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可以不戴嗎?
會不會越戴視力越差?
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夥說一說,
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屬於以下這幾種類型
沒經過醫學驗光
孩子抱怨看不清,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去配個眼鏡。但是,你驗光的流程真的標準嗎?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驗光就是在機器前坐幾秒鐘,這是一種誤區。專業的醫學驗光流程複雜,不僅需要各種設備支持,還需要醫生的豐富經驗。
眼鏡被稱為「光學藥品」,驗光相當於是在「開藥」。只是簡單的電腦驗光就給孩子配眼鏡,相當於生病了亂吃藥。
沒區別真假近視
沒錯,近視也分真假。當小朋友長時間的近距離用眼後,睫狀肌會陷入緊張、痙攣,導致調節紊亂,看遠模糊。
這時候雖然驗光可能會出現近視度數,但通過散瞳,近視度數會消失或降低,這就是假性近視。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遼寧省區副總院長楊積文教授表示,如果及時進行科學合理的幹預,調整生活習慣,點用眼藥水,假性近視是有可能恢復的。
如果放任不管,或隨意驗配眼鏡,假性近視就可能發展為真性近視。一旦發展為真性近視,視力就無法恢復了。
沒到達正視眼的年齡
有時候,一些家長發現孩子的視力不足1.0,就火急火燎的要配眼鏡。卻不知道,並非1.0就是絕對的標準視力。
兒童的身體發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視力也是如此。孩子的視力是否標準,取決於年齡。
4個月嬰兒視力為0.02~0.04;
5~6個月嬰兒視力為0.04~0.08;
7~8個月嬰兒已有固視,能長時間看一個方向;
一周歲兒童能識別眼、耳、鼻等器官;
2~3歲兒童的視力達到0.4~0.5;
3~4歲兒童視力達0.5~0.7;
5~6歲兒童的正常視力接近0.8~1.0;
6歲以後達到1.0即是正常標準視力。
只要達到同齡人的正常視力,即使不足1.0,也不必急著配鏡。
所以,孩子視力差,應該怎麼做?
很簡單,到專業正規的醫院,找醫生進行醫學驗光,通過散瞳,區別真假近視。
再根據近視、遠視、散光的度數及學習生活用眼習慣,選擇是否配鏡,配什麼樣的眼鏡。
兒童處於視力發育的關鍵期,家長應該多加重視這個階段的視力保護。無論視力好壞,建議3歲後每半年進行一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