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這樣的:
學生在群裡給老師發,老師,進而,學生,好在最後。
翻譯一下:
近日,廣東潮州,某學生在中學班級群裡問老師問題,隨手附上了2個「敲打」的表情。這下子,老師炸了,覺得學生怎麼可以這麼不禮貌,要「敲打」自己。於是,責令這名同學寫檢討。
好在,事後經過雙方溝通,誤會也算是順利消除了。
不過問題來了,這個的表情到底是啥意思呢?
我們有幸請來「敲打」表情的參與設計者,為我們來答疑解惑:
Q:「敲打」表情是怎麼想出來的呢?它到底是個啥意思?
A:「敲打」表情呀,最開始的設計靈感是來自一個漫畫畫面,老和尚拿木魚敲打小和尚。
是一種老和尚敲打小和尚,老媽打兒子的寓意,其中也有提示(即『你該醒醒了』)的意思,是一種親密關係打鬧場景的表達。
從上文事件的語境來看,這個學生應該是想表達自我敲打的意思,也有可能他想發「奮鬥」的表情,結果手抖,把臨近的「敲打」表情給點了,手抖發錯也是可以理解的。
今日互動:
連設計師都想不到
許多表情煥發了新意
例如,
老一輩用是真誠的微笑,
年輕人用是呵呵,不想理你。
......
其他的請大家在評論區熱情補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