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 一名日本初中女生遭遇校園霸凌,在班上二十個女生的聊天群中,該女生所發信息被另外19名同學已讀不回。在得知班上其他十九名女生另有一個聊天群時,最終自殺身亡。
連我軟體
日本、臺灣、韓國等地區的民眾通常會使用連我(Line Message)社交軟體,功能類似我們的微信,可以為用戶提供免費通訊服務。與微信不同的一點是,連我軟體有已讀回執功能,可以向用戶顯示所發信息是否已被接收者閱讀。
該女生母親表示,女兒轉入一家私立學校不久,便因沒有智慧型手機,被同學孤立。發現這件事情之後,就為女兒購買了智慧型手機,隨後女兒加入了班上的女生聊天群。但一段時間之後,女兒的信息開始被聊天群裡的其他女生已讀不回。女兒再次在學校被孤立,獨自吃午飯,休息時間躲到廁所,出事那天更是穿著學校的室內鞋哭著回家。據班上一名同學透露,班上女生另有一個不包含自殺女生在內的聊天群,她們有時會偷拍自殺女生,然後把照片發到群裡奚落、嘲諷。出事當天貌似有一名女同學把這個群的內容展示給自殺女生看,才會發生此悲劇。
配圖與文章內容無關
校園霸凌在日本非常普遍,據日本2015年相關調查顯示,90%左右的日本中學生遭遇過校園霸凌,形式包括集體孤立、無視、說人壞話等。校園欺凌問題在其他國家也很常見,據環球網報導,相關數據顯示,在美國,大約25%的孩子牽涉欺凌事件,不是加害者就是受害者;在韓國9歲到17歲的兒童中,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有過遭受校園霸凌的經歷,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曾實施過校園暴力。中國的校園霸凌現象也屢見不鮮,時有爆出。各個國家都在預防和制止校園霸凌方面也做出了不同努力。全美有45個州頒布了《反欺凌法》,還設有專門的反欺凌機構和網站。韓國開通了舉報校園暴力的24小時117熱線,將學校周圍2百米內設為警察負責區。英國教育當局則高度重視老師在服務管理學生行為上的地位和作用,撥付專項經費用於教師的培訓。日本也通過立法、教師培訓、成立第三方機構等措施對不同階段的校園霸凌現象進行預防和調查。
(文/北青網 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