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中醫埋針治療後 腹腔內驚現7釐米長銀針

2021-01-09 大楚網

原標題:​女子中醫埋針治療後,腹腔內驚現7釐米長銀針

楚天都市報3月22日訊(記者李曼英 通訊員荊彤)「醫生,我肚子裡可能有根銀針。」22日上午,漢陽的劉女士來到武漢市第四醫院普外科,稱自己腹痛難忍。醫生給她拍片檢查竟發現,她的腹腔內有一根近7釐米長的銀針。

劉女士今年38歲,家住漢陽王家灣。前段時間,因為患有慢性疾病,她經常會到自家附近的一家診所做針灸理療。21日中午,劉女士再次去診所進行埋針治療。期間,醫生拿出一根7釐米長的銀針,將銀針三分之二的部分插入劉女士腹部皮膚,剩餘的部分折彎後,留在體外,並用膠布貼在皮膚上固定。

劉女士說,接受埋針治療當天,她並未感覺不適。然而,22日早上6時,她突然感覺腹部隱隱作痛,再摸摸肚子,發現銀針不見了。她有些驚慌,趕緊在床上仔細找了好幾遍,都沒有看見銀針。她開始懷疑,銀針也許是掉進肚子了。隨後,在家人陪同下,她立即趕往武漢市第四醫院就診。拍片結果印證了劉女士的猜想,她的腹腔內確實有一根銀針,且正好在她所說的左下腹埋針部位附近,需要立即手術取出。

「幸好針沒有扎穿腸管和旁邊的大血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武漢市第四醫院普外科醫生周銳說,若患者未及時發現銀針在腹腔內,隨著她的體位變化,以及腹中腸管蠕動,銀針會在腹腔中遊走,很有可能扎破腸壁引發腹膜炎甚至扎破大血管危及喪命。手術中,他們探查到,銀針橫插在劉女士腹壁和腹腔內的髂腰肌之間。通過腹腔鏡手術,10分鐘後,他們順利取出了這根約7釐米長的銀針。

武漢市第四醫院針灸科主任雷紅提醒,中醫針灸治療中會採用用穴位埋線和皮內針的方法刺激穴位。但「穴位埋線」一般是將醫用羊腸線埋在皮下刺激穴位,「皮內針」的針頭非常短,不超過0.5釐米,且枕頭上會有個圓形的大「帽子」,便於粘貼和拔針,專業的醫生是不會將針灸時用的長銀針埋在患者體內的。

相關焦點

  • 中醫針灸的埋針治療方法
    埋針療法是以特製的小型針具固定於腧穴的皮內或皮下,進行較長時間埋藏的一種方法。又稱皮內針療法。
  • 無痛針灸【新型針貼】埋針治療專用針詳細介紹
    埋針治療來源於《黃帝內經.素問.皮部論》的十二皮部,皮部居於人體最外層,又與經絡氣血相通,故是機體的衛外屏障,起著保衛機體、抗禦外邪和反映病證的作用。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特殊部位。埋針治療是通過長時間刺激皮部及腧穴,達到調節絡脈、經脈、臟腑的機能,達到疏通經絡氣血、調節臟腑陰陽、治療各種疾病的目的。
  • 各型頸椎病的常用埋針治療
    埋針治療是將特製的小型針具,長度為2.1mm,固定於腧穴部的皮內、較長時間留針的一種特色中醫適宜技術。
  • 「埋針」治療疼痛,反正我是信了!
    診斷為「肱骨外上髁炎」,俗稱「網球肘」,建議她針灸治療。彭女士將信將疑,願意先試一次皮針治療。做完後她很驚訝:「咿~還真的是一點都不痛!」後又給其做了一次皮針治療,現已痊癒。     皮針又稱「埋針」,是將針具刺入皮內,固定後留置一定時間,利用其持續刺激作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本法可以給穴位以持續刺激,減少反覆針刺的麻煩,病人還可以自己手壓埋針以加強刺激。
  • 埋針治頸椎病有效果嗎
    在一家中醫診所問診後,說我是頸椎問題壓迫神經,加之吹空調有些受涼所致,建議我埋針治療。我也常看中醫,但很少聽說埋針療法。請問皮下埋幾根針會不會有副作用?埋針能治頸椎病嗎?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針灸科博士後蔣可解答:「埋針法」是以特製的小型針具刺入並固定於穴位皮內或皮下,通過微弱而較長時間的刺激,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也叫皮內針刺法。埋針一般選擇較好固定且不妨礙肢體活動的穴位。
  • 【埋針療法配合定向透藥療法】治療腰間盤突出症,效果顯著
    ,是傳統皮內針治療的發展和創新。該針具有安全無痛,無過敏等特點;且可長時間留針,能對穴位進行持續刺激。它又稱皮內針療法,是在經絡腧穴理論、針刺理論的指導下,將撳針刺入穴位並留置 1~3 天,通過針刺、經絡腧穴及 「久留針」 的作用對腧穴產生持續有效的刺激,可提高腧穴的興奮性和傳導性。達到良性、雙向性調節的作用。能激發經氣,疏通經絡,調節氣血,從而達到治療疼痛的目的。
  • 妙手銀針寫傳奇
    原標題:妙手銀針寫傳奇   商丘市中醫院針灸推拿科由針灸科、推拿科及傳統療法中心三部分組成。該科成立於1958年,是商丘市最早成立的針灸科室。
  • 劉傑中醫博士——中醫承國夢 銀針濟蒼生
    如果說中醫文化,是世界醫學史上的燦爛瑰寶,那麼,針灸無疑是其中最為耀眼的存在。因為治療效果好,且幾乎無副作用,針灸已被超過180個國家所認可並運用。可以說,在當今世界各地,每天都有患者享受著針灸帶來的福利。 針灸,也因此成為無數中醫工作者推廣中醫文化的載體。被譽為「東方一針通」的津門劉氏家族第十六代傳人劉傑醫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中醫奇術(鬼門十三針)
    二年之後又生一子,三歲後發現是痴呆瘋癲,多方名醫診斷是內因所致,久治不效。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賀先生治病救人,本是順應天道,積德行善,為什麼會遭到這樣的不幸呢?可能是對鬼神太過刻薄,濫殺無辜才會這樣吧。佛說眾生平等,不管對高貴於我者或是低賤與我者,都應該抱有寬恕仁愛之心來對待,道路才會昌盛持久。鬼門十三針經過數千年的歲月考驗,遺留下來的是中醫針灸精髓。
  • 埋針療法
    什麼叫做埋針療法呢? 以特製的小型針具固定於腧穴的皮內或皮下,進行較長時間埋藏的一種方法。又稱皮內針療法。埋針療法能給皮部以弱而長時間的刺激,調整經絡臟腑功能,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埋針療法常用於需久留針的慢性頑固性疾病和經常發作的疼痛性疾病,如頭痛、痛經、遺尿、失眠、高血壓、哮喘等。
  • 中醫埋線穴位減肥原理
    中醫埋線穴位減肥原理從淵源上說,穴位埋線減肥療法是中醫針灸的一個分支,由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穴位埋藏療法改良而來。針灸或點穴時,外力對穴位產生刺激,一旦針或手指離開穴位以後,對穴位的刺激就隨之消失了,例如當胃潰瘍發作時患者疼痛難忍,中醫大夫就採用針灸治療在患者「足三裡」的穴位處扎一針,即刻就會緩解疼痛,但是起針後,疼痛依然會發作。
  • 中醫---埋線減肥
    所謂的線,醫生給我展示了,其實就是很短的那種,三到四釐米的樣子,黑黑的,她說沒有任何副作用。一針下去,特別像小時候打預防針,微微痛,但是一連續要扎20針,我還是非常忐忑……一臉小心翼翼的盯著天花板,不敢看醫生。
  • 11萬支皮內針送往湖北「扶正祛邪」 四川針灸專家解讀...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鍾振宇)提到針灸,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將幾釐米長的毫針刺入人體肌肉。其實,臨床上還有很多淺表刺激的的針灸療法,它們源於古代的「毛刺」法、「半刺」法等,歷經千年傳承至今。 「皮內針」就是其中的一種。
  • 「中醫特色」我中心兒科新開展中醫特色治療——撳針治療
    那接下來的內容,你可要看好了哦~絕對怕針星人的福音啊我中心兒科新增皮內針法——撳針埋針療法,主要針對過敏性鼻炎、小兒咳喘、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問題。該針法安全無痛、淺刺長效、適應面廣,適合慢性病患者、畏針及暈針者、兒童及老年人等。
  • 十三鬼穴與鬼門十三針
    病人自說來由,用筆一一記錄,言盡狂,方宜退針。    又有人言,應用十三鬼穴禁忌很多,一是施針者的生辰八字至少佔2個寅時;二是要用銀針,以引鬼出身;三是以勸說為主,不要扎完13針,最多6~7針,驅走妖鬼即可,不要趕盡殺絕,否則醫者會自找麻煩。針灸醫生當慎用之。
  • 11萬支皮內針送往湖北 四川針灸專家解讀背後的奧秘
    川報觀察記者 鍾振宇提到針灸,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將幾釐米長的毫針刺入人體肌肉。其實,臨床上還有很多淺表刺激的的針灸療法,它們源於古代的「毛刺」法、「半刺」法等,歷經千年傳承至今。「皮內針」就是其中的一種。
  • 埋針減肥是怎樣的
    核心提示:現在的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感覺自己的身材過於肥胖,必須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減肥方法達到理想中的身材,不過每個人會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減肥方法,或者是看到身邊有人使用了某種方法成功之後,自己也會躍躍欲試,埋針減肥的方法就是其中一個比較受歡迎的,那麼埋針減肥是怎樣的呢?
  • 網球肘的中醫治療
    如前臂旋前受限加手三裡,旋後受限加尺澤。慣例針法。針刺得氣後,用瀉法運針1分鐘,留針20——30分鐘。每隔5分鐘運針1次,亦可通以電針儀,用密波,頻率30赫茲,強度以患者可耐受為度。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二、穴位埋針(一)取穴主穴:阿是穴、小海。配穴:曲池、手三裡。
  • 撳針埋針操作簡單、安全無痛、起效迅速、療效持久!
    撳針,又稱為撳釘型皮內針,是臨床皮內針的常見類型,皮內針刺法又稱「埋針法」。
  • 女子月經失調及中醫治療調理
    中醫認為,女子到14歲左右的時候,先天之精逐漸強盛強盛,後天水谷之精的充分滋養,身體發育成熟,氣血調和,血海盛滿,血溢胞宮,月經來潮,猶如月亮的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