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接受開放式婚姻的我,選擇不婚

2020-12-13 澎湃新聞

原創 情感調查員 ELLEMEN睿士

兩個人戀愛多久適合結婚?

英國的一項調查機構在對1000對夫妻進行調查後發現,婚姻關係和諧的夫妻,平均的婚前戀愛時間是3年。「久戀不婚」可能是出於現實原因,也有可能是在戀愛長跑中,結婚這件事逐漸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我們採訪到了三位戀愛十年以上卻未走入婚姻的人,跟他們聊了聊「久戀不婚」背後的原因:

——

首先聲明,我跟我男朋友沒結婚的原因在我,我是一個還算堅定的「不婚主義者」。

我23歲去英國讀研的時候認識的他,他初中那會兒就舉家搬來英國,從此在這定居,算是西化程度比較高的華人吧。

我的想法在出國之後經歷過比較大的轉變,放在十年前,我也沒想過自己不要結婚之類的。當然了,一個客觀因素是:天高皇帝遠,人在國外,受國內傳統觀念的影響逐漸弱化,三十歲以前家裡也一直催婚,甚至還千裡迢迢跑來英國「考察」我的男朋友。

跨過三十歲這個坎兒,他們「淡然」了許多,可能看我在國外生活得挺好的,當然也是因為插不了手吧。

不想結婚的原因不是因為感情,在一起十多年,我們只出現過一次感情危機,當時是因為我工作調動去了歐洲其他國家,異國狀態讓我有點分心,準確說,是碰到了另一個讓我短暫crush的人,雖然最後並沒有發生什麼,卻促使我對親密關係進行了一次深入反思。

從一而終當然是好事,但是我敢說絕大多數成年人很難真的從頭到尾只喜歡一個人,雖然有道德感的人懂得止步於行動。我個人認為「開放式關係」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我不認可「開放式婚姻」,有些人結婚之後各玩各的,婚姻反而只是一種經濟上的紐帶,我不明白這種名存實亡的婚姻有什麼維持下去的必要。

同理,一段穩定的親密關係,也並不需要靠一紙婚書來證明什麼,我是否和這個人在一起,只取決於我們之間的相處是否合拍、是否能支持彼此的生活。我和男友同居六年了,無論是日常瑣事還是人生中比較大的變動都一起經歷過一遍了,老實說和結了婚的夫妻也沒什麼分別。

最近因為疫情的影響還讓我們的關係變得更親密了,之前各自忙工作,每天呆在一起的時間其實有限,現在在家辦公,反而多出時間去探索更多的共同愛好。我聽國內的朋友說,隔離生活之後出現了一波「離婚潮」,這更加驗證了我先前的觀點:好的關係和是否結婚沒有必然聯繫,婚姻也不是一段親密關係的必然走向。

可以預想,以我現在的年紀,如果還生活在國內的話,是一定要被周圍人說閒話的,甚至不只是我,我的家裡人可能也要跟著遭殃。但在英國,像我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沒人會把我們「當回事」,男朋友的家人前兩年「旁敲側擊」地問過我們一次結婚的事,在沒有得到肯定答覆之後便也非常默契地閉口不提。

後來,每逢比較大的節日,我還是會去他家吃飯,我們像親人一樣和諧相處,是妻子還是女朋友,身份有那麼重要嗎?

——

我16歲開始和男朋友在一起,這段感情陪伴我走過了最純潔無暇的校園時光,遺憾的是,應該是不會走入婚姻了。

原因說起來挺俗的,門不當戶不對,無法調和,但我又捨不得這段十多年的感情。

大學畢業之前,我們的感情一直是處於「地下狀態」,家裡人沒問過我,我就也沒說。原以為,等工作穩定一兩年後,我也能擁有「從校服到婚紗」的完美婚禮,誰知,這段關係剛剛浮出水面,就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對。

男朋友的家境不太好,出身農村,雖然他本身十分要強,但並不能改變在我父母眼中「鳳凰男」的人設。二十一世紀都過去二十年了,我家人還是非常信奉「門當戶對」的那套東西,而且這件事不只是我父母這輩反對,連家裡的老人都苦口婆心地出來做我的思想工作。

讓我哭笑不得的一點是,我外婆給出的例證之一是我媽就是找了「鳳凰男」——我爸才讓自己過得那麼辛苦,因此絕對不能讓我重走我媽的老路,我心說我爸這麼些年真是不容易,作為家裡的經濟支柱還要被他們背地裡看不起。

老人年紀大了,就算心裡不爽也不能公開頂撞,所以在他們的強烈要求下,我面子上裝作已經跟男朋友「分手」了。家裡的壓力我只隱約向男朋友透露過局部,他也知道我們想要在上海立足,目前只靠自己是做不到的(房子的首付他家那邊完全幫不上,我家這裡又僵住了),我就說等我們兩個有能力了,再去談婚事也不遲,現階段見家長只能碰一鼻子灰。

但隨著年紀一年年增長,我自己心裡有時候也在打鼓,看著周圍的小姐妹一個個都出嫁了,我這個「戀愛的排頭兵」反而落後於大部隊了。另一方面,我著實羨慕那些家境旗鼓相當無需操心這些事的人,哪怕他們中的一些在我看來只是通過相親認識,兩人的感情不那麼深厚。

青春期的時候,我也憧憬過那種夢幻的婚禮,年紀大了之後才發現,那種莊重的現場感背後要經歷多少現實的考驗。房、車、存款、彩禮……沒有物質保障的婚姻就像地基不牢的大廈,我不敢想像邁進去之後的場景。

或許就像那句老話說的,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而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情,我也聽說過在談婚論嫁階段吵崩了的情侶,更不用說結婚之後贍養老人和撫養小孩的問題,所以還是等我們有足夠的底氣面對這些的時候再說吧。

對家裡名義上恢復「單身」之後,我媽也給我張羅過對象,但本著對男朋友負責的態度,我全部都推掉了,對方善解人意一點的我會私下裡解釋原因,不好說話的就直接拉黑了。

這些事我從來沒跟男朋友說過,雖然自己兩邊「演戲」挺累的,但生活的壓力已經那麼大了,我不想再給他增加不必要的煩惱。

——

我18歲和現在的女朋友在一起,還有兩天就是整整十年。

準確的說,我們是一對結婚失敗的情侶。

差不多25歲的時候,也就是三年前,我和女朋友嘗試結過一次婚,因為兩個人真的很合得來,當時對結婚這件事也沒什麼概念吧,她家裡一直催,我家裡也跟著催,我們倆合計了下,那就結吧。

當時覺得,結婚對於我們戀愛,應該沒什麼影響,頂多就是更有儀式感了一點。我們的家庭關係都是比較和睦的那種,爸媽心態也年輕,所以當時以為,結婚就是更正式一點的戀愛關係。

定下日子之後,就開始操辦,爹媽鼓搗我們結婚熱情,鼓搗完了立即扮演甩手掌柜,結伴旅遊去了,留下我和女朋友看著婚期一天天逼近,一天天忙,一天天焦慮。

籌備結婚的那三個月,讓我們兩個七年的感情差點崩潰,基本就是把在一起七年的架都吵完了。

25歲正是工作上奮鬥的年紀,我和女朋友都是挺要強的那種,放在工作上的精力很多,突然要分出一部分業餘的精力搞婚禮,真的一個頭四個大。

不僅僅是婚禮,你結婚,買房子要提上日程吧,兩家父母只顧著遠程發號施令,我和女朋友照做,盯房子,找婚慶公司,雙管齊下,打得我倆措手不及。

矛盾就是這時候產生的。本來那天晚上要去試衣服(只有晚上有時間),我卻突然被通知要加班,挺累挺煩的,並且已經延期兩次了,我打電話和女朋友說,她直接就火了,說這不是她一個人的婚禮,問我能不能上點心。

我在公司的樓梯間和她吵了半個多小時,兩個人都說自己最近有多辛苦,吵到最後她哭了起來,說不能處就分。

我當時就愣住了,就覺得我們這麼多年的感情,多少事都沒吵散,以前吵架的時候也不會提分手,這次居然這麼輕易就動搖了感情。

婚姻讓我害怕,就是從那一瞬間開始的。

那是我第一次翹班,趕緊回了家,找到哭著的女朋友,我們兩個認真地分析討論了一晚上,得出的結論是:我們的感情本身沒問題,一切的問題,都是結婚對我們生活狀態產生的影響。

本來已經很忙了,原本戀愛中需要體貼彼此的時間,都被婚禮的瑣事分走了大半。

慶幸的是,我們最後還是和好了,當然婚禮就算了,和雙方父母解釋了很久,他們慢慢也選擇尊重我們的決定。

經歷了這一遭,我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婚姻作為感情的進階或者紐帶,只要兩個人都舒服並且可以做到忠誠和相愛,婚姻帶來的責任和約束,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我和女朋友談了十年的戀愛,還是彼此的初戀,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婚,但我知道那個時候一定是「對的時候」,能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走到下一步——做好準備的時候。

結婚不僅僅要對的人,對的時間,重要的是對的感覺。

採訪、撰文:MK、PP

編輯:MK

設計:?

相關焦點

  • 「結婚後,我們各自睡別人,互不幹涉」你能接受開放式婚姻嗎?
    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開放式婚姻,開放式婚姻就是在結婚後,夫妻雙方實行的對待性生活方面所採取的隨意生活方式,即性生活隨意,互相不約束。大多數人是不能接受這種前衛的「開放式婚姻」,選擇開放式婚姻的人往往不敢公開自己的婚姻模式,都是披著婚姻的外衣在偷偷摸摸地過著放縱的生活。
  • 90%觀念上接受一夜情,僅50%滿意婚姻制度,30%接受開放式婚姻|95後研究報告
    從比例上來看,新時代女性對於婚姻其實是相對消極的。在對婚姻的期待上21.2%的人選擇了完全不期待恐婚,72%的人選擇期待但是也沒有特別期待,只有6.8%的人表示很渴望婚姻。不斷的失敗婚姻的經驗讓我們降低了頓婚姻的信心,除了那些選擇父母影響外,選擇「害怕自己沒有創造幸福婚姻能力」的人,也經歷了不少分分合合,比如身邊的親戚朋友。但這裡想要稍微提醒一下大家撒,「離婚率升高」的時代,絕不等同於「婚姻不幸福」的概念,反而或許是更幸福和自由的時代。
  • 社會學家:未來將會出現「開放式婚姻」,網友:目前還不能接受
    社會學家認為,未來社會的婚姻形態,有可能會出現「開放式婚姻」,這種婚姻形式,其實就是夫妻之間互不約束。如果一方變心,喜歡上第三者,又不願意離婚,那就可讓第三者加入家庭中,形成開放式的婚姻。還有一種「合約式婚姻關係」,相愛的兩個人籤訂婚姻合同,比如說籤訂3年之約,到時候如果相互間還愛著對方,那就可繼續續約,不愛就結束關係。因此,社會學家認為,未來婚姻制度不會消失,反而會走上多元化進程。儘管很多人還不太理解,但也能提前有心理準備。
  • 你能接受開放式婚姻關係嗎?
    婚姻Q:你能接受開放式婚姻關係嗎?A:誠如,這裡有不少活生生的例子:法國70後有不少開放式婚姻家庭,男女雙方都支持並擁有各自的情感生活,並且家庭關係和睦。但,你也非常清楚——那是法國,而不是中國。每個地方的情況不同,至少中國、中國人不會接受這樣的婚姻關係。更多的,還是習慣愛就是愛、不愛就離婚吧。各有各精彩的,情何以堪?畢竟,外國對婚姻看得還是很重的。尤其在離婚的時候,需要面對的困難會很多。因為,她們特別注重法律上的這些約定。中國在這方面的意識,更多還是停留在人情世故上面。而開放式婚姻,說得很是好聽。但到頭來,更多的還是讓出現問題的婚姻漸漸走向死亡。
  • 開放式婚姻的外衣,該撕下了!
    前陣子,徐崢又因為夜會辣妹被頂上了熱搜,打開微博,跟我預想的全民討伐的場景大不相同,眾人對此並不意外。後來我才知道,早在幾年前,徐崢和陶虹這對夫妻,就公開表示了自己開放式婚姻的關係。但除了爽感,引起我多加思考的卻是一些別的東西。比如現實中徐崢夫婦正在實行的、劇本中泰勒夫婦為此吃到苦頭的----開放式婚姻。這或許是一種婚姻關係的新嘗試,我不能預測它的最終走向。但對於它的出現,我暫且反對,暫且有話要說。1.
  • 由徐崢和陶虹的婚姻說起:開放式婚姻,真的那麼可怕嗎?
    再者,單就這段關係的當事人而言,愛情通常是具有獨佔欲的,而一旦將對方與他人共享,都是令人難以接受的。而這也正是絕大多數人反對開放式婚姻的理由。但我們也應看到,開放式婚姻解決了當下社會所普遍出現的問題:婚內出軌。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婚內出軌如果沒有涉嫌重婚,便不能算是違法。但這也造成了許多社會悲劇。
  • 開放式婚姻:我愛你,但也愛別人
    這個社會越來越多元化,不管是何種形式的婚姻關係,對我們都有啟示作用。所謂的開放式婚姻,就是夫妻在婚姻的狀態下,允許另一半有其他的感情,不需要彼此忠誠,也不以對方作為情感依賴。雙方各自享有自己的朋友圈,擁有除對方以外的,其他情感獲得渠道。
  • 開放式婚姻的隱憂
    於是,人們尋求一種折中的辦法,既能實現婚姻的完整,又可以釋放私慾,那就是開放式婚姻。「開放式婚姻」的鼻祖,有人說是法國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薩特和女作家波伏娃。不過,波伏娃和薩特並無婚姻關係,只是事實上的終生伴侶。薩特不管躺在誰懷裡,只要波伏娃需要他,他馬上就會趕回來;波伏娃亦是如此。
  • 陶虹:我跟徐崢是開放式婚姻,肉體出軌不算啥
    陶虹淡定地說「我不會在意,那說明我的眼光還不錯」這不禁讓小編想起了馮小剛妻子徐帆在參加綜藝時的解釋「別的女人看上我們家男人,你看都看不住,既然看不住,那就讓他去吧,反正我們家是個男人,又不會吃虧」,是不是仔細想想,陶虹所說的話與徐帆有些如出一轍,而這樣的婚姻相處模式,在前段時間還有一個別致的名字,叫「開放式婚姻」所謂的開放式婚姻
  • 徐帆的不吃虧論、陶虹的開放式婚姻,肉體的背叛對婚姻無所謂嗎?
    對徐帆而言花花世界不必當真,回過頭來,你最愛我,而我還是最欣賞你,那麼我就是幸福的。什麼是開放式婚姻?開放式婚姻就是在結婚後,夫妻雙方實行的對待性生活方面所採取的隨意生活方式,即性生活隨意,互相不約束。
  • 張紀中樊馨蔓們為什麼玩不轉開放式婚姻?
    在社會學上,開放式婚姻包括兩個層面,一個是open relationship(開放式關係),一個叫polygamy(多邊關係婚姻)。多邊關係的婚姻分為兩種,一種叫半開放式一種叫開放式,半開方式就是指一方擁有多位性伴侶,另一方也知情,比如說中國社會常見的一夫多妻制,而開放式多邊婚姻是指雙方都擁有各自的性伴侶,而且雙方也都知情,這是一種建立在雙方同等自由和其個性發展有同等權利基礎上的誠實的長期的關係,在很多性趣缺缺但感情尚好的夫婦中時有所見,雖然為社會主流所不允許,但自有其存在的意義,娛樂八卦媒體最常議論的就是劉嘉玲與梁朝偉夫婦,兩位巨星數十年來各自各精彩的感情生活但又牢不可破的開放式關係是世俗社會能見到的最明白的圖解
  • 開放式婚姻的真面目
    他以為我的失常是因為遇人不淑,便勸我:跟他分了吧,我會好好對你。回家路上,我清醒了很多。這個夜,是真的黑。一切都在暗處進行,隱藏了很多詭異的人性。到家門口時,我已經平靜了,還奇特地滋生出一些欣喜。後來我才知道,這叫墮落的快樂。男友已經洗完澡,正坐在沙發上等我,問我幹嘛去了,我說,去幹了跟你一樣的事。沒有賭氣,就是實話實說。說完後,我們兩兩相望,居然笑了。那一夜,誰都沒有提什麼,一切還是如舊。
  • 專家:可能趨於「開放式婚姻」
    隨著這種想法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不婚或者晚婚,據有關專家探討未來會趨於「開放式婚姻」的方向,取消「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那麼這種開放式的婚姻制度究竟適不適合我們呢?    什麼是「開放式婚姻」開呢?   「開放式婚姻」就是指夫妻雙方互不約制,生活方式隨意,情感隨意,喜歡就在一起,不喜歡就不在一起,如果有一方愛上別人了,可以接納第三個人的介入,組成一個婚姻關係。
  • 開放式婚姻究竟有多噁心?九成九的女性表示無法接受!
    實際上,白百何與陳羽凡維持的是一段開放式婚姻。所謂的開放式婚姻指的是雙方依然保持婚姻關係,但不限制彼此的肉體生活。梁朝偉和劉嘉玲也是開放式婚姻,有人說這種婚姻關係不僅維持了家庭,還釋放了彼此的生活,不用互相捆綁。但在現實生活中,開放式婚姻成為了出軌的藉口。很多人出軌之後乞求伴侶原諒時,都會說自己只是一時衝動。
  • 開放式婚姻是什麼?對一夫一妻婚姻制有什麼影響
    開放式婚姻是一種很特殊的婚姻狀態,挑戰著傳統的道德觀念,所謂的愛性分離,在現階段還是讓絕大多數難以接受。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人們經常把愛和性慾分開。所以,和並不愛的人發生極興致的性愛,與值得信賴的親密戀人性愛乏味——這兩種情況都不罕見,「開放式婚姻」成了人們在婚姻體系下為此選擇的一種出路。
  • 開放式婚姻:把性與愛分開,最後是什麼樣的下場?
    當兩人意識到危機後,毅然切斷和炮友的聯繫,重新回到自己的世界,故事仿佛又回到了開始,威爾沒再猶豫地拿出了戒指,而安娜也含淚接受。似乎是個happy ending,可是當兩人牽手走向婚房時,看著和從前一樣的婚房,安娜退縮了,她忽然明白,他們的愛情已經變質,再也回不去了。
  • 父母以愛之名「逼迫」的婚姻,選擇接受的最後都怎樣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結婚似乎已經成了一種趨勢了,自己不想結婚,但是又會被父母催婚的這種狀態的年輕人不在少數。被催婚的年輕人一般就是有兩種結果,一種是聽從父母的安排結婚了,一種是一直還是保持單身狀態!對於自己的婚姻是要聽從父母的安排到了年齡就結婚,還是等到自己對的那個人出現。相信很多被催婚的人都在這個圈子中徘徊著!對於婚姻是否要選擇將就呢?
  • 開放式婚姻,是一場關於性愛的騙局
    一個心理諮詢師告訴我,他的開放式婚姻的經歷「中國人對開放式婚姻是什麼看法?」主動型「開放式婚姻」:Peter和妻子都是情場玩家,35歲那年,他們相遇,發現情逢對手,就想試試婚姻。一試就是5年,但現在試不下去了。那天他和我談過以後,試圖勾搭一個姑娘,對方都已投懷送抱,他卻忽然意興闌珊,還是找我聊天。「什麼叫試試婚姻?」我問他。他說:「我沒法真正只愛一個人,也沒法長期和一個人在一起,愛到後來,都是日常瑣碎和無聊。
  • 你可以睡其他女人,我也能睡別的男人|她似乎很享受開放式婚姻
    我們是不是需要制定新的婚姻制度?現如今由於婚姻質量整體不佳,催生出一種新的婚姻理念,名叫開放式婚姻。簡而言之,就是在不離婚的前提下各過各的,彼此不過問。目的是既要保留婚姻,還要享受快樂。林穎女士的婚姻便是如此,跟丈夫李辰達成口頭協議,享受開放式婚姻。然而,這種婚姻真的會是自己想像的那樣美好嗎?
  • 很多網友表示:接受不了!
    我們國家一直採用的是「一夫一妻」制度,但是有些社會學家近日提出了「開放式婚姻」的觀念,覺得未來「開放式婚姻」會更加時候我們國家的情況,覺得應該取消「一夫一妻制」。「開放式婚姻」的目的是讓人們不受到婚姻的約束,可以隨意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