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綠色包裝,看快遞企業如何「各顯神通」

2020-12-11 騰訊網

近年來,隨著國家郵政主管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以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快遞企業使出渾身解數,研究並實施了多種綠色包裝舉措,包括全面推廣電子運單、「瘦身膠帶」、循環中轉袋,試點應用無塑紙箱、可循環箱(共享快遞盒)等。有的企業還推出專門的行動計劃,如京東物流的青流計劃、蘇寧物流的青城計劃、順豐速運的豐景計劃等。

如此豐富多樣的實踐讓人眼花繚亂,也讓人不得不感慨,我們鮮少關注的、並不起眼的快遞包裝,背後有這麼複雜的環保「功夫」。而在近日發布的《快遞企業包裝綠色化行動評價報告》裡,擺脫塑縛也詳細介紹了各個快遞企業在不同維度上較為成功的包裝綠色化行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制定綠色包裝目標 關鍵要詳細

蘇寧物流於2018年11月在海南省海口市發布「青城計劃」,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100個城市落地「青城計劃」,總計投放20億個綠色循環包裝產品的綠色包裝目標。2020年10月,蘇寧物流宣布升級「青城計劃2.0」,提出在全國範圍內推動快遞包裝「9999」行動。

蘇寧物流「青城計劃2.0」

順豐在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公布了包裝減量的目標。通過減量化包裝,循環化包裝及環保包材三種措施,到2025年完成減少溫室氣體排40萬噸。順豐制定了《減排獎懲制度》,並與2019年開始著手建立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體系預計2020年內完成。截止至順豐的報告發布為止,順豐通過綠色包裝材料計劃減少了3.6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

京東物流的「青流計劃」於2017年推出,其預計到2020年,京東將減少供應鏈中一次性包裝紙箱使用量100億個。京東還制定了在供貨端實現80%商品包裝耗材的可回收、單位商品包裝重量減輕25%的目標,以及在用戶端,京東物流50%以上的塑料包裝將使用生物降解材料、100%物流包裝使用可再生或可回收材料、100%物流包裝印刷採用環保印刷工藝的目標。目標落實效果通過每年的青流計劃成績單發布。

包裝材料信息公開仍需努力

在報告「測評」的9家快遞企業中,僅有順豐公開了紙質類和塑料類包裝的類型和規格。在順豐官網上,所有包裝類型附有相應的圖片,規格型號得到公開,功能特點和應用範圍有所介紹。京東物流在官網上說明了紙箱的規格型號和收費標準,但缺少塑料類包裝相關信息。

在順豐官網上,快遞包裝被分為「常規包裝」、「控溫包裝」、「緩衝包裝」和「木質包裝」四大類別,所有包裝類型附有相應的圖片,規格型號得到公開,功能特點和應用範圍有所介紹。

滑動查看更多

順豐在官網上公開各類包裝材料相關信息

另外,順豐同樣是唯一一家公布了包裝材料的使用數據(按年度以重量計)的企業。

順豐2019年包裝材料使用數據

包裝減量有學問

京東物流通過聯合研發或引入新包裝材料技術,每年減少塑料和紙張使用50萬噸。例如,京東物流與陶氏化學、埃克森美孚等企業開展合作,將包裝袋厚度由100μm降至40μm,充氣袋厚度由20μm降至15μm,氣柱袋厚度由65μm降至40μm,緩衝包裝厚度降低25%~35%,每年可節約數千噸聚乙烯。青流計劃3周年成績單顯示,京東物流已累計減少塑料消耗5萬噸,節約用紙130萬噸

京東物流包裝減量做法和成效

蘇寧物流於2018年成立包裝實驗室,重點發展綠色包裝和安全包裝。目前蘇寧物流使用了寬度降低到45mm的膠帶,每年能減少1億米膠帶的使用,同時推行免膠帶紙箱以及牛皮紙膠帶。氣墊膜厚度減少一半,氣泡袋不再使用膠帶和填充物。電子運單普及率100%,每年減少2000萬平方米BOPP膜的使用,合身還使用二維碼提點電子運單。為更有效減少一次性包裝物的浪費,蘇寧還推出了共享快遞盒和針對生鮮商品使用的冷鏈循環箱。

順豐科技可持續包裝解決方案服務中心(SPS)於2013年成立,積極研發新型綠色包裝(如豐BOX),並獲得了多項國家專利與獎項。順豐的「豐景計劃」對紙箱、包裝膠袋、文件封、氣泡膜等多項包裝採取了減量化措施,採用緊固包裝的方式減少填充物的使用。

豐景計劃

循環包裝各顯神通

順豐結合「無廢城市」的理念,研發了豐BOX、循環文件封等循環快遞容器。由於順豐多要求收方客戶當面籤收,顧客在收到用豐BOX包裝的快遞後,可由快遞收派員回收豐BOX。根據順豐公布的數據,1000萬個豐BOX可替代5億個紙箱,並減少14億米膠帶及225萬立方米填充物的使用。

順豐循環箱「豐BOX」

自2017年青流計劃發布後,青流箱的總循環次數已超過1000萬次,投放城市從最初的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增至目前近30多個城市。京東物流已在生鮮業務中全面使用可摺疊保溫周轉箱,投放可循環生鮮保溫箱減少了1億個泡沫箱的使用。

京東青流箱與可循環生鮮保溫箱

漂流箱作為蘇寧物流綠色循環包裝的創新標杆產品,全國累計投放量突破40萬隻,一年投放使用累計超過1億次。2019年「雙十一」,蘇寧物流在11座大城市新增投放20萬隻共享快遞盒,主要應用於3C類商品的包裝。蘇寧物流還推行生鮮循環箱,已在全國45個城市實現常態化運動,每年至少節省2000萬個白色泡沫箱。

蘇寧冷鏈箱與漂流箱

積極建立包裝回收系統

2017年3月,京東物流開始在北上廣深開展日常閒置紙箱回收,並逐漸擴展到全國12個重點城市。2019年9月,京東物流升級紙箱回收行動,將其覆蓋範圍擴展至全國,至今日,已在全國100餘座城市上門回收紙箱540萬個。京東物流的紙箱上印有標語,告知消費者「紙箱屬於可回收物」。同時,京東以「送京豆」為激勵措施,鼓勵消費者把閒置紙箱交給「小哥」,消費者也可將紙箱送回京東物流網點。

京東物流紙箱上印有回收標識標語

京東物流紙箱回收計劃

順豐於2019年8月在業內開展回收行動,包括紙箱回收再使用,並給予參與行動的收派員一定的激勵,在回收收紙箱減少汙染及資源浪費的同時將能進行相應的創收。2019年10月,順豐建立紙箱回收流程並完成紙箱回收報表開發,試點結束後於2020年2月開始在全國進行推廣。2019年度,順豐累計回收紙箱16.3萬個,2020年1月至5月期間,順豐累計回收紙箱1,784.7萬個,全網平均每天回收紙箱19.3萬個。

蘇寧於2019年4月底啟動「綠色燈塔」快遞包裝社區回收體系,在全國推出了「10000+綠色燈塔」的社區回收試點建設。依託蘇寧小店等智慧門店,立足於對傳統紙箱、循環包裝的回收再利用,逐漸覆蓋社區、校園、商場等領域,從而實現全場景回收模式,打造開放式回收網絡。蘇寧預計一個站點每天回收紙箱能多達300個,一年能回收超過30000個,相當於少砍100棵大樹。

蘇寧「綠色燈塔」回收點

快遞包裝廢棄物與日俱增,其對環境所造成的的影響也日益凸顯。各快遞企業的包裝綠色化行動是減少環境汙染的重要一環。我們期望,社會公眾能夠更多地關注這「不起眼」的快遞包裝,共同參與督促快遞企業的包裝綠色化行動進展,快遞企業也應做到更詳細的信息公開,及時完整地展現企業履行綠色化職責的「成績單」。

相關焦點

  • 「持證上崗」 快遞包裝也有綠色產品認證
    如何有效的解決快遞包裝垃圾,建立有效的快遞包裝回收機制?「6·18」「雙11」「雙12」……每個電商購物節吸引著眾多消費者參與其中,而在「買買買」的同時,我國的快遞行業也正在快速發展。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超700億件,超過去年全年。但是在快速增長的背後,快遞包裝所產生的廢物也在同時增長。
  • 快遞包裝廢棄物如何治理?國家郵政局: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
    攝影 徐想快遞業高速發展,快遞包裝廢棄物治理情況如何?對此,趙民表示,快遞包裝廢棄物問題備受關注。近年來,國家郵政局加強郵政快遞業生態環保工作,紮實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取得了積極進展。在修訂後的固廢法、郵政業寄遞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中增加了快遞包裝條款,推動將《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列入了交通運輸部的立法計劃。推動出臺《綠色產品評價 快遞封裝用品》國家標準,印發實施《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二是連續多年將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納入郵政市場監管重點工作任務和更貼近民生實事,制定工作要點,編制任務清單和治理工作檯帳,壓茬推進實施。三是持續加強監督管理。
  • 快遞綠色包裝將出臺「硬標準」!包裝減重、膠帶瘦身,「綠色快遞...
    新規綠色包裝標準體系成硬約束《指導意見》提出,力爭到2022年,全面建立嚴格有約束力的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系,逐步完善標準與法律政策協調配套的快遞綠色包裝治理體系,推動標準成為快遞綠色包裝的「硬約束」,支撐快遞包裝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取得顯著成效。
  • 快遞包裝也要「持證上崗」 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制度正式落地
    那麼,如何有效合理地回收快遞包裝?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制度正式落地 不久前(10月3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郵政局發布了首批《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目錄》和《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規則》的公告,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制度正式落地。
  • 又是一年快遞「井噴期」 快遞包裝何去何從?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快遞包裝的塑膠袋、膠帶使用十分廣泛,有的商家為了保證快遞包裝完好不惜大量使用膠帶。根據《中國快遞綠色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2018年我國500多億個快遞產生的包裝廢棄物佔生活垃圾總量的0.85%,其中紙箱佔比將近一半。提高快遞包裝的利用率,還應該在包裝損耗上做減法,才能夠減少環境汙染。
  • 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綠色包裝、可降解塑料迎發展空間
    國務院辦公廳14日轉發的《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通知,意見明確指出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目標:到2025年,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包裝減量和綠色循環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 共享快遞盒、廢棄物回收裝置?快遞包裝有了綠色標準
    在江蘇,寄遞企業按《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推廣可循環周轉箱;在湖南,一些地方已經有了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目前,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原則正加快在快遞行業落地。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67%,可循環中轉袋應用比例達85.46%,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0.7%……這是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國快遞業綠色化工作取得的新進展。
  • 響應垃圾分類 拉薩市積極推動快遞包裝「綠色革命」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裡,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快遞垃圾大家是如何處理的?郵政快遞企業又是如何踐行快遞包裝「綠色革命」理念的?……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記者 央金卓瑪電商的繁榮發展滿足了人們的消費需求,隨之產生的快遞垃圾越來越多,快遞包裝問題一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 您收到的快遞包裝將「綠色轉型」!未來有這些新變化→
    這些年,大家收到的快遞越來越多,那麼如何避免快遞包裝成為難以降解的垃圾?到2025年,快遞包裝領域全面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系,形成貫穿快遞包裝生產、使用、回收、處置全鏈條的治理長效機制;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包裝減量和綠色循環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完善快遞包裝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健全法律法規體系。
  • 物流企業成本大、快遞箱回收難!快遞包裝「綠色化」還得邁過幾道坎?
    「十四五」伊始的2021年,快遞行業將如何助力河南生態強省和幸福美好家園實現?快遞企業的「循環箱」,推進阻力重重,2021年,它們又該如何為出彩中原添上一抹翠綠?【2020年快遞包裝綠色化有三個關鍵詞】2020年,國家郵政局大力實施「9792」 工程,河南省郵政管理局有關人士介紹,目前國家對快遞行業的要求並非「禁塑」,主要工作重心放在「快遞業綠色包裝標準化、減量化和可循環的工作目標上,加強上下遊協同,注意節約資源,杜絕過度包裝,避免浪費和汙染環境。」
  • 您收到的快遞包裝將「綠色轉型」!一大批環保包裝袋、循環快遞箱...
    原標題:您收到的快遞包裝將「綠色轉型」!一大批環保包裝袋、循環快遞箱正在上崗途中……   這些年,大家收到的快遞越來越多,那麼如何避免快遞包裝成為難以降解的垃圾?
  •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意見》
    建立健全可循環快遞包裝、產品與快遞一體化包裝、合格包裝採購管理、綠色包裝認證等重點領域標準。研究制定可降解材料與包裝產品標識標準,進一步完善可降解快遞包裝標準,加快實施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和可降解包裝產品標識制度。開闢綠色通道,提高標準制修訂效率。
  • 八部委部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可降解塑料行業迎機遇
    今年僅11月11日當天,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快遞包裝物的大量使用和大量廢棄給資源環境帶來了極大壓力。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下稱《意見》),以標準化和規範化為主線,推進快遞包裝產業鏈和供應鏈綠色轉型。
  • ...包裝造成嚴重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 「綠色快遞」到底「卡」在哪兒?
    去年,我國快遞年業務量已突破800億件。網購帶來便捷的同時,產生的大量快遞包裝被隨意扔掉,造成嚴重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前段時間,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對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作出部署。據不完全統計,在各類快遞包裝中,電商企業的快遞包裝佔了七成。作為快遞包裝的主要使用者,電商企業的綠色轉型之路卻困難重重。
  • 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再提速:2022年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個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再提速2022年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將達700萬個本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李心萍、趙展慧)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郵政局等八部門《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省、市郵政管理局 進一步落實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
    近日,省郵政管理局舉辦郵政行業生態環保培訓班,解讀學習行業生態環保政策,結合案例系統學習《固廢法》《快遞暫行條例》《郵政業寄遞安全管理辦法》行業生態環保法律法規,從包裝材料選用、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等多個環節指導寄遞企業做好環保包裝,並對郵政行業生態環保評價工作做了安排。
  • 膠帶瘦了紙箱薄了 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紮實推進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表示,我國郵政快遞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但同時,快遞包裝廢棄物問題也備受關注。趙民介紹,近年來,國家郵政局加強郵政快遞業生態環保工作,紮實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取得了積極進展。截至目前,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5%,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70.1%,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了91.5%,在營業場所設置了7.6萬個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大家應該能夠感受到,拿到手裡的快遞包裹明顯地運單小了,膠帶瘦了,紙箱薄了,油墨減了,可循環包裝應用變多了,快遞包裝在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上取得了初步成效。」趙民說。
  • 快遞包裝「變廢為寶」之路還有多遠?
    下一個電商節「雙12」即將到來,到底該如何才能促進快遞業增速邁向綠色發展之路?消費者、平臺、快遞業三者之間又該如何打配合以求事半功倍?立法將會發揮哪些作用?廠商生產可循環、可多次利用的包裝盒;政府制定循環快遞盒標準;電商平臺使用可循環包裝盒,發貨時收押金,等用戶退回快遞盒再退押金。   如今兩年過去了,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的現狀如何?   法治周末記者走訪北京市昌平區天通苑附近的多個菜鳥驛站門店時發現,店裡均放置了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儲物箱,以便回收再利用。
  • 綠色治理,規劃快遞包裝轉型升級新方向
    □陶源日前,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全力推進綠色治理,「到2025年,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被提上日程。包裝減量、綠色循環,為快遞包裝行業轉型升級規劃出新方向。
  • 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 快遞業包裝綠色化工作推進
    近年來,我國快遞業包裝綠色化工作不斷推進。在江蘇,寄遞企業按《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推廣可循環周轉箱;在湖南,一些地方已經有了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目前,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原則正加快在快遞行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