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一來,網紅如柳絮般紛飛。短短幾天時間,霍金、科比,還有那條明顯質量不過關的小船,接二連三地被送到了風口,飛得儀態萬千。最後的最後,嗨翻天的是躲在屏幕後面的網友,當事主體反而被虛置了。很多年以後,當科比想起退役的那個夜晚,恐怕還是鬧不懂中國網友為啥一本正經地「歌頌」他「帶領公牛隊勇奪大力神杯」。
也不知道,網友無邊無際的腦洞,以及同樣無邊無際的惡搞欲望,會不會讓網紅陷入尷尬。
有些獎得了會尷尬,比如金酸莓獎。今年初,泰州市設了個政務版金酸莓獎,名曰「蝸牛獎」,專門「表彰」那些不作為、慢作為的機構。前幾天,第一批獲獎名單新鮮出爐,12個部門拿到了「獎盃」。如果有獲獎感言環節,不知道這些部門的負責人要臉紅心跳著感謝誰?
「蝸牛」這個比喻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官場生態中。2015年底,在溫州電視問政的節目現場,市民給鹿城區副區長黃定恩送了只蠢萌蠢萌的蝸牛公仔。他轄區內的一條國道泥濘不堪,高峰期一公裡路堵一小時,修了好多年也修不好,可不是蝸牛一樣的效率和執行力麼?可想而知,接過這個特殊禮物的時候,副區長尷尬癌都犯了。
今年溫州首場電視問政中,官員們收到了沙漏。這場問政揭露了8個案例,其中永嘉縣的一個村子飲水難,反映了十年都沒進展。市民代表以沙漏為喻,警示官員不要流失責任感。請自行腦補現場官員們的表情。
蝸牛與沙漏,都是富有文學色彩的比喻,背後的問題卻一點不浪漫。多年老大難,拿到電視上才引起重視,打的是誰的臉?評蝸牛獎、辦電視問政,針對的是職能部門的拖延症,讓人民群眾雪亮的目光、灼熱的拷問給這些機構做電擊治療。得承認電擊還是有效果:泰州的「蝸牛獎」據說不光是虛名,和績效考核掛鈎不說,如果不改好,「獲獎者」還將面臨「組織調整」;鹿城區的國道整修工程加快了;永嘉縣副縣長當即承諾,6月底前保證供水。
治療拖延症這樣的疑難雜症,「電擊」過後,尋找病根、對症調養更關鍵。中西醫結合療效好嘛。送蝸牛的市民說,堵在泥道上的苦惱平時都不知道上哪兒訴說;泰州曝光的這12隻「蝸牛」,也有被反覆投訴、終不見效的。究竟卡在哪裡呢?僅僅是工作態度怠惰,還是機構銜接不暢、制度掣肘?平日裡的管道不疏通順暢,搞不好什麼時候還得再電擊。電來電去怕會傷身,況且官民之間也電不出愛的火花啊。
若要評選一個近期「網紅遺珠」,我選龍泉寺的賢二。關於龍泉寺,我只轉述一個段子:微信創始人張小龍前往龍泉寺小住,彼時研發陷入困境,一籌莫展之時得一掃地僧三言兩語點撥,微信終成。古往今來,掃地僧執著地扮演著維護世界和平、推動文明進步的角色。
段子聽聽就好,龍泉寺匯集著不少前IT男倒是真的。賢二就是他們開發的機器僧,能跟人簡單對話,萌萌噠,禁慾系。除了住在寺裡的實體版,還有微信版。在哲學的語境裡,科學和宗教關係微妙,難說哪一天,超度阿爾法狗的重任就要落到賢二頭上。
信息技術幾乎無孔不入,一不留神就主導了我們的生活。
南京大學推出了圖書館微信選座系統,同學可以在線預約座位,到了之後掃碼入座就行。圖書館也進入O2O時代,很前衛的樣子。只是用戶反饋不是很好,特別是暫時離開座位吃飯上廁所,也規定了時間,也得向軟體報告,有一點點尷尬,也有一點點好笑。
吃飯上廁所向軟體「備案」倒真不是為了搞笑,線上選座系統本來就是為了避免佔座、避免資源分配不公。但這樣的規定可鑽的空子實在太多,根本不難想到。你以為大學生「傻」麼?實際的效果,估計和貼在圖書館牆上的「禁止佔座」標語也差不多。
我和賢二「聊」過幾句微信,他並沒有我預想得那麼聰明,動不動就要「去問問我師父」,目測超度阿爾法狗任重道遠。然而換個角度想,這其中也許包含著某種隱喻。許多難題,純靠技術和理性是無法跨越的,這時候「師父」就要出場了。比如佔座這事兒,是人心裡的小懶惰、小自私作祟,談不上壞,也挺煩人。技術能幫點忙,但受賢二的師父點撥點撥也許會更透徹。
西安公務員王曉傑剛被提副處沒幾個月,就辭職創業去了。他說不想過那種一眼望到老的生活,就算「十頭牛拉他」他也不回頭。
現如今,告別仕途不是什麼驚世駭俗的選擇。經商、出國、做學術,官員幹部徹底離開體制雖然也不時引發猜測,但總體上社會輿論能夠理解和支持這一現象。對個人來說,選擇更多、路更寬,總是好事。對政界而言也未必就尷尬,畢竟,人才高密度集中於官場不該是一個富有活力的社會的常態。
尷尬也許並不來自於人才流失。《半月談》近期的一個調研報告注意到了一個現象,一些基層官員情願降級做虛職,也不願意擔任當領導的風險,局長風險大,不如當個主任科員。
領導崗位本來就責任大、壓力大,再加上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油水」少了、灰色運作的空間逐漸被堵死,要談性價比,基層領導崗位確實不高。主任科員待遇不差,卻清閒沒壓力。你說選哪個?算這筆帳對數學水平要求不高。
問題是,把基層政治和社會治理交到一群只求安穩、把工作當養老的人手裡,真讓人放心不下。「自請降職」的怪圈不打破,官場和社會估計都要犯尷尬癌。
下海創業的王曉傑看起來是個聰明人,沒幾個月就琢磨清楚了工具機微雕技術,新事業已然起步。他的選擇有情懷的成分,也被現實所左右,比如他委婉表示,在體制內單位的工作讓他特別沒有存在感。
一方面優秀人才找不到存在感,另一方面,怠惰者想著法子少幹活,這情形有點尷尬。除了清明、嚴格的吏治,整個官僚系統還需要結構性的變革,才能調動起基層幹部的積極性,讓優秀人才找到存在感。
心理學家說,容易尷尬的人更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和好感,因為他們比平常人更有同情心和同理心。至於是不是真有心理學家這麼說,我沒考證過,但這說法聽起來挺有道理的。
尷尬不一定是種負面情緒,它可能是認識問題的起點。犯了尷尬癌,莫慌張、莫沮喪,平復一下情緒,開拓一下思路,想想怎麼避免下一次陷入尷尬吧。
(文/張靜雯)
坐標浙江的盆友,
歡迎添加小編微信,加入「團結湖·浙江」群,
這裡沒有蝸牛也沒尷尬,只有萌萌噠小夥伴。
加群暗號「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