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廣西南寧的周某因盜竊電瓶車第四次被捕入獄,判刑四年。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全國每天發生無數的案件,甚至很多驚天大案也沒有如此熱度,是什麼讓這位其貌不揚的「電瓶殺手」火遍我們的微博朋友圈呢?來看看這一段奇葩的靈魂對話吧。
記者問:你為什麼要做這種事?
周某:肯定要做啊,不做的話沒錢用。
記者問:那你不會去打工嗎?有手有腳的。
周某: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會做。
記者問:那也不至於偷東西吧?
周某:就是要偷東西才能維持得了生活啊。
記者問:進看守所感覺怎麼樣?
周某:像回家一樣。
記者問:那你幹嘛不回家呢?
周某:我平時不回去,大年三十都不回去,就平時家裡出點事情,我才回去看看。
記者問:你覺得家裡好還是看守所好?
周某:看守所裡的感覺比家裡好多了。
記者問:為什麼?
周某:在家裡一個人好無聊,都沒有朋友玩,也沒有女仔玩,進去了裡面發現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超喜歡裡面的。
就是這一段直擊靈魂的問答,坐實了電瓶殺手的名號,竟然火了起來。
2020年4月18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那一天電瓶殺手周某刑滿釋放,讓人跌破眼鏡的是,去迎接周某出獄的不止有其親戚朋友,竟然還有30多家網紅傳媒公司爭先恐後地迎接,甚至有的公司已經開出幾百萬的天價合約欲籤約周某,不禁讓人感慨:這個社會怎麼了?
鑑於這位刑滿釋放的周某人氣如此之高,當地警方也表示會持續高度關注這位人氣暴漲的周某,防止他再重操舊業。周某可能心想:這下完了,我電瓶殺手的名號怕是要不保了。
拋開這些荒誕的現象看本質,周某有權利擁有自己的新生活,有權利選擇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也許當他經濟寬裕之時,便不會再想要當他的電瓶殺手了,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一種救贖。可是,他之所以會這麼有流量的前提是,他說了一些不太符合大部分人的社會價值觀,說明他對於這些東西的認知可能尚處於一個懵懂的階段,當他再次火爆網絡之時,會不會再次向大眾傳遞一些所謂特立獨行實則偏離了軌道的錯誤觀念呢?很多未成年人並不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一旦發生了誤導現象又該是誰來買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