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6科普:手機充電孔、耳機孔易進灰如何快速清理?

2021-01-07 太平洋電腦網資訊中心
10086科普:手機充電孔、耳機孔易進灰如何快速清理?
2020-07-19 10:23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eijunhua

  雖然如今的手機防水性能普遍不差,但充電孔、耳機孔、聽筒部位還是比較容易進灰,有什麼清理的好辦法嗎?近日,10086整理了一圖,一起來學習下:

  方法一:軟毛小牙刷快速清灰

  用刷毛細軟的小牙刷在手機的耳機孔和充電口處輕輕地刷一刷,再將手機立起接口向下,用洗耳球吹接口,將灰塵顆粒全部清理乾淨。洗耳球可用冷風吹風機代替,不可用嘴巴吹氣,防止唾沫飛濺至充電接口造成短路。

  注意:一定要選擇細軟刷毛的牙刷,因為硬毛牙刷容易對手機造成磨損。如果用吹風機清理,請注意溫度不可過高。

  方法二:牙籤+雙面膠,灰塵無處藏

  用雙面膠把牙籤尖端部分包裹嚴實,在充電口和耳機孔內輕輕轉動。雙面膠會粘出大量灰塵。

  方法三:棉籤蘸酒精

  用小棉球蘸無水酒精,輕輕擦拭接口觸點,清除氧化部分消除接觸不良,避免因接觸電阻大無法充電或發熱情況。如灰塵顆粒等髒汙位置較深不好清理,建議帶上購機發票、保修卡和手機送至當地售後由專業工程師檢測處理。

注意:一定要在關機的情況下操作,且酒精不可蘸取過多。千萬不要用蘸水清理,因為水容易導致手機進水生鏽或線路短路。

  【來源:快科技】【作者:隨心】

相關焦點

  • 手機充電孔、耳機孔易進灰?10086科普如何快速清理
    雖然如今的手機防水性能普遍不差,但充電孔、耳機孔、聽筒部位還是比較容易進灰,有什麼清理的好辦法嗎?今天,10086整理了一圖,一起來學習下:方法一:軟毛小牙刷快速清灰用刷毛細軟的小牙刷在手機的耳機孔和充電口處輕輕地刷一刷,再將手機立起接口向下,用洗耳球吹接口,將灰塵顆粒全部清理乾淨。洗耳球可用冷風吹風機代替,不可用嘴巴吹氣,防止唾沫飛濺至充電接口造成短路。
  • 解答|手機,如何清理耳機孔!
    手機耳機孔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時間久了一定會積累灰塵雜質,可是怎麼清理比較方便呢?趕緊跟上小匯來看看吧!
  • iPhone進灰了怎麼辦_iPhone進灰了怎麼清理
    iPhone進灰了怎麼辦_iPhone進灰了怎麼清理 一般來說,手機在使用時間久了以後耳機孔和充電孔很容易進灰,對於強迫症來說確實很難受。
  • 明明很實用,為什麼越來越多手機取消耳機孔了?
    最近一年左右換手機的朋友們,是不是有這樣一個煩惱,就是聽歌充電沒法同時進行,有時候在公共場合,忘記帶轉接線就沒法聽歌看視頻。這還得多虧庫克,iPhone 7時代開始,掀起了取消耳機孔的潮流。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國產手機開始放棄耳機孔,包裝盒中多了一樣耳機轉接線。
  • 沒有3.5mm耳機孔的手機也能一邊充電一邊聽音樂,真相解密!
    自從手機「取消3.5mm耳機孔」的設計方案被大多數廠商接受後,越來越多的新款手機採用無3.5mm耳機孔設計,很多人都是極力不贊成。因為沒有了耳機孔,就不能一邊充電一邊聽音樂,看電影和打遊戲了。那麼手機商為什麼紛紛趕這一趟風潮呢?
  • 華為也取消了耳機孔,長知識:去掉耳機孔到底有何好處?
    細心的網友發現,如今國內手機界的老大華為也推出了mate10、P20這樣沒有耳機孔的機型,看來耳機孔在手機界越來也不受待見了,這又是為什麼?耳機插孔就跟著遭殃了,既可以用藍牙,還能用充電口取代,被抹殺不冤枉。況且現在手機電池不耐用是智能機很大的一個痛點,電池技術出現本質上的革新並且完成商用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的,雷蛇CEO(不錯,就是做鍵盤那個,他家也做手機)就表示耳機孔的空間,足夠讓手機電池容量增加500mA,「寸土寸金」的手機內部空間讓給其他更需要的零件,耳機孔只能犧牲自我了。
  • 沒有耳機孔,手機充電時怎麼用有線耳機聽歌?3招輕鬆解決
    現在的手機,越來越多的取消了耳機孔。這帶來的影響是:如果我們想要用有線耳機聽歌,只能通過充電接口來進行。那麼取消耳機孔後的手機,會有什麼問題和不便之處?1、需要帶轉接線方能聽歌;2、碰上手機充電,沒有多餘的接口來聽歌;3、充電接口被頻繁插拔,影響和傷害接口。問題來了,我們怎麼在手機充電的同時,還能用有線耳機來聽歌呢?這裡是三個辦法,看你用過幾種?
  • 易用與通用的衝突 Type-C取代耳機孔的利與弊
    在3.5mm標準耳機孔「一統(音頻接口)江湖」的今天,以樂視手機2為代表的智慧型手機卻對其「痛下殺手」,將聲音的傳遞通道從3.5mm耳機孔轉移到了USB。那麼,這種方案到底好不好?它有沒有可能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呢?
  • 聽歌時不能給手機充電,取消耳機孔有什麼好處?
    擁有新手機的喜悅之情消退之後,我發現問題來了,我再也不能一邊戴著耳機刷抖音一邊給手機充電了!儘管無論是蘋果、三星,還是華為、小米都陸續取消了手機上的3.5mm耳機插孔,但是作為一個重度手機用戶,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對於我們用戶來說取消耳機插孔真的沒有一點好處。  1.聽歌同時無法充電
  • 手機上的3.5mm耳機孔,永遠再見!
    TASTER科技|3.5mm耳機孔科技是進步的,取消3.5mm耳機孔也是進步的,這種設計正在慢慢消失在手機上,如今保留這種設計的手機,售價一般較低。耳機孔也是,手機朝著無開孔發展,耳機孔是最先被淘汰的一個,iPhone率先取消了耳機孔,其他手機也開始取消耳機孔,但是國產手機廠商不忍心用戶不適應,搭配手機附送了3.5mm轉type-c的轉接線。增加轉接線本身就是增加成本,廠商取消耳機孔去增加藍牙耳機和其他耳機銷量純粹是陰謀論多一些。
  • 手機上的3.5mm耳機孔,永遠再見
    先說3.5mm耳機孔的好處,一般情況下有線耳機的音質是比藍牙耳機音質更好的,這也是為什麼音樂發燒友詬病於此。 但是手機用戶仍舊是普通用戶居多,除了不關心音質的用戶,很多用戶也是木耳級別,藍牙耳機和有線耳機的音質區別,對普通用戶影響不大。
  • 充電插耳機二選一?取消耳機孔到底能給手機帶來什麼好處?
    為什麼國內的大廠商都紛紛把手機的耳機孔給取消了?這個故事還要從蘋果說起,當蘋果取消了耳機插孔後,國內的廠商也跑去跟風統統的都取消掉了耳機插孔,諸如HTC、小米、錘子等手機廠商也紛紛跟進,導致了我們無法一邊充電一邊聽歌,蘋果取消耳機插孔的原因是,工程師發現,位於攝像頭附近的顯示屏和背光碟機動電路幹擾了新的攝像頭系統,於是將驅動電路放到了耳機孔附近,結果又幹擾了包括耳機孔在內的其他元件,最後不得已直接將耳機插孔取消了,而國內手機廠商也跑去跟風
  • 三星S8也放棄耳機孔了?扒一扒USB是怎麼把耳機孔殺死的
    對使用傳統3.5mm耳機孔的手機而言,聲音的傳輸通道是這樣的:數位訊號通過手機內置的Codec(解碼器,可細分為「DAC」和「運放」兩個部分)轉化為模擬信號,然後通過耳機孔輸出到耳機的喇叭上。需要注意的是,這種HiFi耳機裡需要集成獨立的DAC晶片,將數位訊號的解碼工作由手機內轉到了耳機裡。現實很殘酷聽起來很美好?但現實卻是很殘酷的。比如,由於充電和耳機都共用一個USB接口,這意味著音樂和充電不能同時進行。
  • 手機充電孔和耳機孔裡邊的灰塵不好清理,教你一招輕鬆搞定
    小編每天堅持更新深度原創生活小技巧,只為給生活中的你增加一點小樂趣大家好,相信大家手機的耳塞孔喇叭孔充電口,話筒和聽筒,這些地方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灰塵或者衣服的棉絮堵塞在裡面有時還會影響手機的正常使用,特別是手機的喇叭孔和話筒裡面的灰塵非常難清理,堵塞嚴重,手機聲音還會特別小那麼今天我就來教大家用一個礦泉水瓶和一根吸管來自製一個手機清理神器。
  • 為何現在蘋果、小米等手機廠商紛紛取消耳機孔設計?
    其中,因眾多用戶偏愛使用手機中的影音播放功能,也使得有線耳機一度成為大眾的"潮流物品"。但是反觀現在,越來越多手機品牌選擇除去"耳機孔"這一設計,不禁讓人疑問,其用意究竟何在?比如蘋果手機,其取消耳機孔這一方案真的只是為了節省手機的內部空間嗎?首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許多的手機取消了耳機孔的設計並不是代表它們無法使用耳機設備,而是選擇"淘汰"了之前的傳統有線耳機。
  • 手機耳機孔遭團滅:招誰惹誰了?
    也是將近十年後的2006年,手機廠商開始「幹掉」手機上的耳機孔,試圖再一次的改變消費者的聽歌習慣。取消耳機孔後,再也無法用耳機直接插手機聽歌了,不得不弄個轉換頭,而且一不小心還容易丟。此外,一邊充電一邊聽歌的也成為了奢望。
  • 新手機沒耳機孔?充電沒法用耳機?你可能需要這些神器!
    成也蘋果敗也蘋果,說起蘋果,前幾年是大家乃至國產友商的羨慕對象,無論是雙玻璃機身,還是航空鋁機身,無論是經典的三段式設計,白帶天線還是指紋識別,都成為了國產手機的爭相模仿對象,然而這兩年蘋果不僅在設計上缺乏突破,開始模仿華為的雙攝像頭不說,竟然還起了個頭把耳機孔給取消了,簡直就是在走下坡路!
  • 買了沒有耳機孔的手機,你選充電還是聽歌?
    隨著iphone7之後,市面上取消耳機孔的手機逐漸多了起來,但比較尷尬的是,我們用3.5mm的耳機孔已經很多年時間了
  • 手機的耳機孔裡有灰塵,教你一招,再也不擔心灰塵堵塞耳機孔了
    大家有沒有遇過類似情況,有時充電時,手機充不進電或者是聽音樂的時候明明將音量放到最大,但是還覺得很小聲,有些人會覺得是因為手機的零件用久後老化了。其實呢,是因為灰塵太多,導致音響部分剛好被灰塵給堵塞,今天就教你一個清潔手機灰塵的小妙招。
  • 手機上的耳機孔,有這幾種驚豔的功能!
    其實,像空調、電視這些家用電器都是通過紅外線來遙控的,當紅外頭插入手機的耳機孔後,打開App,對準電器發射紅外線,就可以輕鬆控制家用電器啦!當然,如果有的手機本身不支持外接功能,就需要額外購買外置紅外發射器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