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一直有人問我自己總是覺得膽戰心驚,容易失眠,通常睡覺的時候一點小小的動靜都會驚醒。每天睡眠時間不足5個小時,通常吃一點就覺得肚子脹,一躺下就起不來了,而且大便稀爛帶血,嚴重的時候就和清水差不多。還伴隨著頭暈、健忘、氣短乏力的表現。
與其交流一番,確定為心脾兩虛之證。
這位朋友的症狀,其實很多讀者都會有,所以今天就來聊聊這心脾兩虛所導致的心悸失眠、食少腹脹、大便稀溏。
心脾兩虛所導致的心悸失眠、食少腹脹、大便稀溏該如何調理?首先我們要明白一件事,心脾兩虛病不是一個簡單的病症,而是心血不足及脾氣虛弱兩個方面的共同表現。
飲食不節,勞倦傷脾,思慮過度暗耗陰血,久病失調,慢性出血等均可導致心脾兩虛的出現。
心主血脈、主神志,脾主運化、主統血,因此,心與脾之間的生理聯繫主要體現在血液的生成與運行兩個方面。
如果這種平衡被打破。就會出現以下4種表現幾種表現。
1、心悸,頭暈,健忘,失眠多夢,面色萎黃。
2、脘腹脹滿,飲食減少,大便失調,神倦乏力。
3、氣短,乏力,同時會出現容易腹瀉拉肚子,消化不好,食慾低下。
4、崩漏,月經量少,色淡,淋漓不盡,便血,皮下出現紫斑。
但對於心脾兩虛的調理方向有2個,偏心是一種和偏脾又是一種。
若偏脾虛,調理宜補益脾氣,方選參苓白朮散加減。
參苓白朮散加減是比較多用的健脾方藥,具有益氣健脾、滲溼止瀉的功效。
多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等。
此外,對於一些脾虛溼盛所導致的腸胃病症,也有著很好的效果。
若偏心虛,調理宜補養心血,方選養心湯加減。
養心湯加減具有心虛血少,神氣不寧,怔忡驚悸的功效。
多用於心虛,心血不足所導致的一系列症狀。
我們再看看開頭這位朋友是怎麼回事。首先,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自覺膽戰心驚,頭暈,健忘,大便稀爛帶血,病變偏向於心。
其次食少腹脹,臥不能起,嚴重之時便如清水,病變偏向於脾。
調理應該兩者兼施,單一的調理,並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寫在最後心悸失眠、食少腹脹、大便稀溏,這是心脾兩虛所導致的症狀。
以上我總結了2個心脾兩虛的調理方法及思路,以及心脾兩虛的常見表現。
有人要問了,難道只有這一種可能麼?當然不是,我只是根據各位讀者給我的信息來總結的,其他的原因我們不做過多的敘述。
大家只要記住,先辨證,後調理,就可以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