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pirit of couture」 with 「illogical combinations and juxtapositions.」
Comme des Garçons
2021春夏系列發布
昨日,COMME des GARÇONS 於東京時裝周正式亮相了品牌 2021 春夏系列秀場,這也是川久保玲在時隔 40 年後再度回歸東京的舞臺。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COMME des GARÇONS 早前宣布將退出巴黎時裝周,川久保玲將 2021 春夏放在了品牌南青山的總部進行,主題為「不和諧音Dissonance」。
因此解釋說:「人腦總是在尋找和諧與邏輯。當邏輯被否定時,當出現不和諧時,就會產生一個強大的時刻,使您感受到內在的動蕩和緊張,這會導致找到積極的變化和進步。」
「The human brain always looks for harmony and logic. When logic is denied, when there is dissonance a powerful moment is created which leads you to feel an inner turmoil and tension that can lead to finding positive change and progress.」
通過她秀場中的紅燈辨別出來-這當然是世界地獄狀態的象徵-她的生存之道似乎洋溢著嬉戲,諷刺的幽默感。大量的異形狀,褶皺,鼓出來的氣泡,披風和非常適合於與社會保持距離的梯形大衣,均被塑料薄膜覆蓋。
凝視它們一段時間,您可能會開始想起Cecil Beaton的玻璃紙做出來的復古領,以適應1920年代燦爛的年輕事物,而川久保玲用PVC將其轉變為我們2020年的年輕時代。
卡通形象諸如米奇和米妮的加入,再度為此間的不協調加碼,它們以連續堆疊的圖案出現在裙裝中。經歷了職業生涯兩次設計方向的裂變後,川久保玲在這樣一個略顯特殊的時刻,仍然能夠思考出不同的方向嗎,至少從 2021 春夏系列來看,第三次的裂變也許還在醞釀之中。
川久保玲,無法被解讀的設計
Rei Kawakubo and Comme des Garçons
自 1969 年創立 Comme des Garçons 以來,川久保玲的身影早已無可爭議的位列行業仙班。1982 年巴黎時裝周首秀後,開始逐漸受到西方主流視野關注,以單色調、寬廓形與立體化製衣的手法,革新西方傳統服飾理念,被譽為 20 世紀最偉大的時裝設計師之一。
半個世紀的生涯中,與 Comme des Garçons 相關的紙本刊物可謂琳琅滿目,而她所接受的訪談數量,更是可以用浩如煙海來形容。面對記錄體量的龐大,我們力求能夠展現出文本與圖像的價值,為 Comme des Garçons 與川久保玲的擁躉提供一個入口。
《Comme des Garçons 1975-1982》
《Comme des Garçons 1975-1982》是由品牌官方出版於 1982 年的一本攝影集。如同其命名,這本共 200 頁的刊物,收錄了 Comme des Garçons 1975 至 1982 年的作品,起始於品牌發布的首個廣告系列(1975),到登錄巴黎的初期歲月(1981/1982)。
Comme des Garçons 1997
英國國民日報時尚編輯 Susannah Frankel 第一次採訪川久保玲時,曾讓她闡述 1997 春夏系列「身體邂逅服飾—服飾邂逅身體」的靈感。那曾是,且至今仍是川久保玲最具挑戰性和爭議性的系列之一,而 Frankel 對川久保玲的反應描述,後來成為了時尚界的一段傳奇。
川久保玲本人認為,主題是關於傳統二分法的,而 Bolton 則解釋到,它是著眼於設計師如何打破傳統二分法,並揭示川久保玲作品如何在挑戰二元意義的同時,溶解和重塑它們,每一個主題中間加入的「/」符號,相當於二分法之間的隔牆,也指向了邊界之間代表的含義。
2019 年的 3 月,美國紐約,川久保玲與 Comme des Garçons 集團總裁,同時也是自己的丈夫 Adrian Joffe 與 WWD 編輯 Bridget Foley 碰面,準備完成一次約定好的專訪對話。
身為入行近 25 年的資深編輯,Bridget Foley 面對這位時裝巨擘時,依然有一種十足的敬畏之感。說起來這已經是她第三次採訪川久保玲了,而在 2019 年,也就是 Comme des Garçons 正式創立 50 周年的特別年份,這一次的對話尤顯得意義非凡。
過程中,川久保玲首先談到了自己生涯的起點,雖然她已經忘記自己是從何時起步的。只是偶然的機會在紡織廠找了一份造型工作,就接近了時尚行業。而又源於找不到想做造型的單品,索性就自己開設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