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有關於英特爾最新一代旗艦級桌面處理器,十一代酷睿i9-11900、i9-11900k的CPU-Z跑分成績被曝光了出來。在單核心跑分測試中,酷睿i9-11900單線程跑分成績為582分,i9-11900k單線程跑分成績為597分,相較於上一世代兩款旗艦級處理器,其跑分成績均高出12%左右。
然而,多線程方面的跑分成績卻並不理想,酷睿i9-11900處理器在CPU-Z的跑分成績僅為5262分,即便是同酷睿i9-10900處理器的跑分成績比較,也要遜色一籌。除了被網友調侃英特爾擠出的牙膏倒吸以外,網友更多的是對於英特爾這次突然縮減旗艦級處理器核心數的操作感到不滿。
此前,英特爾曾因為10nm製程工藝難產,為了加強自家CPU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英特爾在第十代酷睿處理器上選擇將超線程技術加持到所有型號上。同時,作為旗艦級的第十代酷睿i9系列也迎來變革,首次獲得10個核心和20個線程,這對於消費者而言是十分有價值的改變,因為多線程任務的執行能夠使核心運行變得更高效。
但對於第十一代旗艦級核心數突遭縮減,英特爾方面卻並未給出任何解釋。
早在英特爾宣布第十一代酷睿仍然使用14nm製程工藝時,網友們就不是很看好這個未上市的型號。對於不少人來說,更多的是希望能藉助英特爾新一代處理器,壓低AMD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的價格,畢竟,兩家相爭玩家才能以更為便宜的價格入手硬體。
然而現實卻是因為酷睿旗艦級處理器核心數遭到縮減,多核性能連自家上一代產品都不及,這樣的「縮減產物」怎麼可能在價格戰中發揮作用呢?
其實,基本是英特爾沒有對旗艦級的核心進行縮減,單核提升僅12%,面對AMD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不論性能還是價格各方面都被穩穩的壓制。本以為英特爾會在最後一代14nm處理器上發出黑科技,到最後才知道,英特爾真的一滴都沒有了。
對於十一代酷睿旗艦級的跑分成績,各位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