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滬者|值守道口、隔離點醫療保障、全科門診……連軸轉的她守護家...

2020-12-14 瀟湘晨報

對重點地區回滬人員上門健康信息登記和發放隔離觀察告知書、道口疫情排查、隔離觀察點醫療保障、全科門診、慢病病人隨訪、發熱哨點門診……疫情發生以來,羅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陳麗芳就這麼在一個個崗位上連軸轉著。「這些都是我分內事,守護社區居民的健康,就是我的職責嘛。」她笑笑說。

羅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陳麗芳

疫情就是命令

大年初二,接到單位的緊急召集令,陳麗芳立馬放下懷裡2歲的女兒,匆匆忙忙扒了兩口飯就趕到單位。她立馬和同事們分頭行動,備齊物資,聯繫村居委幹部,到達現場,對重點地區回滬人員進行上門健康信息登記和發放隔離觀察告知書,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

剛結束完社區流調任務,她又接到通知要去道口進行疫情排查任務。二話不說,她接下任務開始了道口的24小時輪轉值守。

陳麗芳正在道口值守

大年初三這天,風很大溫度很低,雖然她和同事兩人凍得瑟瑟發抖,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她們堅守在凜冽的寒風中,共排查了440餘部車輛,為1000餘人監測了體溫。而這天,還是她的寶貝女兒2周歲生日。一大早,她就在女兒的哭聲中離開了家門,「沒辦法,肯定要狠狠心的,肯定是外面的疫情防控更重要啊!」

結束當天工作後,陳麗芳趕回家給女兒慶祝兩周歲生日,年幼的女兒懂事地說:「外公外婆告訴我,媽媽是打病毒怪獸去了,媽媽最厲害!」

主動請纓隔離點工作

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轄區內的一處區級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正式啟用。從最初接收密切接觸者,到重點省份的返滬人員,再到接收所有境外返滬人員,隔離點承擔著大量的健康觀察任務。隔離對象中有老人,有孕婦,有兒童,有些還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他們的身體狀況、體溫情況以及相關用藥需求,醫務人員都必須了如指掌,容不得半點馬虎。陳麗芳主動請纓,參與隔離點的醫療保障工作。

她與同事們幾乎是連軸轉,從隔離對象辦理入住開始,每日落實體溫監測、三餐配送、客房整理、垃圾清運、異常情況轉診和環境消殺等工作。事無巨細,隔離力度不減,服務溫度不失。

守好社區門診第一線

疫情期間,家庭醫生的日常工作仍然進行著,不同於往常,現在每天開診前需要做好特殊的防護,帽子口罩手套少不了。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單位又給一線人員增加了面屏、防護服,光這身裝備都要穿戴15分鐘。

為了方便居民看病,既要減少病人排隊時間,又要減少感染機會,醫護人員都是一人當成兩人用,連水都比平時少喝了許多,爭取少上廁所。大家還利用中午、晚上擠出的時間來學習有關新冠病毒肺炎的最新資料,增強應對能力。

陳麗芳進行門診患者健康指導

「陳醫生,現在出來一趟不方便,能不能這次高血壓藥幫我多配點?」社區居民黃阿婆問道。「可以的,你是我的高血壓在管病人,根據最近幾個月的高血壓隨訪情況,你的血壓現在控制得比較好,按照最新的政策我可以給你開3個月的降壓藥,你就少出門,降低感染風險。」「真的啊,那太好了!」

送走了黃阿婆,診室裡進來了一位反覆乾咳一周的患者。陳麗芳仔細詢問了患者的流行病學史、工作和生活情況,檢查了胸片和血常規。雖然他沒有流行病接觸史,但綜合病人在地鐵站做清潔工作的因素,陳麗芳為保險還是將他送醫120進一步觀察,努力守好社區防控第一線。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守滬者|家門口戰疫,她是家門口的守護者
    對重點地區回滬人員上門健康信息登記和發放隔離觀察告知書,道口疫情排查,隔離觀察點醫療保障,全科門診,慢病病人隨訪,發熱哨點門診……疫情發生以來,羅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陳麗芳就這麼在一個個崗位上連軸轉著。「這些都是我分內事,社區居民的健康,我的職責嘛。」她笑笑說。
  • 我們「碰巧」採訪過5位抗疫守滬者,今天他們走上了千人表彰大會的...
    他們是堅守在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醫護人員, 他們是爭分奪秒尋找每一個密接者的流調員, 他們是不分晝夜在每個入滬口查控的警務工作者, 他們是值守在村口一遍遍排摸返滬人員的基層工作者, 他們是毅然奔赴各個有需要崗位的志願者……
  •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田間地頭、道口巷尾,志願者們身披橙色「戰甲」,村委幹部超長時間「待機」,「赤腳醫生」用腳丈量「最後一公裡」……上海鄉村防疫措施嚴密而富有溫情,「守滬者」們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守衛著美麗的郊野大地。「有一天晚上我和同事巡邏發現,小區9個道口的鐵絲圍欄被破壞了,我們就連夜開始修繕,我負責打燈,同事負責擰鐵絲,弄完已經很晚了。」對於巡邏中發現的漏洞,朱亞萍總會協調馬上整改,「還有一次巡邏時發現與白鶴村交界的廠房裡有燈光,我們進去後發現,裡面住了16個工人,有未離滬的,有返滬的,根據不同的情況,我們給他們發放了不同的證件,該隔離的安排隔離。」
  • 守滬者|勞動節,她在機場「熬夜殺」
    「以前的勞動節當天,我也有在醫院值守的經歷,但這次卻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勞動節!」張繼超告訴記者,「5月1日在給一位入境的留學生採樣時,她給我們送上了3包溼巾紙,還分別在外包裝上貼上紅貼紙,寫了『謝謝你』等話語,讓我很受感動。為守護城市的平安,我們付出再多也值得!」圖說:五一假期, 張繼超堅守浦東機場為旅客進行核酸檢測採樣。程藝菲攝。
  • 治人也醫心 江北醫者連軸轉付真情成「康復擺渡人」
    今(16)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江北區了解到,疫情防控中同樣有這麼一位醫護工作者,肩負黨員的擔當和職責,在「醫者仁心」和「守衛健康」之間,划動生命之舟,竭力將病患擺渡到健康彼岸。連軸10小時疫戰之中救病患鄧嘉是江北區中醫院內科系支部書記,急診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同為一名醫學博士的鄧嘉,擔任了「江北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帶領醫院急診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第一時間衝在抗擊疫情前線。
  • 守護更是「守滬」!一天24小時連軸轉,他們是集中留置觀察點最美的...
    「集中留置觀察點」(後簡稱「留觀點」)是阻斷疫情傳播的關鍵一環,在這裡不止駐守著廣大醫務人員,更入駐了許多公安幹警,從機場轉運來的重點國家入境人員,將在他們的守護下安然度過14天,守護更是「守滬」。與此同時,一個又一個新增留觀點投入使用,經偵支隊、刑偵支隊、航頭派出所、北蔡派出所等14家單位紛紛受命,迅速集結。截至目前,浦東全域共有30家留觀點啟用。它們將和遠在機場的「集散點」一起,成為全市入境人員閉環管理中的「關鍵一環」。
  • 舍小家、為大家,最美的是我們龍泉醫務工作者們無私奉獻的心
    也正是憑藉專業的技術和專注態度,讓她收穫了一大批忠實粉絲,每天的門診患者絡繹不絕。為了儘可能滿足患者需求,多看一個患者,多解決一個健康問題,她時常一個上午來不及喝水、來不及上廁所,也時常錯過食堂開餐時間。忙碌完一天,在下班後,她總不會忘記再去看看住院患者,了解他們整天的治療情況,對年輕醫生在醫療質量上進行把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又帶領全科人員全力抗擊疫情。
  • 三甲醫院設全科門診 是故事還是事故
    「三級醫院開(全科)門診,目的很簡單,大家都清楚,與改革方向是不一致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綜合處處長王國棟在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第20次年會的醫保制度改革論壇上直言不諱。顯然,王國棟認為三級醫院開設全科門診根本目的依然是在跟基層搶患者。這也絕非一家之言。
  • 【重醫一院 基層黨建】疫情就是命令:重醫附一院感染科抗「疫」記
    背著消毒藥水對病區消毒為了保障隔離病房的環境,每班值守人員在照顧好患者的同時,還要背著幾十斤重的消毒藥水每隔4小時做好病區內環境的消毒工作。在守護重慶之餘,重醫附一院感染科派出三名醫生隨醫院第一批和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到湖北武漢、湖北孝感阻擊新冠肺炎,他們是章述軍、蔡佳和羅華婷。章述軍醫生是重醫附一院感染科奔赴武漢的第一個醫生,曾參加過2013年四 川雅安蘆山地震救援。從1月26日出徵到現在,他已經在湖北孝感參與醫療救援工作快一個月的時間。
  • 疫情期如何安全就診 和睦家全科醫生提供全面診療
    針對這些疑問,記者對青島和睦家醫院進行了採訪。全科醫生終結「掛號迷宮」幾乎每個就診者都親歷過「掛號迷宮「——掛號前得先學會自我診斷。比如身邊有朋友肋骨下方疼,查過婦科、肝、脾全都沒問題,又準備做胃鏡,可是胃鏡聽說價格昂貴又痛苦,如果查完發現問題不在此,耽誤診斷不說,豈不白遭罪一場?
  • 家門口的醫療機構獲「感動集體」榮譽稱號!因為……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月5日,在「築牢網底、守滬有你
  • 記錄|抗疫國家級表彰單位北大醫療魯中醫院:抗疫有我,不退不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樊偉宏 通訊員 高群長 勾翠華「抗疫有我,不退不讓。我們會繼續發揚北大醫療魯中醫院多年傳承下來的精神和意志,為守護魯中地區百姓健康做出我們最大的努力。」9月8日,剛剛從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會場走出的北大醫療路魯中醫院院長顧國明對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說。
  • 你原本「鎖定」的那家醫院疫情期間的門診安排調整了嗎?快看...
    市衛健委說,為滿足疫情期間的就醫需求,保障患者安全就醫,並儘可能提供方便,已有中山醫院、華山醫院、婦產科醫院、腫瘤醫院等33家醫院對門診安排做出相應調整。上海仁濟醫院南院在新冠肺炎防控關鍵時期,為進一步保障門診患者及家屬的健康和安全,依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市級醫院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服務相關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仁濟醫院南院將全面實施門診全預約。錯峰就診!3月2日(周一)起,仁濟醫院南院實行「門診全預約」!
  • 【點讚松江抗疫故事】致敬 「最美守護者」顧瓊龍:一位首席醫生...
    其中,來自松江區嶽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民樂衛生服務站站長、全科主治醫師顧瓊龍在展示的名單之內。沒有與生俱來的無畏,面對疫情他和她,也是一個個普通人。但只要走上抗「疫」的戰場,普通人也擁有了非凡的力量,也會成為戰疫一線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 守滬者|通宵值守,他眼見地上結起了霜
    每年春節,民兵們都要值守在新春安保的第一線,如果不是這一慣例,他很有可能就會錯過參加2020年抗擊疫情的這場大「戰役」。昨晚7時,周子順與戰友準時出現在虹口區吉祥路塘裡防疫執勤點,他們將在寒風中執勤12小時,守護一方百姓平安。因歷史原因,歐陽路街道目前仍有6個無物業管理小區存在。疫情當前,這些小區的防控工作成了難點問題。
  • 全員「上陣」嚴格防疫,青島和睦家力保患者安全就診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青島和睦家醫院第一時間響應,啟動緊急部署,積極完善各項舉措,嚴密執行防控措施、院內感染及消毒隔離措施,始終如一、全力以赴地守護所有就診者、家人及員工的健康和安全。對於確有到院就診需求的患者,患者及陪同者均要求佩戴口罩、出示有效身份證件並進行體溫監測。  目前,醫院就診區域及患者通道按風險劃分,將無旅行史和接觸史的發熱患者經室外通道引導至負壓診室區域就診,急診區域臨時設置為有咽喉腫痛、呼吸道等症狀的患者就診區域,普通門診只接待腸胃不適、心腦血管等感染風險低的患者。
  • 深圳全市49家發熱門診護士全情投入 臉上的勒痕是戰疫的「最美記憶」
    身上留下的消毒水味,臉上被N95口罩壓出的勒痕,頻繁搓洗消毒後通紅的雙手,脫下密不透風防護服後可擰出水的衣服,這都是發熱門診護士們在一線戰疫的「最美記憶」。作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場最為重要的陣地之一,發熱門診是戰疫的前哨站,全市49家發熱門診24小時連軸轉,奮戰在此的護士們是抗疫的前哨兵。
  • 對癱瘓妻子負責到底,道口工的愛情:她在一天,我就陪她一天,一直陪著她到老
    這個56歲的漢子,看守道口盡職盡責。作為丈夫,他在妻子癱瘓的23年裡,一直不離不棄的守護,詮釋了一個男人的責任和擔當。面對生活的挑戰,曾愛良的臉上始終掛著憨厚的笑容。「她在一天,我就陪她一天,一直陪著她到老。」這是這位樸實憨厚的道口工對妻子說過的最美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