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珈丞
163cm / 梨形偏瘦身材 / 暖黃膚色
我開始滑板是個比較突然的決定,第一天決定,第二天就開始了。而當時我遇到最大的難題和各位對滑板感興趣的朋友們一樣,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買滑板。第一反應當然是打開淘寶搜索,但這一搜索,就徹底被各種品牌、零部件、參數搞懵了。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解決這個滑板路上會遇到的第一塊絆腳石,如何選擇一塊適合自己的滑板?🌪️🌪️🌪️
滑板也分很多種類,比如常見的長板,玩起來是這樣的:當然了最後還有我心裡無法被超越的雙翹,基本你看到這些起飛的技巧都是用雙翹完成的。首先:珍愛生命,遠離玩具板。
想開始玩滑板的朋友們一定會聽到這句忠告,有太多對比玩具滑板和專業滑板的文章了,我就不多說了。總結一下就是玩具板不僅影響滑板動作的發揮,最重要的是它很危險,一不小心就會讓你受傷!所以如果你要玩滑板,一定要購買專業滑板。
接下來,想買到適合自己的滑板,一定要了解滑板的幾個部件:
滑板的部件包括:板面、砂紙、橋、輪子、軸、橋釘。每一個部件都有相應需要選擇的參數,接下來我們詳細了解一下每個部件分別應該怎麼選擇。
常見品牌:GIRL、BAKER、Deathwish、PLAN B
板面應該先從寬度選擇,隨便打開淘寶搜索滑板板面你會發現除了板面的圖案以外,還需要選擇一個數值的參數。
那麼這些7.75、8.0、8.25...的數值就代表了板面的寬度。而板面的寬度要根據自己的鞋碼和身高進行選擇,越窄的板面約靈活,約寬的板面越穩。我的板面是7.75的,8.0的板面我也試過,問題不大。因為滑手還是男性居多,所以好看的板面普遍都是8.0以上,嘆氣。
板面分進口板面和國產板面,我沒用過國產板面,就不多發表意見了,但是板面作為消耗品是要換的,所以我覺得只要是專業板面,去挑喜歡的圖案,隨心嘗試就好。
任意品牌
說完板面就把砂紙一併說了吧,砂紙是貼在板面上,增加鞋和板之間摩擦力用的。粗砂摩擦力更強,刷板就會更輕鬆,但是也更費鞋(所以說滑板用到的一切都是消耗品),細砂正好相反。
現在好像比較流行各種彩砂,恨不得砂紙比板面更花,但我還是更喜歡黑砂,old shool一點的感覺。常見品牌:Independent、Thunder、Venture
接下來就是很重要的一個零件,橋連結輪子和板面,通過壓一側橋滑板可以完成基礎的轉向。對於新手最容易感知到橋和橋之間的區別就是「重量」和「軟硬」。
橋越輕,完成動作和滑行當然越輕鬆,而「雙空」橋就是最輕的設計,價格相對貴一點;而橋的軟硬決定了滑板轉向的靈敏程度,橋越軟轉向越輕鬆。
橋還分高橋矮橋,矮橋控板更穩,高橋彈跳爆發更好;以及橋的寬度需要選擇和板面相匹配的。
雖然這些對於新手來說都是玄學,滑得多了才能知道自己的喜好,所以第一個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更輕的就好,其他就在練習中慢慢體會吧。
常見品牌:Spitfire、RICTA
選輪子主要看直徑、寬窄和軟硬。
簡單來說,輪子直徑越大,滑行速度就越快,但過大會影響練動作;輪子越寬和地面的摩擦越大,越容易被減速,但會比較穩定;而硬輪比較適合練習街式動作,軟輪更適合刷街。
總結,如果你想練動作的話,一開始可以選擇直徑較小、寬度適中、硬度偏硬的輪子。
常見品牌:BONES
軸的選擇很簡單了,因為選擇沒那麼多 ,也應為衡量標準比較單一。應用層面判斷軸好不好最簡單的就是用恆定的力在地面推出滑板,滑板跑的越遠(速度越快),軸越好。
軸的價格差距都不大,單價也都不高,新手直接選擇BONES就可以。
任意品牌
沒有列品牌是因為我覺得什麼品牌都差不多,畢竟橋釘的作用只是把橋固定在板面上,so,這裡就不廢話了。
說到這裡,曝光一下我的第一塊滑板配置:
當時是在線下滑板店買的,看著自己選的配件組裝成一塊完整滑板的過程,真的很激動。這一套配置算還不錯的,價格加下來是一千三百多。如果降低配置,不到一千塊也可以配一塊專業滑板。
以上就是組裝一塊滑板需要的各種配件,當然了,淘寶或者滑板店都會有裝好的成套滑板可以直接選擇,但無論是價格還是配置都沒有絕對優勢,不如自己從配件開始做選擇,配一塊完全屬於自己的滑板。
上期《國內衣品值得學習的女明星可不止宋妍霏,快睜大眼看看戚薇。》互動中獎的朋友👇
最後別忘了星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