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內衣更保暖?檢測結果驚人!

2021-01-08 騰訊網

寒潮來臨,如何才能禦寒?肯定會有人提到穿秋褲。說到秋褲,近來號稱高科技「禦寒神器」的自發熱內衣,成了最火的潮流單品。在各大電商平臺,各種自發熱內衣價格從幾十到上百元不等,銷量動輒過萬。而「最高升溫可達8℃」「30分鐘平均發熱率3.1℃」等產品性能宣傳更是博人眼球。一件內衣,真有這麼神奇嗎?

發熱內衣真的更保暖?

實際檢測:內衣面料升溫明顯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

消費者:我這個自發熱秋褲,同事都說穿著挺好的,挺暖和的。

消費者:好像沒有那種發熱的感覺,跟普通的純棉內衣沒多大區別。

消費者:我覺得要是厚度不夠還是不夠暖。要是說那種發熱的、薄薄的內衣能一件頂幾件,我覺得不行。

記者從網上購買了兩套熱銷款自發熱內衣,價格都在百元左右,商品詳情頁上註明,兩款內衣的面料為「吸溼發熱纖維」。記者將它們帶到了國家紡織製品質檢中心,工作人員按照相關國家標準,對其進行了檢測。

記者 魯念:在我身後是一臺吸溼發熱的儀器,根據國家標準我們把溫度設定在20℃,溼度設定在90%,再把樣品放進這樣一個環境箱裡,再來檢測樣品吸溼發熱的效果如何。

檢測之前,工作人員預先對樣品進行了四個多小時的烘乾排溼處理,以保證完全去除水分,而後又將它們裝進了一個乾燥器中。

國家紡織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工程師 章睿:乾燥器是保證樣品不再從外界吸收溼氣的一種裝置,乾燥器下方的顆粒是變色矽膠,用來保證容器內部的乾燥環境。我們從烘箱中取出烘乾的樣品後,會放到一個玻璃容器中,通過玻璃容器再送到吸溼發熱環境箱裡。

在吸溼發熱環境箱的三根金屬傳感器上,插入製備好的樣品,便可開始檢測。根據相關國家標準,檢測是在溫度20℃,溼度90%的條件下進行的。測試結果顯示,兩款自發熱內衣最高升溫值分別達到9.5℃和7.6℃,遠超標準要求的4℃。而30分鐘內平均升溫值這一項,標準要求大於等於3℃,兩款產品一款為3.8℃,剛剛達標,而另一款為2.8℃,並未達標。

專家:自發熱內衣升溫快降溫也快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

實驗結果,自發熱內衣確實能夠升溫,但專家表示,實驗室數據與實際應用並不能完全劃等號。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研究員 張挺:吸溼發熱纖維的評價標準有待進一步完善,因為實際生活中我們達不到90%的溼度。

除了檢測標準有待完善,從實驗數據圖還可以看出,兩款送檢的自發熱內衣,都是在檢測開始5分鐘左右溫度達到峰值,隨後溫度便開始下降。30分鐘內兩款產品的溫度都經歷了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變化。專家指出,這是因為測試環境溼度一直維持在90%不變,當自發熱內衣的纖維吸溼飽和了,就會停止吸溼發熱,轉為吸收人體熱量,釋放溼度。也就是說,自發熱內衣溫度升得快,降得也快。

國家紡織製品質檢中心主任 王寶軍:自發熱內衣四五分鐘或者是五六分鐘吸溼發熱,然後就會迅速下降溫度。當達到二三十分鐘的時候,織物基本上就不會再產生熱了。咱們說它溫度提高了2℃、3℃或者幾攝氏度,也就是一會兒時間,然後就恢復原狀。我覺得自發熱內衣根本起不到保溫作用。

如何選擇保暖衣物?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

那麼,面對著入冬以來的最強寒潮,我們究竟該如何穿搭,抵禦嚴寒呢?

國家紡織製品質檢中心主任 王寶軍:同樣的重量,比如都是500克,有的衣服可能是3毫米厚,有的可能10毫米厚。10毫米厚的比3毫米厚的要保暖,因為它含的空氣多。空氣在服裝裡起了一個隔熱層的作用。所以同樣重量的情況下,越蓬鬆越保暖。同樣蓬鬆度的情況下,越厚越保暖。這就是兩個基本的原則。

來源:央視財經

相關焦點

  • 發熱內衣更保暖?檢測結果驚人
    說到秋褲,近來號稱高科技「禦寒神器」的自發熱內衣,成了最火的潮流單品。在各大電商平臺,各種自發熱內衣價格從幾十到上百元不等,銷量動輒過萬。而「最高升溫可達8℃」「30分鐘平均發熱率3.1℃」等產品性能宣傳更是博人眼球。一件內衣,真有這麼神奇嗎?發熱內衣真的更保暖?
  • 「自發熱內衣」更保暖?檢測結果令人意外!
    「自發熱內衣」更保暖?檢測結果令人意外!最近一段時間號稱「禦寒神器」的自發熱內衣成了最火的潮流單品廣受消費者喜歡一件內衣真的這麼神奇?那麼,它發熱的效果如何?安全嗎?發熱內衣真的更保暖?
  • 淺析針織發熱內衣與針織保暖內衣的差異
    但無論商家如何宣傳,作為保暖內衣原材料無外乎就是棉、毛、滌綸、腈綸、丙綸、粘纖、莫代爾等幾種。而目前對人體具有熱保護作用的內衣有兩大類,一類是傳統的保暖內衣,一種是新型的吸溼發熱內衣,現就兩者的區別作一簡要分析,並就存在的問題提幾點建議。
  • 保暖內衣套路深,「自發熱」內衣真的能發熱?
    說起冬季保暖好物,自然少不了要提到保暖內衣了。 每年冬季都是保暖內衣的熱銷季,尤其是宣稱有「黑科技」的自發熱保暖內衣,即穿即熱,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銷量也是相當可觀。
  • 測評| 自發熱內衣哪款最保暖?結果竟然是它……
    今年冬天「自發熱」內衣開始流行,雖然沒搞明白怎麼個「自發熱」法?「能發熱多少」?但是購買者還是趨之若鶩。然鵝,也有購買穿著後的消費者反映:木有保暖啊!都是假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內衣真的可以「自發熱」嗎?有沒有哪款更物有所值?
  • 優衣庫內衣比普通秋衣保暖?發熱的真相是…
    伴隨多地寒潮藍色預警,大半個中國迎來全年最冷時刻,咱們保暖內衣的第一批結果終於回來了。 還記得投票時,超過一半的飯糰把票齊刷刷投給了優衣庫,求扒Heattech仨系列的,想知道自發熱黑科技的,花式問題紛紛砸來... 何以解憂?唯有實測。把Heattech仨系列全部買來送進實驗室,開測
  • 內衣還能自發熱?測完18款保暖內衣真相是……
    秋衣秋褲雖然有個「秋」字,實際上卻是在冬天穿的,也稱為保暖內衣、褲。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保暖內衣的功能也越來越多,除了保暖,還加入了排汗、速乾等功能,有些內衣甚至宣稱可以「自發熱」。   但實際上保暖內衣的功效不一,有些穿了一件頂幾件,有些卻穿了等於沒穿。   那麼,市面上那麼多的保暖內衣,哪款更物有所值?內衣真的可以「自發熱」嗎?
  • 自發熱內衣真是「禦寒神器」?檢測結果卻是…
    近日寒潮來臨號稱「禦寒神器」的自發熱內衣廣受消費者歡迎 電商平臺銷量動輒過萬一件內衣真這麼神奇? 權威檢測:內衣面料升溫明顯 消費者 :我這個自發熱秋褲,同事都說穿著挺好的,挺暖和的。記者從網上購買了兩套熱銷款自發熱內衣,價格都在百元左右,商品詳情頁上註明,兩款內衣的面料為「吸溼發熱纖維」。記者將它們帶到了國家紡織製品質檢中心,工作人員按照相關國家標準,對其進行了檢測。
  • 自發熱內衣真是「禦寒神器」?檢測結果卻是...
    消費者:好像沒有那種發熱的感覺,跟普通的純棉內衣沒多大區別。消費者:我覺得要是厚度不夠還是不夠暖。要是說那種發熱的、薄薄的內衣能一件頂幾件,我覺得不行。 記者從網上購買了兩套熱銷款自發熱內衣,價格都在百元左右,商品詳情頁上註明,兩款內衣的面料為「吸溼發熱纖維」。
  • 自發熱內衣真是「禦寒神器」?檢測結果令人意外→
    說到秋褲,近來號稱高科技「禦寒神器」的自發熱內衣,成了最火的潮流單品。在各大電商平臺,各種自發熱內衣價格從幾十到上百元不等,銷量動輒過萬。而「最高升溫可達8℃」「30分鐘平均發熱率3.1℃」等產品性能宣傳更是博人眼球。一件內衣,真有這麼神奇嗎?發熱內衣真的更保暖?
  • 自發熱內衣真是「禦寒神器」?檢測結果令人意外!
    說到秋褲,近來號稱高科技「禦寒神器」的自發熱內衣,成了最火的潮流單品。在各大電商平臺,各種自發熱內衣價格從幾十到上百元不等,銷量動輒過萬。而「最高升溫可達8℃」「30分鐘平均發熱率3.1℃」等產品性能宣傳更是博人眼球。一件內衣,真有這麼神奇嗎?發熱內衣真的更保暖?實際檢測:內衣面料升溫明顯消費者:我這個自發熱秋褲,同事都說穿著挺好的,挺暖和的。
  • 面料課堂|德絨「自發熱」內衣是什麼面料?保暖嗎?
    sdfd 冬季來臨,保暖內衣又開始熱銷,近期很多以自發熱為賣點的德絨保暖衣非常的火爆,那麼這種內衣真的這麼神奇嗎? 小編調查到,市場上銷售的普通保暖衣價格一套大概在200元左右,而自發熱保暖衣價格基本都在300元以上,加厚型的更貴,甚至達到了千元一套。
  • 德國保暖衣界的勞斯萊斯!德絨「自發熱」36.8℃恆溫內衣!讓你在寒風刺骨的冬日也風度翩翩
    經過一番了解才知道德國冬天的平均溫度一般在-5°C到-10°C 在這樣寒冷的冬日德國人其實都是靠穿一種由德絨製成的能自發熱、超級保暖的無痕內衣褲來卸寒保暖就是去年一上市就爆賣>還取決於編織的緊密程度織法緊密的,當然更細膩更保暖這件德絨內衣的纖維細度為9.8-10.4u,是嬰兒內衣的最高標準
  • 漲姿勢 | 發熱內衣真的會發熱嗎?
    在某購物平臺上搜索「發熱內衣」,價格從五六十元到上千元不等,賣家們的月平均銷量都在千套以上。「輕薄保暖自發熱」「3秒極熱」「37℃恆溫保暖」各種宣傳語讓人心動。      但細看評論區,真是有點哭笑不得——     也難怪,發熱內衣產品五花八門,被商家一包裝,常常覺得保暖發熱功能確實強大。
  • 自發熱保暖內衣靠譜嗎
    春節剛過完,就有消費者在網上反映說,現在市場上有一款自發熱保暖內衣賣得非常火爆,宣傳是可以自己發熱的高科技產品,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效。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在鄭州銀基服裝城一樓,當記者問起是否有自發熱保暖內衣時,一位商戶馬上表示有,而且賣得非常快:「我們店裡賣完了,你如果想要我得去另外一個店拿貨。」
  • 市場上的發熱內衣到底能不能發熱?
    既然輕薄透氣了,又如何能保暖呢?這些年,市面上就出現了一些號稱「發熱科技」的內衣。很多品牌,「遠紅外纖維」、「Outlast材料」等,一些拗口的「高科技」名詞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摸上去輕薄的要命,穿上去還能自己發熱。太神奇了!那麼,這些材料,真的能發熱麼? 吸收人體水分,自發熱?
  • 「自發熱」保暖內衣成消費者的「心頭好」
    核心提示:業內人士表示,發熱的纖維材料價格昂貴,一般的「自發熱」內衣是由少量的發熱纖維搭配其他纖維製造的。購買「自發熱」內衣時要謹防假冒,同時需注意,即使穿著真正的「自發熱」內衣,其提升溫度也有限,不能拿它代替棉衣。
  • 「發熱纖維」「37度恆溫」……發熱內衣熱銷,發熱的究竟是內衣還是...
    今年冬天的冷空氣來得格外早,大家早早換上了厚冬衣,帶有保暖、發熱字樣的產品也格外暢銷,尤其是自發熱內衣,以「自發熱」為賣點,成為近年保暖內衣裡的佼佼者。雖然每年都有多款測評、分析告訴消費者,這種內衣並不會自動加熱,但每年也都還是有無數的消費者屢屢疑惑:為啥穿了不夠暖和,到底是內衣發熱還是我們自身發熱?看看這篇分析,沒準你會明白一些。
  • 【網絡闢謠】自發熱內衣真是「禦寒神器」?發熱的是我還是衣?
    說到秋褲,近來號稱高科技「禦寒神器」的自發熱內衣,成了最火的潮流單品。在各大電商平臺,各種自發熱內衣價格從幾十到上百元不等,銷量動輒過萬。而「最高升溫可達8℃」「30分鐘平均發熱率3.1℃」等產品性能宣傳更是博人眼球。一件內衣,真有這麼神奇嗎?發熱內衣真的更保暖?
  • 闢謠丨「自發熱內衣」真的「自發熱」嗎?
    ■揭秘:世界上還沒有自發熱材料大多數發熱內衣商家都聲稱,他們的發熱內衣裡有一層「高科技」材料,可以自己發熱,保暖效果是傳統純棉保暖內衣的好幾倍,是「黑科技」等等。但實際效果是,有些自發熱內衣的確暖和了一點,但與好幾倍還有點差距;有些自發熱內衣乾脆不保暖,甚至還沒有厚一點的秋衣秋褲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