作項目,涉及到基礎設施建設、產能合作、交通、水利、能源等不同領域。沙拉夫還特別提及埃中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項目。沙拉夫認為,這些合作在推動埃及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促進民生改善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談及未來埃中合作的具體方向,沙拉夫認為,一方面中國工業化經驗有助於推動非洲工業化進程;另一方面,埃及和中國同為文明古國,兩國在文化領域也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當今世界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各個文明之間缺乏了解和互信。」沙拉夫提議,「埃及和中國同是最古老的文明國家,我們可以舉行一系列文明對話和文化交流論壇。我相信埃及和中國可以在『一種人類和多種文化』的總體概念下,引領一項旨在增強全球軟連接和建立信任的倡議。」

中國助力全球經濟復甦

受疫情影響,世界主要經濟體大多遭遇了嚴重衰退,而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率先「轉正」,成為去年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國家,為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發揮了積極作用。

沙拉夫認為,由於當前某些國家奉行的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和反全球化思潮,世界經濟還將遭受一段時間的衝擊。「但對於中國來說,鑑於其對多邊主義、自由貿易和全球化的充分認可推動,中國將在復興全球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

沙拉夫特別指出,2021年中國將開啟「十四五」規劃。「『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雙循環』的發展理念。這是加強中國國內發展的黃金機會,同時也將有助於全球經濟的增長。」沙拉夫說,「十四五」規劃的推進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功是並行的,中國在實現國內經濟發展的同時,還通過「一帶一路」合作機制與外界保持有力聯繫。「我相信在這場疫情過後,藉助『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機制,中國將使世界經濟重新煥發活力。」(完)

相關焦點

  • 埃及前總理沙拉夫:期待中國經濟2021年再續輝煌
    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素雲、吳愛民、米春澤):埃及前總理沙拉夫近日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時,向中國人民致以新年問候。沙拉夫表示,中國是埃及的好夥伴,他期待中國經濟在2021年再續輝煌。
  • 專訪:「一帶一路」倡議是後疫情時代多邊合作的重要部分——訪法國...
    新華社巴黎12月19日電專訪:「一帶一路」倡議是後疫情時代多邊合作的重要部分——訪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新華社記者徐永春法國前總理、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席讓-皮埃爾·拉法蘭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
  • 【觀察與思考】法國始終堅持「戴高樂主義」——專訪法國前總理...
    9月,法國政府公布了總額達1000億歐元的經濟復甦計劃,以提振本國經濟。然而,近日來臨的第二波新冠疫情給歐洲各國再一次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歐洲經濟能否順利「重啟」?作為歐洲大國之一的法國將如何落實經濟刺激計劃?後疫情時代,法國經濟轉型之路在何方?
  • 馬來西亞總理說中國在維護國際貿易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
    12月2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世界華人經濟峰會上,大屏幕播放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的視頻講話。新華社發新華社吉隆坡12月21日電(記者林昊)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21日表示,作為多邊貿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自疫情發生以來在維護國際貿易體系、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穆希丁當天在吉隆坡舉行的世界華人經濟峰會上以視頻方式致辭。
  • 專訪:中國經濟亮眼成績為非洲經濟復甦帶來希望
    專訪:中國經濟亮眼成績為非洲經濟復甦帶來希望 2020-12-19 19:01:15 ——訪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  新華社哈拉雷12月19日電 專訪:中國經濟亮眼成績為非洲經濟復甦帶來希望——訪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  新華社記者張玉亮  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中國經濟表現出色,
  • 為全球經濟復甦貢獻中國力量
    經合組織最新報告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從長時段和世界範圍來看,中國經濟快速復甦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不僅彰顯了中國制度的顯著優勢,更重要的是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創造了戰略時機和堅實基礎。
  •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中國經濟回暖將對全球經濟...
    新華社華盛頓7月19日電(記者熊茂伶)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專訪時表示,在全球衰退、發達經濟體普遍負增長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回暖對全球經濟復甦具有重要而積極的意義。
  • 抗疫無國界 愛心零時差——多國政要對中國人民抗擊疫情表達支持
    藍迪國際智庫海外專家委員會成員:法國前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埃及前總理沙拉夫,巴基斯坦參議院副主席薩利姆·曼迪瓦拉,巴基斯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穆沙希德·海珊、斯裡蘭卡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席、國會議員拉塔納長老;藍迪國際智庫重要合作夥伴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等紛紛以視頻、信函等不同方式通過藍迪智庫平臺表達了對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理解和支持以及美好祝願,令人深深感動、備受鼓舞。
  • 2021:中國經濟將強勁復甦專訪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0月份《世界經濟展望》中的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萎縮4.4%,比6月份時的預測上調了0.8個百分點,但是IMF預計明年全球GDP將增長5.2%,比6月份時的預測下調了0.2個百分點。同時,12月份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CED)發布《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也將2021年增速預期由此前的5%下調至4.25%。
  • 中國經濟正增長對全球經濟復甦產生溢出效應——訪IMF首席經濟學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得益於出口表現強勁及政府投資的刺激作用,IMF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上調至1.9%,中國經濟正增長對於全球經濟復甦有溢出效應。
  • 世界銀行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但認為中國經濟將大幅復甦
    世界銀行警告說,冠狀病毒大流行還加劇了發展中國家不斷上升的債務負擔所帶來的風險,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來避免這些經濟體出現新的危機。在2020年萎縮4.3%之後,今年全球經濟預計將增長4.0%,比此前的預測低0.2個百分點,因為超過一半的國家在半年度的《全球經濟前景報告》(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report)中被下調了評級。
  • 共同點亮全球經濟復甦之光(2020·年終專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全球經濟復甦前路漫長且易受挫折。多管齊下,抓住發展新機遇風高浪急之時,更要把準方向。全球主要經濟體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努力讓世界經濟向復甦通道攀行。
  • 諾獎得主斯賓塞:中國在全球經濟復甦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顧志娟)10月21日,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可·斯賓塞(Michael Spence)表示,疫情對於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取決於疫情持續的時間有多長,也取決於什麼時候能夠管控住疫情。
  • 葛瑞德:中國廠商將在5G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對於5G的發展,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會長葛瑞德表示,對5G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中國廠商將在5G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葛瑞德認為,中國選擇在當前時間發放5G牌照非常正確,也是非常具有遠見的決策。 「可以看到中國政府充分意識到了5G牌照和5G發展的重要性。
  • 專訪:中國「十四五」規劃將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訪埃及...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開羅12月21日電 專訪:中國「十四五」規劃將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訪埃及前總理謝拉夫新華社記者吳丹妮馬爾瓦·葉海亞埃及前總理埃薩姆·謝拉夫日前通過網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十四五」規劃將進一步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相關國家和世界發展提供更多機遇。
  • 經濟學家:中國的經濟復甦將惠及東協
    經濟學家指出,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仍有不確定性,但中國的經濟復甦將惠及東協成員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在2020年第一季度,東協取代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亞洲一位知名經濟學家說,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存在不確定性,但中國的經濟復甦將惠及東南亞國家協會(簡稱東協)成員國。
  • 獨家專訪彭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全球V形復甦很難,但中國例外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彭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Tom Orlik)表示,而在使用該類數據進行監測後可以看到,種種跡象表明,很多發達經濟體實際正在進入二次衰退,但由於中日韓等亞洲經濟體更快地控制了疫情,加之世界對其生產的電子產品和醫療設備一直有需求,所以這些經濟體在2021年將會比許多其他經濟體表現更強勁,前景更光明。
  • 全球經濟復甦,中美互相制裁,印度經濟衰退……
    ●OECD:全球經濟有望全面復甦,中國領頭該組織認為,全球經濟已經躲過了最糟糕情形,進入2021年,全球主要經濟體有望實現全面復甦,但復甦的進程大不相同,中國依然領跑全球。OECD預計,中國仍將是2020年唯一一個能夠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為1.8%,美國和歐元區在今年經濟將分別同比萎縮3.7%和7.5%,G20整體經濟將萎縮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