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走著走著,貓突然衝出來對著你的腳咬了一口;玩著玩著,突然抱著你的手啃了一口;摸著摸著,突然回頭又咬了你一口。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會選擇最原始的方式?把它兇走,或是抬起手來打它。其實,
體罰貓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會使咬人的行為越演越烈。那貓咪為什麼突然咬人?遇到這種情況如何處理?很多貓主經常在貓做錯事的時候,用體罰、怒罵或是嚇阻的方式,試圖控制貓的行為。但這種方式,反而會讓貓認為生活環境中有威脅。貓並不能理解我們為什麼要體罰,且它會把體罰與地點、人物或是附近的任意物品關聯起來。長此以往,貓會處於緊張狀態,缺乏安全感,也很容易造成人貓關係緊張,形成惡性循環,導致貓主與貓的距離越來越遠。[2]
想解決貓咬人的行為問題,先要了解一下什麼情況下貓會攻擊,什麼原因會導致攻擊行為,才能對症下藥。
當貓主正在走著或者忙於其他事情,貓埋伏在暗處,突然衝出來撲、咬、啃、踹貓主的手或腳(多見於幼貓,這簡直是多數貓主的煩惱,榮登問題排行榜TOP1),這就是典型的遊戲型攻擊。
遊戲型攻擊行為在小貓和3歲以下的貓身上最常見。
貓咪在幼年時期都會和同伴遊戲打鬧,這是它們通過遊戲練習狩獵能力和確定地位的方式。如果幼貓在社交黃金期(8-16周)離開母親和同伴,獨自進入新家庭,它的練習對象就只有貓主了,也只能把貓主的手腳當成玩具。
貓主的尖叫聲閃避追逐等一系列反應,都正向加強了貓咪狩獵遊戲的樂趣。(小提醒:貓主如果用過多的體罰來解決這個行為問題,那麼貓長大之後便會出現敵意攻擊行為)
每天固定時間陪貓玩耍,選擇
長距離的逗貓棒或雷射筆,避免攻擊目標落在人的手或腳上。多玩丟紙球/玩具的遊戲,讓貓可以長距離奔跑,滿足貓咪的狩獵欲望以及大量消耗體力。增加貓爬架/窗戶瞭望臺,讓貓在家無聊的時候也能看看風景。發生抓咬時,不用手推開或是抓開它,而是
以障礙物(紙板,毛絨玩具,或者貓咪的玩具都可)擋開它的視線,讓它喪失或轉移攻擊目標。[2]
愛撫誘導性攻擊的典型場景是,有時候貓豎著尾巴朝你走來,撒嬌或是跳到你身上,但是當你摸它時,摸著摸著卻突然被反咬一口。
首先要排除引起貓疼痛或易怒的病理原因,例如關節炎、牙病、皮膚病、尿路感染、甲狀腺疾病或肛門腺問題。(由疾病引發的攻擊行為詳見第四部分)
有些貓的性格決定了它不允許太多或時間太長的身體接觸。當它因為過度撫摸忍無可忍時,就會發動攻擊。
撫摸的部位不正確。大多數貓喜歡被貓主撫摸頭部和頸部,因為貓天生會通過相互摩擦和梳理這些區域來打招呼。但當貓主撫摸它們的背部和腹部時,更多情況下會被認為是挑釁或威脅。
早期的社會化不足,或是曾經受過創傷。
(社會化是指貓從出生開始,這一生所經歷的所有事情,能讓它所學到的經驗。早期的社會化不足是指貓過早的離開母親及兄弟姐妹。)
(阿橘博士的好朋友哇嘰因為受傷而截肢,每次摸它下背部的時候,它就會敏感地咬人)
確定貓的撫摸閾值
(撫摸閾值:貓能接受你撫摸它的最長時間)
找出引起貓消極反應的原因。比如是摸到背後的時候發脾氣或是撫摸的方式不對?
提高貓咪對撫摸的期待感。撫摸貓咪時,注意觀察它的反應。發脾氣前,貓的身體會突然變得緊張:尾巴抽動,耳朵變平,瞳孔放大,下背部的皮膚可能會一抽一抽的。這時候請及時停止,然後餵貓吃零食或做任何它喜歡的事情。
逐漸增加撫摸的時間。讓貓咪知道平靜的互動是由貓主控制的。
經過以上耐心的行為調整,你會發現,貓咪可以任由你撫摸也不會咬你啦。[2]
只要貓主路過貓咪活動的區域,貓咪就會很兇地從角落衝出來狠狠抓咬貓主人的腳。這是典型的敵意攻擊。貓主在小貓遊戲攻擊鬧著玩時,以體罰等錯誤形式處理,貓咪會認為自己的生活環境有壓迫,
搶先發動攻擊是最能自我保護的方式,可以逼貓主退開,不再靠近。體罰造成的攻擊行為和記憶不能被消除,只能藉由重新修補關係來讓貓回復平靜。
立刻停止所有體罰、怒罵、喝斥、讓貓不用每天面對這些刺激,減少無法控制發動攻擊的機會。調整環境,在室內空間中增設貓可以活動的第一路線,將容易與人發生衝突的地點改成第二路線。新增高處的休息區,讓貓能有安心獨處的機會。等貓情緒恢復到較為放鬆的狀態後,開始進行遠距離遊戲,
慢慢縮短人與貓的距離。將原本揍貓的姿勢,建立一個
新的意義,例如高舉手打貓→高舉手丟零食,逐漸降低貓的敵意。
重新建立信任的過程可能會比較漫長,但堅持就會有效果。轉向攻擊多發生在多貓家庭中。比如,兩隻好鬥的貓起衝突時,貓主過去勸架,很容易被其中一隻貓當做新的攻擊目標,上前咬一口。小科普:轉向攻擊就是當A貓認為B貓有威脅時,但因為有什麼阻隔(可能是門/窗/家具)導致它無法直接擊退B貓,這時如果有「別的貓」或貓主經過,就很可能會被A貓轉向攻擊。[1]如果其中一隻貓對家裡的其他貓或狗表現出攻擊性,請務必將它們隔離開。貓打架的時候發出其他聲響吸引貓的注意力,或朝打架的貓的方向噴水(此時儘量不要讓它們看到)。等貓平靜以後,把打架的貓隔離開(
看不見摸不著),視情況再慢慢地將它們重新介紹給彼此,可以減少轉向攻擊的可能。使用Feliway費利威信息素擴散器可以有效緩解多貓家庭中貓咪因矛盾而產生的焦慮。[3]如果貓咪有時候攻擊貓主或家裡的其他動物,有時候喜歡自己躲起來,有時候被貓主人摸到身上的某個部位時,會開始很兇並咬人,那很有可能它們正處於疼痛之中。
當貓咪感到疼痛時,就會變得具有攻擊性。因為貓咪並不明白疼痛來自它的內部,它可能把疼痛與外部力量聯繫在一起,害怕外部環境使疼痛加劇,從而做出
防衛攻擊。比如,貓咪的耳朵受感染時,主人為它們的耳朵用藥,它們就會覺得是主人讓它們疼痛加劇,從而發動攻擊。如果貓平時很溫柔,但出現了不尋常的攻擊行為,請及時帶去醫院就診。
別再用最原始的打罵方式去教育貓了。這樣只會讓人與貓之間越來越疏遠,喪失養貓原本的樂趣。在與貓相處的過程中多點耐心多點細心,以
科學的方式解決貓的各種行為問題,會讓人貓之間相處更加愉快。
[1]:https://www.cathealth.com/behavior/aggression/2404-redirected-aggression-in-cats
[2]:單熙汝 《貓咪行為學》
[3]:https://www.cathealth.com/behavior/aggression/1222-cat-agg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