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想活得太憋屈,那就請你學會恰當地表達憤怒!

2020-12-21 東山讀書

在《劍來》裡,齊靜春說:道理全在書上,做人卻在書外

書上的道理,都是聖賢的聖賢道理,都是幫人修身向善的。因為聖賢們覺得人性本善,只要我們人人向善,就能過世道太平。

可是,今天我卻要給大家講一個聖賢們從來都不講的書外的做人道理——表達憤怒!

一、人性本善,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罷了

儒家正統認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提出,人性本惡。

社會進化到了今天,我們對於這個問題已經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客觀了。人類是從演化而來,在最一開始人類只是大自然界眾多動物中的一種,此時的人類根本不存在什麼善惡觀念。善惡觀念是在人類邁入文明社會之後,才逐漸出現的道德觀念。

如此一來,人之初,無所謂善惡。也就是說,人本來就是善惡的混合體,一半天使,一半魔鬼。

正是因為並非人人都是好人,並非人人都向善,所以,那些按照好人的標準生活的人,往往過得都特別委屈和憋屈。

我們的英雄鍾南山院士,被人質疑為疫情做出了什麼貢獻呀,就獲得了那麼高的榮譽?

那位在飛機上緊急救治病人的情況下,用排尿管幫助病人吸尿的醫生張紅,被人質疑是為了炒作!

每個月拿出生活中的大部分捐款資助大學生的保安馬勇,曝光後被人說成炒作,可能有所圖謀!

明代大清官海瑞,有一次買了肉,竟然導致全國官員揣測他貪汙了。

出了名、有了錢的大衣哥,出錢出力修馬路蓋學校,結果,被人惡意借債,被人踹了大門!

……

名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了!

《歡樂頌》中的乖乖女關關,熱情地幫助別人,卻總是被人欺負。同事有什麼幹不了的工作都喜歡找她。有一次,她代同事做事後,忘記檢查同事做得那部分是否有問題,就被領導批評了一通。結果到最後,同事不僅連一句安慰的話沒有,還抱怨她。

《甄嬛傳》裡的沈眉莊,端莊大方、淑女溫婉,外表美,內心也美,還有修養,簡直可以說是美的典範!可是,就這樣又美麗又善良的姑娘過得怎麼樣呢?過得既憋屈又委屈。反而是潑辣的華妃、陰險的皇后過得既榮華富貴又心裡舒坦。

其實,我之所以想寫這樣一篇文章,也是因為我認識一位患有抑鬱症的好朋友。從小到大,都是一個在家聽父母話,在學校聽老師話的孩子,即使在學校裡受到了校園暴力,都不懂得反抗的孩子。工作後,被領導刻意針對,也不會抗爭的女孩。結果,這個女孩患了抑鬱症,差點跳樓死了。

這篇文章,就是寫給那些一直與人為善卻過得很是委屈的好人!同樣要在人間過一生,憑什麼我們這些做好人的,要如此委屈,如此難熬呢?

二、憤怒壓抑在心,只會害人害己,難以獲得幸福

以前聽過一個關於得道高僧的故事。說一個得道高僧修養很好,從不憤怒,總是能夠和顏悅色。於是,有人就和這個高僧住在一塊觀察他,後來,人們發現,這個高僧的確能夠保持和顏悅色,好像從不憤怒。但是,每當他心情不好的時候,他在洗碗的時候,就會把碗盤磕碰得特別響亮。

佛家講究制怒,基督教說,當別人打我們左臉的時候,讓我們把右臉也伸過去。

幾乎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先賢學問,都讓我們要有修養,要以和為貴,不要生氣!

可是,事實上,憤怒可以被暫時壓抑,根本無法被消解。而如果一再壓抑憤怒,終有一日會壓抑不住、爆發出來的。

人們對於憤怒這種負面情緒的處理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種:

(1) 一再忍讓,一味自責,長期下去,一旦壓抑不住時,會走向自殺一般而言,患有抑鬱症的人,基本上都屬於這一種。有負面情緒,但是,不會宣洩,性格又比較懦弱,往往每每都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總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夠好。

我的那位朋友就是這樣,在小時候,她本來有一個宣洩情緒的敞口,那就是寫日記。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寫在日記裡,發洩出來,分析清楚,也就沒那麼痛苦了。可是,爸媽有偷看她日記的習慣,導致她不得不放棄了寫日記。於是,不良情緒一再積壓,一再累積,無處宣洩,直到又一件被人欺負的事件發生,她差點跳樓自殺了。而直到這時候,她才開始逐步地認識到,以往爸媽吵架並不怪自己,有時候自己挨打並不是自己錯了,而只是因為爸媽有情緒而已。

雖然古人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但是,最起碼的是非觀要有!我們反思自己,是為了讓自己更加優秀,而不能變成苛責自己,在一些明顯是別人欺負自己的時候,還一味地自責,就走向極端了。

這也是為什麼孔子會教導我們要因材施教,就是說,對於過度自責,常常被人欺負的孩子,需要鼓勵他奮起反抗;對於習慣抱怨,怨天尤人的孩子,需要引導他自我反思、檢討自己。

(2) 一再忍讓,心懷怨懟,長期以往,一旦壓抑不住時,時會訴諸暴力,可能會殺人的如果一個人內心沒有陽光,你卻總是要求他善待他人,用陽光溫暖他人,那麼,終有一日,當他內心的陽光消耗殆盡之時,他很容易就會走向極端

我們在很多電影、電視劇、新聞報導中都看到過,那些被欺負慘了的老實人,突然有一天,這個老實人因憤怒而殺死了那些欺負他的人。

這種行為有一種比較專業的說法,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武俠劇中常見這種劇情。

我們這些旁觀者,看著會覺得很爽,真是惡有惡報吧!同時也覺得可以警告身邊那些總是欺負自己的人,讓他們以後對自己放尊重點。

可是,那個殺了人的老實人,後來的日子會怎麼樣呢?往往不會太好吧!

我們本來可以做一個好人,也想做一個好人,為什麼到最後卻變成了人見人怕的殺人犯呢?

當然,我們可以抱怨這個世道不夠好,我們都像是梁山上的好漢一樣,被壞人逼迫得沒了出路。

可是,世道人心從來如此,為什麼有些人就可以做堂堂正正的好人呢?

在《劍來》裡,蠻荒天下的周密,一直想把陳平安拐騙到蠻荒天下去。很多人可能覺得不可能,可是周密卻覺得可能。為什麼呢?

因為一個人盡心盡力守規矩、做好人,結果,卻換來浩然天下的苛責和罵聲,這個人心中難免會有憤懣和不滿。一旦這種憤懣和不滿得不到宣洩,那麼,過去他有多麼守規矩,今天機會變得多麼不守規矩!

你看看叛出劍氣長城的羊角辮蕭愻,她過去守劍氣長城多用心,現在殺浩然天下就會多使勁。

最好在相處的一開始,你就讓對方感覺你不好惹,這樣一來,他就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負你了。你也就無需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讓了,從而就可以避免最後那個慘絕人寰的悲劇。

(3) 忍不了,又不敢懟回去,只好向身邊人宣洩,越是親近人,受到的傷害越重

有句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讀《孔乙己》的時候,我們看到孔乙己被人欺負、被人瞧不起的時候,會覺得很憤懣,很同情他,很可憐他,可是,當我們看到他欺負常媽,欺負小尼姑的時候,我們又會恨他。

這種人在領導面前,他沒法子,不得不低頭哈腰的,在同事和下屬面前,就會想:我在領導面前裝孫子也就算了,你小子誰哪根蔥呀,也敢在我面前充象,看我不把你整得服服帖帖的。於是,他就會可勁欺負自己的同事和下屬。

這種人在外人面前,他要保持溫良恭儉讓的良好形象,脾氣很好,很好說話,很老實。可是,回到家裡,他就會想:為了這個家,在外面裝孫子我容易嗎?回到家了,你還這啦那啦的,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於是,在家裡他就像是一個充滿氣了皮球,隨時都會爆炸。

由於站的視角不同,對這種現象的描述也會不盡相同。魯迅先生就會稱這種現象為奴性文化。歷史上所有被貼上小人標籤的人,幾乎都是這個樣子,我就不一一羅列了。

其實呢,現實生活中,這種人並不少見。

我之前有個同事,就是這樣的。對誰都是一副好脾氣,對領導,對同事,對下屬,對客戶,她都是一副很柔和的好脾氣,可是,在一次閒聊的過程中才知道,她對於自己的丈夫卻並不是好脾氣,而往往是把自己的不開心都撒在了自己丈夫身上。

這種人,並不能說是壞人,只不過他們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或者說,他們沒有勇氣對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表達出不滿,沒勇氣對欺負自己的人表達出憤怒

三、恰當地表達憤怒,是一種能能力

憤怒,在我們的文化裡,往往與爭吵、打架、戰爭相伴,於是,我們好像總覺得憤怒是不好的東西。最好,我們可以把憤怒從我們的世界裡請出去,讓我們永遠只有心平氣和的協商、溝通,永遠都和和氣氣的。(其實,可能不止在我們的文化裡,在全世界的文化裡好像都是如此。)

在這種文化傾向下,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與人為善,要有教養,要有禮貌,不要說髒話,不要和人吵架,更不可和人打架。很多好孩子的確做到了這些,我們會覺得,孩子老實,又有禮貌,有修養,教育得多成功呀!

可是,我們卻沒有發現,孩子的這種禮貌和修養,是建立被人欺負、委屈自己的基礎上的。長期以往,孩子就這樣長大後,他可能自己都沒有發現,自己性格懦弱,竟然都不會表達不滿,不會拒絕別人,不會表達憤怒。

於是,小時候的那個好孩子,長成了今天的這個好人,可是,卻也成了又辛苦又委屈的好人。

既然憤怒本就不該有,又有誰會教育孩子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憤怒呢?

有人說,愛是一種能力,其實,恰如其分地表達憤怒也是一種能力!

你別覺得,憤怒還不容易,就大吼大叫唄!其實,我們大多數情況下,表達憤怒的時候,是壓抑得太久,讓憤怒以一種失控的狀態表達出來!憤怒,演化成了激烈的爭吵,演化成了情緒激動的暴力!這不是表達憤怒,而是被憤怒所控制

我來說一下,如何才是恰當地表達憤怒吧!

(1) 找準對象:不公來自於誰,就針對誰表達不滿和憤怒,不要遷怒他人遭受了不公對待的人,被人欺負之後,他難免會痛苦,難免會有負面情緒的。可是,基本上所有有負面情緒的人,都會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宣洩給自己的身邊人。這是無能的表現,也是失控的表現。

一旦當我們習慣於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宣洩給身邊人之後,我們就不會那麼有動力去對抗不公了,不會有勇氣對抗欺負自己的人了。

這種習慣於被人欺負,而不懂得反抗的現象,屬於「習得性無助」的一種表現形式。

馴象師在馴服大象的時候,會在大象小時候,還是一隻小象的時候,把它拴在碗口大的樹樁上。由於小象力量較小,根本無法掙脫。等到小象長成大象之後,它就習慣性地認為那個樹樁根本無法掙脫,它也就不再想著逃跑了。這時候,這個樹樁就扎在了它的心裡,拔不掉了。而大象的這種情況,就叫「習得性無助」。

也就是說,一旦這個人習慣於忍讓,習慣於遷怒他人,那麼,這個人就有可能陷入了「習得性無助」。不想也不敢做出反抗,他會習慣於朝身邊人宣洩情緒,或者習慣於壓抑自己。

所以說,突破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要想著向欺負自己的人反抗,準備好向對自己施加不公的人表達憤怒不得遷怒他人

(2) 找準時機:抓住對方欺負自己的典型瞬間,當眾發火,向所有人宣稱,自己不好惹,不會任人欺凌如果你長期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你身邊的人都會看不過去的。也就是說,身邊有無數人想聲援你的。

你要讓自己站在公理的一方,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這樣一來,周圍人的目光都能把他打敗,大家的唾沫就能淹死他。而你只需要把這個現象揭示出來就行。

比如,公共場合,有人在你前頭插隊,你就可以大聲喊出來:「你幹嘛呢?排隊去!我們在這裡排隊排了這麼久,你說插隊就插隊呀?」然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就能把他趕走。

在公司裡也是這樣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你的這種行為,也可以向周圍人傳達一個你不容侵犯的信息,更容易獲得別人的認可與尊重。

(3) 注意方式:能溫文爾雅地懟回去,就不要說髒字;能用嘴說得對方啞口無言,就別動手;真的需要動手了,也請保護好自己,最好請警察表達憤怒,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如果只需要聲音高八度,就能把對方嚇走,你又何必和對方打架呢?

你看《甄嬛傳》裡,那些女人之間的鬥爭,都只是在言語上爭輸贏,唇槍舌劍,殺人於無形。

表達憤怒,說到底,都只是為了保護自己,避免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避免自己陷入任人欺凌的境地。保護自己當然是代價越小越好了

真要到了動手的那一步,其實已經落了下乘。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當然,有一些人確實就是那種流氓,你不訴諸武力,無法解決問題,那就最好報警解決。

四、掌控憤怒,不要被憤怒掌控

所有的文化,都排斥憤怒,這當然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是被憤怒所掌控,而不是掌控憤怒。

人被憤怒所掌控的時候,就失去了理智,爆發出驚人的能量,內心有一種想毀滅一切的火焰。

憤怒和戰爭一樣,失去理智的時候,人們會發動侵略戰爭,導致人間慘劇;擁有理智的人,只會實施反侵略戰爭,讓人間恢復和平。

憤怒,是在我們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時,採取反抗的一種手段,而反抗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公平對待,而不是為了毀滅什麼。

所以說,要學會掌控你的憤怒,恰當地表達你的憤怒,既不要一味地壓抑、任人欺凌,也不要任由憤怒肆意發展、使你喪失理智,最終讓憤怒控制了你的身體

願每一個與人為善的好人,都能恰當地表達憤怒,爭取得到應有的公平對待,過得幸福!

所有的道理,歸根結底都需要落在「行」這個字上!而在踐行道理的過程中,就需要結合我們的過往反思自我,然後,根據實踐、反思,再重新梳理書中的那些道理!

而我正在邊讀書、邊反思、邊整理,希望我整理過程中的這些思考,能夠給你以啟發和幫助!歡迎關注@東山讀書,我們一起思考,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我很生氣,但我不說」:如何體面地表達憤怒?
    我媽就告訴我,那你也戳他,不要讓人覺得你好欺負。說起來容易。可是,我做不到啊。我不想變得和他一樣討厭,不體面(但其實心裡是怕的。哪怕是腦海中的暴力對抗,也覺得害怕),結果什麼都沒做。很多年過去,「如何表達憤怒」依然是人生難題。大部分情況下,我明明已經非常傷心/很氣了,但對方甚至不知道我在生氣。
  • 怎樣優雅地告訴別人:我生氣了丨憤怒表達指南
    表面上的風平浪靜會讓你獲得暫時的安全,既不用承擔破壞人際關係的風險,也不用擔心因憤怒的表達而失去重要他人或事物。但事實上如果不及時處理負面情緒,憤怒始終積壓於心,得不到釋放和消解,就會在內心種下了一顆種子。日積月累,憤怒在心中肆意滋長,萌生出充滿敵意的攻擊性行為,這種破壞性反而更大。
  • 學會冷靜表達讓你遠離憤怒!
    老公將臭襪子扔進了洗衣機,弄得你新買的內衣都有味道。上面的每一件事都是一個憤怒邀請函,對於易怒的家長來說,芝麻大的小事都能激起內心的波瀾。想要克制憤怒,第一步就是要明確地提醒自己——對憤怒邀請函說不,不要去推那塊大圓石。
  • 如果你不想長大,那你得先學會長大
    反而是最低調無辜的她,成了殺雞儆猴故事裡的那隻雞。先是大老闆鐵青著臉,在周一的晨會上宣布拿走她手上所有項目,再是二老板打著哈哈搪塞她「肯定是有什麼誤會,說清楚就好了「。她這才明白了自己處於多尷尬的境地。這種事說得清楚嗎?
  • 如何用非暴力溝通表達你的憤怒?
    在此之前,我們已經系統地了解了非暴力溝通的方法和意義,但最終的目的是讓非暴力溝通愛自己,學會表達憤怒。一、用非暴力的交流來愛你自己我們在上一章中了解到,當我們聽到不愉快的事情時,除了責怪別人之外,我們還會責備自己。
  • 我的10個小方法教你如何憤怒管理
    憤怒本身不是問題,壓抑憤怒才是問題。3、表達憤怒而不是憤怒的表達。前面一點說不要壓抑你的憤怒,但是並不是讓你在感到憤怒時就隨時發洩你的憤怒,而是學會當憤怒情緒升起之際,合理地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憤怒。我常常和我的來訪者提到一句話:表達憤怒而不是憤怒的表達什麼意思呢?就是當我憤怒的時候,我可以用恰當地方式(相對平靜、真誠有負責)表達出來:「我現在很生氣,因為什麼什麼。」「我感到有一點憤怒,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我是怎麼想的,我希望你如何如何做。」而不是我帶著憤怒的情緒去吼叫,去摔東西,去打人,去罵人,傷害別人,發洩個人憤怒的暴力行為。
  • 悅讀|如何有效地表達憤怒?
    非暴力溝通不主張忽視或壓抑憤怒,它認為通過深入地了解憤怒,我們可以充分表達內心的渴望。憤怒是我們每個人都必定會經歷的情緒狀態,當你產生憤怒的情緒時,你會如何有效地表達呢?在現實生活中,有四種表達憤怒的類型:1.炸藥型,一點就著,誰也招架不住,但是過後就開始後悔了;2.嘲諷型,陰陽怪氣,故意說些難聽的話讓別人傷心;3.隱忍型,滿腔怒火藏於心中,傷了自己;4.自虐型,一切錯誤都歸咎於自己,長期對自己發洩憤怒。說到這,想必大家開始對號入座,不過不管是以上哪種類型來表達憤怒,我們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
  • 3個方法讓你快速控制憤怒
    而人對於同一事物的不同情緒反應,往往決定了你未來人生的命運。你可能經常會在新聞上看到,人會因為各種原因的憤怒,導致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雖然最後這個人追悔莫及,但其生命的軌跡已經完全被憤怒改變。因此每個人都要學會控制自己憤怒情緒。
  • 憤怒管理的10個小貼士
    而我們之所以害怕憤怒,或者抗拒憤怒,是因為當一個人表達憤怒時,會帶來其他的嚴重的破壞性的行為和後果。 所以,問題不是出在憤怒情緒本身,而是如何表達憤怒上。 我們常常用不恰當的方式表達憤怒,比如打人、謾罵他人。結果這種憤怒的表達就成了一種可怕的暴力。
  • 自身的無能,會以憤怒的方式表達
    原創 文/曉斐王小波曾經說過一句話讓人記憶深刻,他說:大多數的憤怒,都源自於自身的無能。仔細想想,確實如此。如果有能力用其他方式解決這件事情,就一定不會選擇用憤怒。而憤怒發作的地方往往是親子關係中。為什麼這麼說呢?
  • 性格內向的人更應該適時恰當地宣洩自己的情緒
    好的情緒,高興的事情,需要及時表達和其他人分享快樂。別人高興自己也會增加身心的愉悅感!一個情商高的人,總是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快樂了與人分享,鬱悶了找朋友傾訴,傾訴過程就是一種被分擔的過程。傾訴是宣洩鬱悶的一個途徑!鬱悶的情緒壓抑在心裡,會逐漸焦慮,直接影響人的身心健康。
  • 如何合理、安全地表達憤怒,才能不傷害對方,也不傷害自己呢?
    看到40歲男子從13樓扔花盆的事例,據說是因家庭矛盾情緒發洩,雖然沒造成傷亡,但是從這一危險事件來看,我們有必要關注下憤怒情緒的表達。當我們憤怒時,如何能合理地表達出來又能不傷人傷己,估計是大部分人都關心的問題。
  • 原來,和親密的人恰當「表達」情緒,真的不太容易
    表達,是我們與世界傳遞愛的橋梁。相信很多人都覺得:越是和自己親密的人(比如家人、愛人、朋友),越難恰當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有時候我們心中藏著海一樣的溫柔,到了嘴邊就成了刀子;或者憋著一肚子想要說的話,可就是說不出來。
  • 「像你這樣臉皮薄的人,活該憋屈」
    我們常常因為面子活在別人的眼光中,怕出錯,怕出醜,不懂得拒絕,結果最後卻往往事與願違。美國女作家莉兒·朗蒂在《你的臉皮就是太薄》中有這樣一段忠告:「當初你臉皮厚一點,告訴上司,這個項目我能做得很好,你的工資早都不是這個數;當初你臉皮厚一點,大膽對Ta說『我就是喜歡你』,Ta的芳心早就非你莫屬」……像你這樣臉皮薄的人,活該憋屈。其實,你不比任何人好,也不比任何人差,你就是臉皮太薄而已。
  • 你知道悲傷的8000個理由嗎?提高情緒顆粒度,讓自己活得更舒服
    作為普通人,我們當然無需明辨那8000種悲傷。但提升情緒顆粒度,準確辨認出情緒的細節無疑是高情商的第一條件。二,平復自己的情緒,你需要恰當的回應情商高的人之所以能讓人感到舒服,除了能夠辨認情緒之外,最重要的是回應。現實生活中常常發生這樣的情況,妻子向丈夫講述了工作中發生的不快,表達了自己的委屈和不滿,丈夫卻對妻子說:「你就不應該這麼做。」
  • 控制你的憤怒
    你有沒有想過,要如何去控制即將發抖的自己?當你感覺一股火氣憋在心裡,甚至氣得渾身發抖,腦子裡面一片空白的時候,你還會選擇忍耐嗎?或者說,即使是那樣的憤怒,你都可以接受。學會管理自己的憤怒,真的很重要,特別是當你被一個無關的人刺激的時候,在你即將開始憤怒,火冒三丈的時候。憤怒常常帶來大禍,一次控制不住的怒火,常常是下一次後悔的開始。因此,假如你現在就要發怒了,不妨先試試,看看你還能不能深呼吸一下。解決問題,通過發怒是不行的,要溝通,就要讓兩個人都理智下來,要停下來。
  • 憤怒時發洩出來好還是忍著好?《控制憤怒》這本書教你如何應對
    也許你想忍著,因為不想因為這件事影響朋友感情,但是心裡憋屈。或者你忍不住了選擇和對方說出憤怒,要知道說出來不僅責怪了事件本身,還責怪了人,會導致對方自責或者反擊你。表達憤怒有可能會遭到不公平對待,不說又委屈了自己,實在兩難。就如作者所說:不存在應付破壞性憤怒情緒的完美方法。
  • 人在憤怒的時候,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叢非從
    如果沒有背後的B,你是不會因為別人沒做到A而憤怒的。否則,世界上不負責任、不聽話、不勤勞、不上進的人那麼多,你每個都要憤怒嗎?顯然不會。 憤怒的本質,就是你影響了我,傷害了我,所以你要改變。而A只是傷害的外因,B才是傷害的內核。
  • 聰明的人如何表達憤怒?
    憤怒就是底線和原則的刻度,當我們感到憤怒的時候說明我們被觸碰到了內心的一條警戒線,跨越過去將會侵犯自我。所以,憤怒正是一個信號,提醒著我們需要一種保護。的確,有時候,憤怒無法轉化成一個你想要的結果,但放棄憤怒意味著你放棄了底線,放棄了保護自己的權利。下一次,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你依然會妥協,假裝瀟灑說沒事。
  • 你可知道情緒是有顏色的?學會正確地表達情緒,真的很重要
    問你一個問題,你性格是天生就是那樣哇?哪個都不怕,有什麼情緒就直接對人發出來,我後來可不可以練成你那樣?正疑惑她是不是出什麼事了,因為沒來上班。稍後才知是被同居室友的噪音折騰,一夜未睡好,當時心中有氣,卻忍著,現在難受、困惑中……有時,要厲害點,才不會被別人欺負。當自己的正當權益受到威脅或破壞時,必須勇敢地捍衛,用適當的方式及時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