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柯小雲 More城讀
自清末民初,國外舶來的咖啡,自此就從未淡出過上海灘。張愛玲讀著海明威喝著最愛的奶咖,鬱達夫、魯迅在咖啡館高談闊論他們的主張,咖啡館在上海向來就成了文藝的交流空間。
如今,法式的浪漫講究,美式的快捷隨意,日式的極簡精緻,意式的濃鬱醇正……各國的咖啡味道,在上海四處可尋,星羅棋布的咖啡館,在上海衍生了獨特的味道。
當星巴克遇上貨櫃
星巴克+貨櫃!儘管上海已經到了走三步就是一家星巴克的密度,但顯然這個組合,加上繼中國臺灣花蓮之後,中國大陸首家星巴克貨櫃概念店的抬頭,又讓星巴克成功的上了上海網紅打卡地的頭條。
▲星巴克 X 貨櫃
▲智慧灣科創園的貨櫃群
當然,和南京西路烘培店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星巴克,2017年開業時裡三圈外三圈的排隊景象比起來,寶山智慧灣科創園裡,上海這第800家星巴克已算「人流稀少」。
以6個貨櫃錯落組合的落地,大塊的留白色塊,加上綠色圓型Logo,典型的工業風。
一樓落地貨櫃裡手持咖啡樹葉的3D列印美人魚,二樓樓梯透著藍天白雲的天窗設計,走廊裡的藝術畫廊,超現實主義的幾何線條勾勒出不一樣的質感。
▲上海第800家星巴克——貨櫃店
▲貨櫃店3D美人魚
▲貨櫃店牆上的美人魚
▲貨櫃店看得見藍天白雲的天窗
貨櫃店的二樓落地窗盡頭是一處小型會議室,也是出現在眾多網紅小姐姐照片裡的必拍點位,然而卻少有人注意這座位邊牆上的那副一幅毛氈編制出來的照片——世界上第一家星巴克。
▲貨櫃店二樓的露臺
▲星巴克貨櫃
▲網紅落地窗
▲典型的工業風
世界上第一家星巴克
2016年為了去阿拉斯加追我的人生第一眼歐若拉,落地美帝國的第一站便是西雅圖。
文佳佳遇上Frank的太空針,波音的工廠,微軟的總部,還是哈利波特裡圖書館的原型?都抵不過對於派克市場裡歷史最悠久的星巴克的吸引力。
▲貨櫃店上的照片
那天買了中午飛西雅圖的航班,10點多在上海浦東候機的時候就喝了一杯星巴克,9個多小時的飛行,抵達西雅圖後,馬不停蹄的去了派克市場,那家夢寐以求大名鼎鼎的星巴克就在那裡,排隊、點單、等待……喝上咖啡的那一刻,恰好也是同一天的10點,時間魔法般的在兩杯咖啡間按了暫停鍵。
▲4年前10點的派克市場
這家1912年建的世界上第一家星巴克,得名於《白鯨記》中亞哈船長的大副名字——Starbucks。
每天總是有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在不大的店外排著隊,店內狹小的空間,只能容下少量站立的位置,褐色雙尾美人魚的Logo,保持著最古老的設計,這也是世界上唯一還沿用舊商標的星巴克了。
▲第一家星巴克有歷史的門頭
有人說,世界上最古老的星巴克的味道,會不會有點與眾不同?
或許說起來因為失眠,我不算是個愛喝咖啡的人,藍山?哥倫比亞?曼特寧?
咖啡對我而言,或許只有加奶加糖太甜和黑咖太苦這點區別。
與其說是愛上了咖啡的本質,倒不如說我喜歡的單純只是咖啡館本身。
▲星巴克的杯子文化
▲手寫的黑板價目表
▲前臺的小姐姐正在製作我的拿鐵
▲第一家星巴克擠滿了人
所以在我看來的全世界星巴克都是一個味道,要說不同的,只有西雅圖到處散落的文青與藝術細菌,讓當時手裡的Latte多了份小資情愫。
▲2016年在口香糖牆前的星巴克
其實,比起西雅圖滿城的咖啡館,星巴克或許在當地根本排不上號,但美國人真的很愛喝咖啡,而且喝的那麼的隨意,東海岸到西海岸,早晨起來煮一大壺美式咖啡,不加糖不加奶,「豪飲」一杯。
傳說也就是因為二戰時期美國大兵在義大利喝不慣Espresso,才在意式咖啡裡加了熱水,後創造了現在的Americano。
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約束的美國人,每年都喝掉全球近三人之一的咖啡。
▲星巴克臻選
▲星巴克的咖啡豆
沒有星巴克的城市
我不知道美國人最常喝的咖啡是不是星巴克,但星巴克在義大利一定是被diss的那一家,每年都有小道消息傳「星巴克明年將在義大利開業」但至今沒有任何一家星巴克在義大利正式營業。
在義大利人的眼裡,只有又香又濃的Espresso才是真正的咖啡,而美式過濾咖啡,像是一杯刷鍋水,索然無味。
還有一個也沒有星巴克的歐洲國家——冰島。冰島人也愛喝咖啡,就像冰島人喜歡陽光一樣,或許是陽光不常見,所以才用咖啡來彌補,冰島語裡專門有「晨間咖啡」和「夜間咖啡」兩個詞彙,別人都是喝了咖啡睡不著,冰島人卻是不喝咖啡睡不著覺。
從口感而言,冰島咖啡與其它歐美地區並無過多區別,但雷克雅未克的咖啡館,就像是冰島的藝術,每一個都風格迥異、個性鮮明,每間都有各自忠實的粉絲。
▲2017年在冰島黑沙灘的咖啡館
星巴克✖️N
或許有時候,咖啡豆是否昂貴,烘培是否純正,器皿是否精緻,都不那麼重要。就像當初的可口可樂只是咳嗽藥水一樣,咖啡起先不過是有助於消化的胃藥而已。
當21年前星巴克來到上海,21年後魔都的星巴克數量已經全球第一。星巴克在上海的特色門店,遠不止烘焙店、貨櫃店,還有酒坊、社區寵物店、廠房店……
▲上海星巴克烘培店
▲上海星巴克烘培店大鐵罐
▲牆上的茶包
▲上海星巴克酒坊店
星巴克,還有包括如今星羅棋布在上海8000多間的咖啡館,早已不單是一個賣提神飲料的地方,更像是一種消磨時間的生活方式,一個都市生活裡形隻影單的落腳點,一類延續著張愛玲這些文學創作的靈感之地。
▲上海星巴克烘培店 唯有夢想創造未來
上班族們手機快咖點單,然後左手咖啡杯,右手按電梯的快節奏;小資坐在落地玻璃窗前,用不鏽鋼小勺緩緩地攪動著白瓷杯,偶爾發出輕微的撞擊聲的優雅;阿姨媽媽張家長李家短「噶三無」的市井氣;老克勒大熱天依舊西裝筆挺,喝喝滴漏咖啡的西洋腔調……
如果有一天上海少了咖啡館,恐怕也會變得一無可愛。
--- End ---
城讀特約撰稿人:柯小雲
作者介紹
柯小云:85後上海囡囡,專注於旅行生活的記錄與分享,著有《雲遊》
原標題:《魔都圖鑑|上海的星爸爸》
閱讀原文