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隻剩下最後十幾天,辛辛苦苦工作一年,你攢下多少錢呢?
有句話說道:錢是攢下來的,一直攢錢一直爽。
持不同觀念的人認為,錢不是靠攢,而是靠賺。只有不斷「開源」,才能實現財富的積累。
對於這種爭論,全球最富有的「股神」巴菲特有一定的發言權。他說過:「對於一些家境不好的人,前期要攢錢積累財富,但後期要靠賺錢來創造財富。」
攢錢能維持基本的生活,人窮想翻身,聰明的做法不是攢錢,而是學會這3點。
1、選擇擅長的創業項目和投資
大多數的人都是在為別人打工,辛辛苦苦掙得綿薄薪資。「打工人」這個熱詞的出現,也反映出普通人的艱辛和不甘。
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懷著一個當老闆的夢想,幫自己賺錢,創造財富。卻苦惱於選擇哪種創業項目和投資。
巴菲特告誡大家,創業是一件重要的事,大家要選擇自己擅長的產業項目和投資領域,事前要做好準備,評估,途中要一直堅持下去,不能放棄,否則有可能血本無歸。
2、切莫借錢創業或投資
做任何一件事,都有一定的分享,更不要說創業和投資了。成功就會人生逆襲,失敗或將傾家蕩產。
所以,如果借錢來創業或者是投資,就不只是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事,不僅會讓自己負載累累,還會連累他人,得不償失。
巴菲特不提倡借錢投資,儘管自己非常自信能夠成功,越不會讓自己背上負債。他告誡大家,創業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做成,要經過謀劃,準備好足夠的資金時,才能放手一搏。但切忌將所有的家產都拿出來,這和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一樣愚蠢。
3、創業要選對合伙人,投資要找對公司
一個人的創業固然勇敢,但風險也很大。單打獨鬥不如找好朋友,共同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著。縱觀古今中外的知名企業,都不是靠一個人打贏天下,背後都離不開一群人的努力。所以,選對合伙人至關重要。
投資則不同,巴菲特就是靠投資股市發家,他提倡做有價值的投資,要對公司的一切情況有所了解,切勿盲目投資。
巴菲特投資多年,總結出一套廣泛適用的投資理論,「巴菲特的定律」也為無數投資者帶來福音。
以上三點就是巴菲特要告誡大家,如果自己想創造更多的財富,前提是積累財富,有足夠的資金和經驗後,才去創業和投資。
巴菲特有句至理名言:「在大多數人都投資的地方,你還去投資,是不會發財的。」創業也是如此,要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做與人不同的事,才能獲得成功。
巴菲特總結出自己的投資理念和成功經驗,寫進《巴菲特寫給兒女的一生忠告》這本書中,涵蓋了社交、生活、學識、成長、修身、處事、財富的內容,記錄了巴菲特的許多與普通人不同的成功思維。
這本書和《洛克菲勒寫給孩子的39封信》和《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兩本書一起,幫助更多有夢想的人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