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農村養鵝可以防蛇!這其中真正的原因你知道嗎?

2020-12-23 陌上花開且緩歸

在民間盛傳,養鵝可以防蛇,有鵝的地方,蛇都會避得遠遠的。事實是不是如此呢?這還得從大鵝的幾個特性說起。

1、警覺性

大鵝是一種聽覺很敏銳的家禽,比起雞鴨,它的警覺性可以說是無比超常,一旦有什麼異響,它就會迅速反應,發出「嘎嘎」的大叫聲,一聲高過一聲,連續不斷,就如警笛拉響警報一樣,以此來提醒同伴或主人。

所以,農家小院養幾隻鵝,可以防止蛇鼠等,或者陌生的貓狗進入。遇到陌生人時,大鵝也會上前驅逐,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還有防小偷的作用。

2、好鬥性

大鵝生性可不像鴨子那樣溫和,它隨時保持著戰鬥狀態;它也不像雞那樣膽小,被貓狗一嚇唬,被人一驅逐就撲稜著翅膀逃遠了。

大鵝可是什麼都敢挑戰,簡直可以用驍勇善戰來形容它。管你是體型比它小的貓,還是體型比它大的狗,又或者是體型大它數倍的人類,更不用說是小小的一條蛇了。尤其是當有生物近它跟前,或者是進入它的領地時,它就覺得是侵犯到它了,幾乎沒有不出手的。

一來這和它的警覺性有關,二來也和它的眼睛構造有關。大鵝的眼睛成像比較特殊,任何東西到它眼裡都會小上很多,這就使得它更加無所畏懼了。那小小的蛇在它眼裡就像條蟲子一般,一旦進入它的屬地,它自然對它不客氣了。

3、殺傷力強

別以為大鵝沒有狗牙那麼鋒利的牙齒,也沒有貓爪那樣銳利的爪子,就覺得它即使發起攻擊,也沒有多大的傷害力。那是你沒被大鵝追過,沒被大鵝咬過。在農村待過的小孩,但凡是被大鵝追咬過的,都能成為他一輩子的忌憚。陌上花就是其中一個,直到現在,只要遠遠的一見大鵝,就立馬拔腿轉身。

別看大鵝是個扁扁嘴,嘴內也沒長牙齒,但它的上下喙的外部邊緣布滿了密密的鋸齒狀的齒狀喙,在舌頭兩側還有鋸齒,這原本是讓大鵝在進食時用來扯斷和磨碎食物用的。

但一旦大鵝進入戰鬥狀態時,這些鋸齒就成了殺傷力極強的武器。只要被它的扁嘴咬上,它就會死擰著不放,你越掙扎,這些鋸齒狀就越容易將皮膚鋸磨出血來。如果是隔著衣物,皮毛的還稍好,但蛇類都是光不溜秋,直接將皮膚裸露在外的,一旦被大鵝的扁嘴夾住,必定是血肉模糊。正所謂是: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4、合群性

大鵝喜群居,陌上花家中曾養過幾隻大鵝,白天都是放養在外的,它們外出或回家都是結伴而行,而且走起路來,排列整齊,前後左右間隔均勻,雄赳赳氣昂昂的,好似列隊一樣。就算偶有離開的,也不會離太遠。

如果有大鵝,一旦發現自己離隊稍遠時,就會立即發出「嘎嘎」的叫喚聲,然後鵝群就會立刻集體發出「嘎嘎」的回應聲,這隻離群的大鵝就會邊叫邊迅速跑回鵝群。

正是因為這合群的特點,所以大鵝的戰鬥力更是爆表,管你是跟貓鬥、跟狗鬥、跟蛇鬥、還是跟人鬥,只要一隻大鵝衝上去了,其它大鵝都會一擁而上,群起而啄之,被攻對象不落荒而逃才怪。

在民間,還有傳言說,大鵝之所以能驅趕蛇,是因其糞便,說是蛇只要一沾上大鵝的糞便就會全身潰爛而死。事實上是不是如此呢?

鵝主要是食草的,它排出的糞便比較稀,主要是水和無機物及一些氮、磷、鉀元素,並沒有什麼腐蝕性的物質。如果鵝糞能讓蛇皮膚潰爛,那雞鴨的糞便豈不是也有這功效了,因為它們糞便中的成分幾乎都是差不多的。所以這一說還有待商榷。

陌上花個人以為,老百姓之所以認為蛇會避著鵝的糞便,原因可能有二:

一是因為蛇非常愛乾淨,大鵝因為是大身型家禽,拉的糞便較多,異味重,又因為水分多很稀軟,顯得特別的髒臭,愛乾淨的蛇避著走也是有可能的。

二是蛇類吃鵝的虧夠多了,經年累月的就長了記性,知道鵝是不好惹的,有鵝的地方最好是避而遠之。而蛇雖然眼睛不好使,但對於氣味的分辨是很靈敏的,一旦嗅到了鵝糞的味道,就知道周圍有大鵝出沒,趁還沒被發現之前,趕緊開溜。

相關焦點

  • 「養鵝防蛇」有沒有科學依據,為何那麼多人採用,真有這麼厲害?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養鵝防蛇」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是不是真的這麼厲害,「養鵝防蛇」是真的話,我們也可以買鵝了,特別是在夏季。「養鵝防蛇」有科學依據嗎?鵝是我們最為常見的一種家禽,屬於食草禽,可謂是全身都是寶,羽毛可以做衣服,肉可以吃,具有極高的價值,並且養鵝也非常的容易,只要給予足夠的食物,鵝很快就會長大,同時一年四季養鵝都不存在問題,它具有喜水性、警覺性、耐寒性、生活規律性等,所以作為綠色食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養鵝也就基本上成為農村的主要家禽之一。
  • 農村老人說,夏天使用鵝糞能防蛇,這個有道理嗎?看完就知道了
    ,除了炎熱的中午時間,蛇類到了晚上或者溫度稍微降下去的時候就會開始覓食,尤其是南方地區的蛇類多數為毒蛇類,所以說這個時間還是要小心這些毒蛇的侵害,在民間有很多的防蛇技巧,比較這個鵝糞就有很多人來使用,那麼鵝糞真的有如此功效嗎?
  • 炎熱夏季,農村出現的蛇更多了,蛇真的怕鵝糞嗎?
    而在我們生活當中,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動物,特別是在農村,很多人都會喜歡養鵝。但是人們都說鵝糞會讓神看到以後聞風喪膽,為什麼神看到而鵝糞就會如此害怕呢?現在正是炎熱的夏季,在農村當中會看到各種各樣的蛇,而且有一些事還是比較劇毒的,因此一旦被它咬傷,後果不堪設想。而有時候一些毒蛇也會誤闖進入村民的家中。因此為了安全起見,在很多農村村民的家裡,都會養上幾條大鵝,以此防範蛇的靠近。而且這樣的做法確實取得很好的效果。基本上有養鵝的地方,蛇都會很少前來光顧。那麼這就是為什麼呢?
  • 農民喜歡養殖家禽,但是這個家禽蛇都害怕?你知道是什麼嗎
    ,蛇類結束了冬眠,因為蛇冬眠的時候是不吃不喝的,一旦出蟄後就會經歷一段蘇靜的時間後開始出來覓食,這個時候也是農民裡防蛇的時候了,那麼對於農村有著有鵝的地方蛇就不敢靠近是真的嗎?想必大家在南方地區都是對於蛇來說也是挺怕的,畢竟南方的溫度比較適合蛇的生長,雖說南方能經常見到蛇類,但是人們自古都是怕蛇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有的時候在野外的一些毒蛇就會跑到農民的家裡,如果蛇要是當了家中的話,就可能被咬到,那就是比較危險的事了,這幾年隨著社會的不斷在發展,很多的農民都外出打工了,家裡面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兒童比較多,一旦要是被蛇咬到的話
  • 農村人喜歡把仙人掌種在牆頭,據說能防賊防蛇,真的有效嗎?
    原創文章,請勿轉載農村人喜歡把仙人掌種在牆頭,據說能防賊防蛇,真的有效嗎?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很多人不再只是追求吃飽穿暖,而更加注重的是自己家庭中,生活環境的布置。對於這種植物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因為養在小盆中即可以觀賞,又能很好地起到淨化空氣,防輻射的作用。而且很多人喜歡她的原因還是因為他身上長滿了刺,耐乾旱,極度缺水的沙漠中都能生長。很多人有感於他性格的堅韌,所以放在家中用以勉勵自己,有時候也在一定程度上象徵了主人性情。喜歡仙人掌的人大多也都渾身是刺,外表堅強,內心脆弱,時刻準備武裝保護自己。
  • 吞了菸袋油的蛇,離死不遠!農村人的防蛇妙招,煙油還能解百蟲?
    但其實蛇真正的冬眠時間是11月到來年的4月,也有些蛇在12月才冬眠,然後在來年3月就出洞了。蛇在農村的角色是亦正亦邪的,因為它們在田間地頭可以幫忙抓老鼠,讓糧食不被偷食,也捉一些害蟲,對農作物生長很好,和青蛙一樣被看作是幫手。
  • 現在養鵝效益好嗎?在農村養1000隻鵝,成本和利潤是多大?
    鵝是體型較大的家禽,適宜靠近水源和山林的農村養殖。如果養豬1000隻鵝的成本和利潤分別是多少呢?相比雞、鴨等,鵝苗也是比較貴的,通常1隻鵝苗需要10~20元;所以總體上養鵝的規模也不算大,做好前期準備和規劃,養鵝的前景是比較好的。
  • 民間傳說有鵝的地方蛇跑光是真的嗎?為什麼?
    在我們農村老家,村中有3霸,分別是大鵝、土狗和公雞,土狗和公雞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飼養,它倆的厲害之處相信不用我多說了,但是還有許多人對大鵝比較陌生,大鵝之所以上榜村中3霸,主要是因為它具有非常強的領地性和攻擊性。
  • 夏天到來,農村中的蛇漸漸多起來,蛇怕聞到什麼藥?
    人們常說「三月三,蛇出洞」,現在都到了農曆四月了,而且各地氣溫也漸漸高了起來,這時候對於農村地區來說,很多蛇也已經出洞來覓食了。蛇一般是在每年的3月到5月出洞,特別是過了驚蟄節氣以後,蛇從洞中甦醒,隨著春雷聲,蟄伏在地下的各種蛇類就陸續出洞,開始新的生活。
  • 養鵝技巧:農村家裡鵝晚上一直叫,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農村現在養鵝的還真不少,但是鵝天生有壞毛病,不管遇到什麼情況,它們都會大聲叫,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鵝要是聽見有聲音,它們也會大聲的鳴叫,叫聲影響鄰居休息,長期下去會影響鄰裡之間不和,想個辦法叫鵝晚上不大叫。
  • 農村養鵝比養雞賺錢,為什麼養雞的人多養鵝的卻很少
    過去農村的每家每戶都要養上幾隻或幾十隻雞,但卻很少有人養鵝。雞鵝都是家禽,它們的食譜也很接近,鵝除了不吃肉食外其糧食和剩飯以及青草它們都吃。雞的食譜除了和鵝的食譜基本相同外又多了一個肉食,也就是蟲子之類肉食雞吃,而鵝卻不吃。那麼,在養雞和養鵝之間相比,是養雞賺錢還是養鵝賺錢呢。
  • 農村霸主「大鵝」,在唐朝竟是萌寵,如果你家沒鵝,都不好意思出門
    如果你家沒鵝,都不好意思出門。其實養大鵝這股風掀起,是有多種原因的。首先是唐太宗擁有了一隻大鵝,而這隻大鵝是黃金打造的,和活物不一樣。鵝這種家禽,一開始不叫鵝,它是一種叫"舒雁"的野禽,在經過長期人工馴化後才成了家禽,在古時,根據周禮男女訂婚需要三媒六聘,男子在下聘禮時,要送出一隻活的大雁,在古人眼裡,大雁是最能詮釋愛情忠貞的動物,但是野生的活雁極為難抓。
  • 在農村為何養雞、鴨的多,養鵝的家庭卻很少呢?
    隨便到農村裡走走,養雞養鴨的不少,可是養鵝的人家,還真的不多。這是什麼原因,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為什麼農村裡養鵝的人家不多?很多人在家裡養幾隻鵝,都是為了能夠看家。農村裡現在養狗的人都不是很多了,也不願意養,最怕的就是傷人,現在被狗傷了,人都是打的都是血清,隨便一個人被傷到,最少都要上千。而鵝,天生警惕性高,看家護院是把好。雖說,鵝是水禽,有1/3的時候都是在水裡。鵝的夜裡警惕性很高,在夜裡只要有掉響聲,鵝就會叫,甚至還會攻擊。
  • 「與人不和,勸人餵鵝」,這句話什麼意思?養鵝真的不好嗎?
    先來了解一下「與人不和,勸人餵鵝」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再說養鵝好與不好的問題。 「與人不和,勸人餵鵝」這句話由來已久,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和人不和睦的話,就勸別人去養鵝,勸別人養鵝之時,肯定會說一些養鵝的好處啦,比如說能夠看家護院,能夠下蛋賣錢補貼家用等等。
  • 養100隻鵝好過養200隻鴨,養鵝真的很賺錢嗎
    鵝與鴨都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家禽,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養殖。從市面上看,鵝的市場相對少,可是鵝的售賣價很高,比鴨價高出一半。而養鴨雖然成本低,養殖技術簡單易管理,價格沒有鵝價高,但為什麼養鵝比養鴨的反而稀少呢?有人說,養100隻鵝好過養200隻鴨,養鵝真的很賺錢嗎?
  • 農村俗語「寧養臭死天,不養黃大仙」,有道理嗎?為啥不能養呢?
    導讀:農村俗語「寧養臭死天,不養黃大仙」,有道理嗎?為啥不能養呢?在農村從來都不缺少俗語,這些朗朗上口的俗語,念起來非常的押韻,不但很好記,而且還富含很深的道理。很容易就被大家所傳唱,這些俗語之中,也有一些猛然聽上去不知所云的,這些聽不懂的俗語,就要去請教村裡一些老人之後,方能領會其中的寓意,就像這一句:「寧養臭死天,不養黃大仙」,所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人說豬是蛇的剋星,這話可信嗎?其實現代人理解有誤
    在農村,一些老人會說「豬是蛇的剋星」。可是我們聽到這些話就會不解,因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豬和蛇是沒有任何交集的,這倆怎麼會克在一起呢?但今天咱們不說這些,只說現實中豬和蛇的交集,再說說豬究竟是不是蛇的剋星。一、家豬和野豬與蛇有交集嗎?這個豬一般都是蠢笨和懶惰的代名詞,不信看看一些人,說到懶時,總愛說懶豬,為啥不說懶狗?因為豬在別人心目中就懶。
  • 養鵝技術大全:養鵝有風險嗎?
    鵝全身是寶,綜合綜合利用價值很高,飼養簡單,投入產出比高,飼養風險小和經濟效益優於養雞、鴨,一個致富的好門路。養鵝是以草換肉,鵝吃百草,能利用大量青綠飼料和一些粗飼料。那麼養鵝技術好學嗎?
  • 農村老人常說,豬是蛇的剋星,這是真的嗎?
    豬是蛇的剋星,既然農村老人經常這麼說,那自然是有一些根據的。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講,應該是「野豬是蛇的剋星」。我們知道,野豬是雜食性動物,既可以吃蛇類、兔子,也可以吃玉米、土豆等莊稼,尤其是它拱食能力特別強,正因為如此,野豬的野外生存能力非同尋常。有人說,蛇也挺厲害啊,尤其是毒蛇,難道野豬不怕嗎?
  • 農村水田裡有種專門吃蛇的青樁鳥,你知道嗎?怎麼吃蛇的?
    之前,我在網上看過一個報導,說在2015年3月9日,攝影師喬納森在英格蘭肯特郡謝佩島自然保護區拍攝的照片上,顯示了一隻黃鼠狼嘗試攻擊體形遠大於它的蒼鷺,一直捉著蒼鷺的大嘴。蒼鷺不斷地試圖甩開它,但黃鼠狼一直糾纏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